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公益性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认识误区分析
2014-04-17王永华张鹏燕王利莹
王永华,徐 昕,张鹏燕,王利莹
(江西省科学院,330029,南昌)
地方公益性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认识误区分析
王永华,徐 昕,张鹏燕,王利莹
(江西省科学院,330029,南昌)
地方公益性科研机构已经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其科技成果转化率明显偏低。“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从制约地方公益性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诸多因素中抓住认识误区这一关键制约因素,分别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原则和方向。
地方公益性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认识误区
0 引言
习近平在2014年6月9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当前,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应用极有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使产业和经济竞争的赛场发生转换。”纵观地方公益性科研机构几十年的发展改革历程,他们创造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力量。然而,地方公益性科研机构在如何克服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问题上,仍然存在很大欠缺。始终没有走出“立项—论文—受奖—职称评聘”的怪圈,大量科研成果在项目完成后便进入了档案室,“即我国的高技术产品主要依赖国外技术,而国内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几乎都锁在档案室没有用”[1]。
据百度词条,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众所周知,广义的科技成果转化包含了从知识的生产到最终生产力的形成这一创新链条中各个环节的转化,而狭义的科技成果转化侧重于创新链的末端,通常是指科技成果转化为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的现实生产力,即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并实现商品化、产业化、规模化、国际化[2]。本文所谈及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主要是从狭义角度理解的。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科技与经济结合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地方公益性科研机构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也日益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同时也产生一些认识误区,甚至成为转化的瓶颈。
1 破除技术崇拜,重视企业家的贡献
目前,很多科研机构非常重视科技成果的产出,关注评奖和专利申请,对其转化也倾注很大精力。但在如何看待科技成果时容易产生另外一个误区,就是往往过份强调技术成果的作用,认为技术是实现价值的关键因素,因而在与企业谈合作时候容易低估企业家的作用和贡献。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往往提出过高的合作成本,让企业难以接受,而自身由于体制缺陷也难以自主转化。
多年来关注成果转化问题的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原委员、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特聘顾问赵慕兰曾指出:科研主体,抑或是国家要明白技术绝不是能让企业获利的唯一要素,甚至不是最为重要的要素[3]。正如乔布斯和技术合伙人沃兹创办苹果的案例所揭示的——再好的技术,如果没有乔布斯,都不会变成钱。因此,科研机构要明白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技术只是企业实现利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唯一。广大科研机构应放低姿态,重新审视技术与市场的价值,力促达到科研机构与企业双赢的结果。
2 破除选题误区,多产出市场指向的高价值成果
“选题是科研程序中的首要环节,也是科研成果能否顺利推广的首要因素,有市场需求的成果才有成功推广的可能”[4]。实践中,科研人员要么按照自己原有的研究方向惯性进行,要么照上级指派的任务进行。“科研经费由上级拨款,科研成果由上级推广”的思路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研究支持力度的加大,不少地方科研机构也将申报获取该项支持作为一个工作重点,投入大量研究力量,以扩大总的经费支持额,彰显科研工作业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似乎有偏离地方公益科研机构的原有方向的“嫌疑”。笔者并不排斥基础研究,但作为地方公益性科研机构,首先要从地方赋予的战略使命出发,选题要从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把成果转化这盘棋下好,而不能游离在地方和市场之外。
3 破除“联大”心态,面向中小企业开展合作
好大喜功的思想在一些科研机构经常存在,他们往往认为和大企业合作好,容易出效益,吸引眼球。而大型企业普遍有自己的研发中心,拥有自己的研发队伍,甚至远超过一般的科研机构,一般的科技成果他们未必看得上。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技术力量薄弱,恰恰需要可以应用的技术成果,但一则它们的支付能力差,有时并不能确保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基于这些原因,科研机构往往忽视与中小企业进行合作科技成果转化。
实际上,大企业都是由小企业,甚至是小微企业成长而来的。如果科技机构能够端正心态,从实现双赢角度出发,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完善的后续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收到效益是可以预见的。
4 破除求稳观念,客观看待转化风险
公益性科研机构由于体制的原因,在进行技术成果转化时,往往过份强调盈利,似乎不盈利就有承担国有资产流失责任的意味。这是一把悬在科研机构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现实是,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五年的存活率不到10%[5]。所以在认识上,广大科研机构应该可以接受成果转化的失败。此外,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具有滞后性,即便是一个好的科研成果,在其研究阶段投入的成本能否回收,需要看转化的效益,这需要一个周期。而一些科研机构一旦短期一个成果没有产生回报,往往显得不耐烦。或由于预计短期没有回报,不愿意去做。
因此要客观看待转化的风险,完善相应的制度保障,营造允许失败,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
5 破除单一思维,重视技术推广人员
毫无疑问,技术发明人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享有较高收益的权利,然而进行技术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科研人员,也需要技术推广人员,这中间涉及多方面的利益,要做到均衡。可以说,有价值的科技成果是转化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具体的科研成果转化运作需要专业的科研管理人员来推动和实施。让科研人员兼做市场推广人员的工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有的科研机构在制度层面忽视了科技成果转化部门的建设,有的即使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也缺乏相应的利益均衡机制和政策。“现有的利益分配机制关注的分配对象多以一线的科技人员为主,忽视了从事科研成果推广的广大科研管理人员”[6]。
在一些有实力的高校,多设立了大学产业园之类的孵化器,专门从事科技成果转化。而地方公益性科研机构一则可以借鉴这类做法,二则可以在机构内部设置专门的转化机构和技术推广人员,其人员的收入还可以与转化的效益挂钩,从而做活转化这盘棋。
6 结束语
当前,科技创新已经从单一主线的线性模式转向非线性的开放模式,各种创新模式层出不穷。地方公益性科研机构应顺应潮流,克服观念障碍,围绕自身定位,广泛开展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努力探索各种新的转化模式,逐步建立完善市场导向的激励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更加紧密结合。
[1] 胡伟武.如何克服科技与经济两张皮[N].光明日报,2012:12-13.
[2]黄茂兴,陈伟雄.国内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典型经验及其启示[J].东南学术,2013(6):138-144.
[3]赵慕兰.技术创新:科研院校干什么[J].科技创新前沿,2012(4).
[4]范立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3):54-56.
[5]唐雯,陈爱祖,饶倩.以科技金融创新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J].科技管理研究,2011(7):1-5.
[6]杨京京,刘明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8):124-125.
AnalysisofMisunderstandingontheTtransformation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inScientificResearchInstitutionforLocalPublicWelfare
WANG Yonghua,XU Xin,ZHANG Pengyan,WANG Liying
(Jiangxi Academy of Sciences,330029,Nanchang,PRC)
An important strength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 for Local Public Welfare has become the regional innovation,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However,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The article from the constraints of local publ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many other factors in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o seize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key constraints,respectively,to conduct in-depth and detailed analysis,and put forward the principles and direction for improvement.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 for local public welfare;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misunderstanding
2014-08-16;
2014-09-19
王永华(1979-),男,助理研究员,从事科研管理工作。
10.13990/j.issn1001-3679.2014.05.035
F204
A
1001-3679(2014)05-07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