APP下载

教科书的文本分析
——以数学二年级(上)为例

2014-04-17李利鑫

教育观察 2014年3期
关键词:加数积木教科书

李利鑫

(天津市河北区实验小学春和景明校区,天津,300143)

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系统地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进行教学的主要工具。教科书是最主要但不是唯一的教材,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我国一直实行“一纲一本”,全国通用的是一个版本的教科书。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的推广实施,为了促进教育的发展,我国开始推行“一纲多本”,人们更加关注对教科书的研究。笔者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二年级上册的数学教科书为例,尝试对教科书文本进行分析。

一、教科书要符合课程标准

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改稿)》强调课程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重视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关注课程内容体现学生生活化、情境化。在学段目标中,《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改稿)》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强调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理解、应用数学,对简单的数学能够有一个初步的掌握。教科书体现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改稿)》的要求,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含义,以学生所熟悉的场景展现同数相加的数学问题,进而引出乘法运算。低年级儿童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在基础知识教学中,直观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节内容的学习没有一开始就提出“什么是乘法”“如何计算”等抽象的数学运算,而是展现了一系列实物图,让学生通过数实物图中物品的个数,发现规律,为乘法的学习打下伏笔。教科书内容的编制是按照《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改稿)》来设计的,符合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对教科书文本的具体分析

本文选择了教科书的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内容进行分析。在本单元中,教材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密切联系实际的生活,注重数学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结合。本单元呈现了多种形象的、生活化的场景,意图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使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和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方法。并且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本单元主要包括:“数一数”“儿童乐园”“有几块积木”和“动物聚会”四大部分内容。本文试图通过对个部分的分析来了解教科书的特点。

(一)数一数

在本单元开始,教材呈现了一系列具体图片,让学生进行加法运算。比如第一题的数熊猫,学生根据观察角度的不同,有两种不同的数数方法,可以把一行作为一个整体得出3个5相加,把一列作为整体可以得出5个3相加。从数熊猫到数圆片到数方格是一个从具体形象到抽象的过程,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通过数一数活动,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是与生活相联系的,为学习乘法埋下了伏笔,并且渗透了乘法交换律的想法,便于学生以后学习交换律。在第四题中,教材先是呈现了5盘苹果,让学生计算苹果个数,这些苹果数量相对少,通过数数,学生就能知道苹果的个数,随后教材提出了“6盘呢?10盘呢?15盘呢?……”当数量较多的时候还能再用连加解决么?这时,教材引入乘法,意图是让学生体会到用连加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相对繁琐,乘法能够简单地解决这些问题,激起学生学习乘法的愿望,进而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数一数这一部分的编制目的是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加法的基础上学习乘法,通过数熊猫、数圆片、数方格、数苹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相同数连加的问题。当相同加数的个数较多时,无论是写算式还是计算都比较繁琐,学生要简便地解决这类问题,就需要引入一种新的运算——乘法。

(二)儿童乐园

教材呈现了学生所熟悉的具体生活场景,让学生观察图画,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并给出示例:比如有多少人坐小飞机,得出一个连加的等式,让学生根据示例提出数学问题。通过给出的情境图,学生还可以发现坐小火车、划船的人数,通过几个连加的等式,引出乘法运算。这是一个从具体实物图到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的一个过程,通过一步步的引导让学生理解乘法运算及含义。这一部分,结合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入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的方便性,初步领会乘法的意义。此外,这幅图中坐长椅的场景可以有两种理解:可以把后排的学生作为一个整体,得出2个3相加,另一方面隐含了一个信息,即只有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才能用乘法来表示,把每个凳子作为一个整体计算人数,得出“1+2+3”,这时因为加数不同就不能用乘法来表示。在北师大版的教材中有三个地方隐含了这种信息,但是容易被教师和学生所忽视。人教版教材就特别强调了乘法表示的必须是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在练习题7中明显体现了这种思想。随后,书中所给出的六幅图画,则是对之前学习乘法的归纳和梳理,第3、第4幅图画列出了用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同时表示了小火车上坐多少人的等式,通过对比,学生可以直观清楚地发现乘法比加法更简洁、方便。第5幅图则是为了明了乘法各部分的意义,比如“6×4”,6所代表的是相同加数的个数,4所代表的是相同的加数。在学习中,学生可能不太明了各个乘数所代表的含义,这部分的解释可以使学生对乘法运算有一个深入的理解。

