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解读挫折的存在

2014-04-17韩亚超张春梅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异化挫折本质

韩亚超,张春梅

(渤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政法·经济·社会

从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解读挫折的存在

韩亚超,张春梅

(渤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具有丰富内涵,为我们制定抗挫折教育目标和培养方案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基于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这一研究视角,从异化劳动、社会关系、需要和自由等方面,探源挫折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以期提高抗挫折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实现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的创新发展有所裨益。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抗挫折教育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学说的核心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所谓挫折,是指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人的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障碍。从挫折的定义可以看出,挫折产生于有目的的个体所从事的活动中。因此,有目的的人及其从事的有目的的活动应当成为抗挫折教育研究的对象。而在马克思科学的理论体系中,人是根本。所以,深入研究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有助于我们从人的异化劳动、人的社会关系、人的需要和人的自由个性等多个维度来把握挫折产生的必然性。同时,对于丰富抗挫折教育指导理论,创新抗挫折教育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从异化劳动角度解读挫折的存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下简称《手稿》)中指出,人的本质就是自由自在的活动,这种活动即是劳动。他认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人的这种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本来就是人类生活。”[1]这里的“类特性”就是指人的本质,“自由自在的活动”就是指劳动。但在《手稿》中,马克思并没有直接揭示人的劳动本质,而是把侧重点置于劳动的否定形式,即异化劳动。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使劳动创造物同创造者相脱离,不仅脱离了创造者的控制,而且使劳动反过来变成了奴役和支配创造者的过程,从而使人的本质发生了严重扭曲。对此他指出,这种“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2]由此,可以看到,这种异化的劳动过程中使人感到的不幸,以及人内心和肉体所受到的折磨和摧残,正是人在实现劳动目标过程中所遭遇的挫折。

此外,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有四种形式,即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同劳动活动本身相异化,劳动者同其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马克思认为这四个方面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也就是说,第四种形式是前三种形式的直接结果,而在这样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中,势必会因人的自身异化而产生同他人的不满情绪和纠纷等矛盾,对人自身来讲,这种矛盾就是异化劳动过程中自身遭遇的挫折。由此,马克思主张要积极扬弃异化劳动,实现人对自身本质的全面占有。

二、从社会关系角度解读挫折的存在

在《手稿》中,马克思将劳动定义为人的一般本质,认为劳动是人类产生和实现自身不断发展的基础。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克思将思维触向了人的具体本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针对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提出了另一个著名科学论断:“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这个论断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踏上了从人的社会关系来研究人的本质道路,他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和成熟。

在这一科学论断中,如果把着眼点放在“社会关系”前面的限定词“一切”上,可以看到马克思在思考这一问题时的严谨和全面。马克思认为,人为了在社会上生存,必然要从事各种生产实践,并在其中首先建立生产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随着生产实践的进行,人进而从意识上与他人产生更为复杂的联系,称为思想的社会关系,包括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等等,这些思想的社会关系与物质的社会关系共同形成了每个人特定的社会关系。人的发展就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关系下进行,并依赖于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发展。但无论是物质社会关系,还是思想社会关系,都普遍存在着矛盾,而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也正是社会关系的客观复杂性,决定了人要面对的矛盾和困难是必然存在的,并会因每个人社会关系的错综复杂而变得千差万别。

同样,在这一论断中,我们聚焦马克思的另一个关键点,即“现实性”。所谓“在其现实性上”,是指人的本质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从事一定的生产活动、社会实践的人所具有的东西。马克思这样表述想要强调的是,人会受到显现环境的直接影响,分析人的本质要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要从这个人生活的条件和所处的社会关系入手。同时,这里的“现实性”还说明马克思所说的人是历史的人,参照物是他所生活的时代。而他所生活的社会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4]因此,由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人的本质也不可能是固化的、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也同样决定了客观普遍存在的矛盾必然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人不仅要应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更要应对基于此所产生的不断变化着的矛盾。当人们难以适应这样的变化时,便会处于被变化所压制的被动状态,而造成这种状态的事件或矛盾,就成为了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挫折。

三、从需要角度解读挫折的存在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对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进行表述的同时,又以此为指导,深化和发展了他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的本质观,并着手研究需要和人的本质的关系。他提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先要生活。但人们为了生活,首先要解决吃喝穿住以及其他一切东西。因此,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能够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5]马克思的这段话所表达就是人的需要即是他们的本性,即人必须先满足自己的吃、穿等需要后,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生活。也就是说,需要与需要满足在人的生活中是不可分割的,正是这种不可分割性驱使着人们去进行生产、生活等一切社会活动,并在这个过程中与他人、与生产劳动产生复杂的关系。

