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产业 做输出 带项目 进课堂
——我的课程建设心得
2014-04-17侯荣立
侯荣立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系,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进产业 做输出 带项目 进课堂
——我的课程建设心得
侯荣立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系,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在2月18日学院召开的2014年特色课程展示与推广大会上,我的《进产业做输出带项目进课堂——<建筑结构>特色课程建设汇报》荣获二等奖,这进一步增强了我在课改道路上继续前行的信心。
2013年是学院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一年,教师对“工程任务课程化”的实践不断深入,团队分组对抗的课堂组织形式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实践课程的开发初见成效。我所讲授的《建筑结构》课程,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任务最重、范围最广、学时最多、难度最大的一门课程。面对这门课程,我确实曾一度感到“压力山大”,一直在寻求解决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在此,我愿意把自己在课程建设中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是把握机会。2013年,齐齐哈尔市开始了为期三年的重点工程——中心城区主要街道楼群的立面改造。这年7月,黑龙江农垦安德利建筑有限公司承接了建华区天增小区10#楼、佳音英语、林业局综合楼的工程,并找到学院恳请派专业教师进行技术指导。开始由于专业教学事务繁忙,同时处于第三学期的紧张阶段,我本没有介入的意思。后来,我转而考虑到,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只有深入实际工程,才能找到课程教学的突破口。于是,我应邀到施工现场担任工程技术负责人,开始了对实践教学的进一步探索。
二是坚持不懈。在施工工地,面对接二连三的实际技术问题,我也曾茫然过、失落过、闹心过,一时间还想要放弃。后来,我想到自己代表的是齐工程学院和建筑工程系的专业实力和教师综合素质,这些工程又是落实学院第三学期师生共同参与工程实践、做好《建筑结构》课程开发的一个契机,于是我留了下来。每天早上6点,工人们来到工地开工,直到晚上7点才收工,我跟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很疲惫、很辛苦,但还是坚持了下来。我带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011级学生张琦、吕建宇,以所担任的课程《建筑结构》内容实践为突破口,紧密结合其他课程相关知识,为专业教学积累了实际素材。
三是团队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团队的力量才是无穷的。我在施工过程中组建了学生团队,结合实际工程内容进行实践教学。工程项目圆满结束后,我没有停止课程建设,而是组建了课程教学团队,进行特色课程的探索和实践课程的开发。
四是循序渐进。我的课程特色主要是带项目进课堂,而做项目一定要一步一步地稳扎稳打,循序渐进。课程项目开发要一个一个工程地积累,要关注身边的工程。效果的检验要一次一次地考证,关注每一位学生在其中的进步成长。
最后,我要说的是,做事情要懂得积累和沉淀。我一直觉得自己的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这次终于在工程施工中找到了课程建设的切入点和闪光点。我相信很多老师的课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积淀,也会形成自己的特色。
G642.3
A
2302011(2014)02-0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