在试一试部分,教材呈现了具体的图画,让学生从具体的图画中抽象出加法算式,再由加法算式过渡到乘法算式,更加深了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写算式的规律,体会乘法的含义和算式的写法。这一部分遵循了循序渐进,由实物图抽象到算式。在刚开始学习乘法的时候,学生可能对乘法的运用不是很熟练,把加法算式作为一个过渡,这一部分考虑到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知识的跨度不是特别大。而在随后的“有几块积木”的练一练中,学生由于已经对乘法运算有一定的理解和运用,因此是由实物图直接到乘法算式。

(三)有几块积木

“有几块积木”是让学生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由于对积木的观察角度不同,对图的解释也就不同,积木数量可以看成是7个5,也可以看成是5个7 ,用乘法算式表示可以写成“7×5”或“5×7”,虽然写法不同,但都表示了有多少块积木。“7×5”或“5×7”所表示的结果相同,为乘法交换律打下了基础。

“练一练”第1题,是从对具体图形的理解直接过渡到了用乘法算式表示。相比较之前,这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第2、3题都是注重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这一部分可以考查学生对哪个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哪个表示相同的加数是否明白,使学生明确乘法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而且,第3题的形式比较活泼,不会让学生感觉是在枯燥地做题,而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练习。在本部分,加法和乘法相互混合,只有在对乘法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顺利完成这道题,可以考查学生对乘法是否真正理解。而第四题不仅能算有多少人,而且还可以计算有多少积木,在计算积木的时候隐含了不是相同加数不能进行乘法运算的意义。学生可以把一个桌子作为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进行乘法运算,由于各组积木的数量不同,不能把一个组作为一个单位进行运算。

(四)动物聚会

“动物聚会”的主体图是以学生喜爱的童话形式展现,目的是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提出问题。在之前设置提出问题的时候都会有一定的提示,而在本部分,直接要求学生自己提问题并自己解决,培养学生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连一连”部分,一个图可以用不同的算式表示,“6×3”和“3×6”所表示的结果相同,但是它们意义不同。这一部分使学生明了乘法各个数所表示的意义和表示的方法,乘法算式不同,用加法表示也是不同的。在“说一说”中都是为了巩固学生对乘法表示意义的理解;“练一练”2为理解乘法交换律打下基础;“练一练”3是让学生体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也隐含了乘法是相同加数的表示的含义。

三、教材编写的特点

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分析,以小见大,笔者发现这本教材编写具有几个特点:

(一)以之前的学习内容作为基础

在学习乘法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加法,而本单元是在回顾加法的过程中引入了乘法,通过数熊猫、圆片、方格等活动,让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并且让学生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相同数相加的情况,在计算比较繁琐的情况下可以用乘法来表示。通过加法的运算及加法在计算大量相同数相加的过程中存在问题,从而引出乘法。而且,在之后对乘法的学习中,不是直接给予公式计算而是引导学生一步步学习,先是从实物图抽象到加法算式,再由加法算式过渡到乘法。在学生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抽象到乘法运算。

(二)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

观察教材中所呈现的图片,发现图片创造的场景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图片的内容也是学生感兴趣的。比如“儿童乐园”是学生所熟悉的;“动物聚会”则是学生感兴趣的,用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场景。相较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更具趣味性,呈现的形式更加活泼,课程内容更情境化、生活化。这不仅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将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数学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改稿)》中强调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寻找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中多次提到“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是怎样算的”这些问题,都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用大量的解说、练习让学生明了乘法的意义。而人教版的教科书,在引出乘法之后,用大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对乘法的运用,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前者注重对数学的理解,而后者更注重对数学知识的运用。

[1] 张成涛.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学教材的文本分析[J].职教论坛,2010(13).

[2] 邓维斌.用新理念把握教材文本特点——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J].四川教育,2006(Z1).

猜你喜欢

加数积木教科书
分解加数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星钻积木
不计算也能比大小
加减法的错中求解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有趣的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