所谓“人的需要”,既是指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需要,也是指使人成为人,构成人的本质,表现为人的本性的那些需要。人的需要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首先,从需要的客观规定、需要的对象得到的途径来看,人的需要可分为主观需要和客观需要。“主观需要”是指主观欲求或情欲,是对需要的主观反映,这也是人和动物的区别之一,但是严格地讲,这并不是需要本身,因为需要并不取决于人的意志和意识,而是取决于人的社会本性和人的客观生活条件,即“客观需要”,而客观需要的满足难度和程度也是因人而异。可以说,客观需要对人来说更重要,当客观需要难以满足的时候,就使得主观需要显现得十分明显和产生矛盾,从而对主观的欲求造成挫败感。

其次,若从社会的生存活动领域划分,人的需要又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类。物质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是人最基本、最重要的需要。它既是人的其他一切需要的基础,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使人成为人的基础。同时,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也具有历史性的特点,在经济不发达的阶段,物质需要是主要的,在人的本质中占很大一部分;当物质需要得到充分满足时,精神需要又会成为人追求的对象。可见,当处在物质层面需要难以充分满足阶段的人,去过分地追求精神层面需要时,就会给人带来更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当人的能力难以满足这种要求时,人的不合理需要就往往无法满足。所以说,当人所追求的事物不遵循人需求的历史发展规律,必然会产生困难和挫折,从而影响人的主观内心感受。

四、从自由角度解读挫折的存在

早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马克思就对探索人的自由产生出了思想的火花,指出每个人都有选择自身职业的自由。在他的博士论文中,他又把自我意识和人的本质相联系,认为自我意识体现着人的自由,进而把自由和人的本质通过自我意识联系了起来。在《手稿》中,马克思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的同时,也进一步在侧面发挥着他对人的自由的思想,如认为劳动等有目的的活动为人类所独有,区别于动物活动,体现着人的自由,他还认为自由在于创造,在于超越,在于追求真善美,发展自己的能力与个性,而这些创造和发展的过程就是劳动的过程,也是获得自由的过程。而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在阐述人的本质和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更是通过社会关系,将自由与人的本质相联系了起来。

在以上人的本质与自由的关系的思想脉络中,马克思指出了人类的三大社会形态:即人的依赖时期、物的依赖时期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时期,而在这三大社会形态发展的过程中,他又将自由作为了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加以研究,由此给我们探寻挫折存在的指明了道路方向。

马克思指出:“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6]

具体说来,人在第一种社会形态下是不自由的,他们和动物还没有本质的区别,但随着劳动的出现,生产工具的被制造出来和使用,成为人从动物界脱离出来的重要标志,也使人才开始慢慢摆脱了之前的束缚。然而这一阶段中,尽管劳动给人类带来了如此重大的变化,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在原始状态下,人的能力只能在狭窄的范围内发展,他们生产的目的只是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虽然表面上这种社会形态下的人的多方面技能得到了全面发展的机会,但是这只是狭隘意义上的自由,还谈不上人的本质的实现。到了物的依赖时期,生产力不断发展,分工和交换进一步扩大,人类社会中出现了剩余产品,这些都使人的自由本质发生了扭曲和裂变。一方面一部分人由于吸收了人类发展的一切优点从物质生产劳动中脱离出来,成为物质生产的管理者,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劳动者创造者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财富。这一阶段,原本统一的社会主体分裂成了对抗的阶级和集团,而处于对抗劣势地位的劳动者所经历着的劳动过程必然充满着来自那些管理者的歧视和虐待,失去了满足需要和实现价值的可能,劳动者无疑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使身心都遭受着挫折和不公。而第三个阶段是人的自由和本质得以全面实现的阶段,同之前两个阶段人的自由发展的自发性不同,该时期人在自由方面的发展是自觉的、有意识的,马克思将这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一阶段,由于自觉性占主导地位,人既摆脱了“人的依赖关系”,又摆脱了“物的依赖关系”,并能够创造出处于自己统治之下的社会关系。而到了这一阶段,人所面对的挫折和困难将大为减少,并最终就可以实现个性,实现人的本质,以及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综上,正如马克思所言,在实现第三种社会形态的过程中,人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和挫折,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须经历的,也是人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要面对和克服的阶段。因此,我们在探寻实现自由的途径时,只有找出前两种社会形态时期阻碍人的自由实现的原因,并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这些现象和问题,才能达到人的真正自由而全面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7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简讯

●曹勇安院长为全省第13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作报告 6月3日,院长曹勇安教授应省委党校邀请,为全省第13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作《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专题报告。

●曹勇安院长作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专题辅导讲座 学院在办学历程中,以对职业教育前瞻性的探索与实践,每每在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踩到点上”“合到拍上”。这种“幸运”与“巧合”,源自学院举办者曹勇安及其所率领的这支职教队伍独特的眼界、不同常人的勇气、对教育规律的尊重。6月26日下午,曹勇安院长结合学院先期对职业教育进行的探索和实践,为全体教工深刻解读了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并进一步明确了学院今后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路径和空间。

本刊编辑部

G411

A

2302011(2014)02-0047-04

2014-04-29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 (13BKS088)相关成果

韩亚超 (1990—),男,山西晋城人,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异化挫折本质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挫折使我更坚强
回归本质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童年的本质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生活需要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