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4-04-17梅继伟
梅继伟
(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传统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广袤的精神外延。随着西方竞技体育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传统武术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并面临生存发展困境,传统武术这棵参天大树正日渐消瘦。“今天的武术存在传统的成分越来越少,越来越缺少民族文化的厚重根基,相反的是外来文化越来越多,越来越占据‘武术’文化的核心地位,武术传统的当代流失已经成为事实。”[1]要探讨传统武术的发展问题,应首先关注其发展的社会动因和社会背景,分析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探索其发展思路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这已是形势所需。
一、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
(一)当今传统武术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随着西方体育运动项目大量进入国人的视线,传统武术的生存不仅收到竞技武术的冲击,发生演变,同时也深受西方体育文化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更面临着淹没在众多源于国外的体育项目中的危险。在高度重视西方竞技体育的社会大环境中,传统武术的发展显得力不从心。很多人在体育锻炼时优先选择了跆拳道、空手道、瑜伽等运动项目。当前人们对于运动项目的选择,对传统武术提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二)中国传统武术大量拳种濒临灭绝
如今很多拳种只有名称而无传人,即便是有人练习,其习练人口基数甚低,他们掌握技术程度及理解境界也相对较低。真正有相当数量传承人群的拳种寥寥无几,相传至今的拳种占传统武术的总拳种数量的比例在逐渐下降。在这种情况之下,拳种传人的流失和拳种的失传情况也就变得越来越严重,甚至频临灭绝。
(三)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的发展不协调
“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在器物技术层、制度习俗层和心理价值层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2]然而,“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文化渊源关系”[3]。其实,竞技武术源于传统武术,竞技武术是传统武术的升华和发展,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离开传统武术,竞技武术就显得溯本无源,离开竞技武术,传统武术就显得固步自封。他们之间应该是源与流的、互为补充的辩证统一关系,同属于中国武术的“一体两面”。
二、影响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可持续发展的广泛性定义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不断适应和满足社会历史的变迁及需求,对其进行批判继承,使得传统武术长远地持续发展。
(一)影响传统武术发展的外部因素
1 传统武术的生存发展环境与当今社会环境不适应 当今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武术的攻防技击性本质失去了实践的舞台。如今传统武术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传统武术的宗族观念及其门派的封闭习俗与当今社会环境显得格外不对称。其实,练习传统武术不仅仅是一种身体活动手段,更重要的是一个提高自我修养和精神境界的过程。但是,处于快节奏的现代化社会中,简单明了和清晰快捷的体育运动模式已逐渐成主流趋势,而传统武术却很难符合现代人的快节奏需求。传统武术与社会发展步伐的这种不协调,导致传统武术发展出现与现代社会环境不相适应的现象。这也正是传统武术在现代体育发展中需要突破的瓶颈。
2 传统武术的传授方式与当今教育模式存在矛盾冲突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旧时保守的传统文化。现代人追求高效率,传统武术在传承思维和传授方式等方面显然都与这个时代不太相容。在应试教育的条件下,学生的空余时间相当有限。当然,这种不相容不仅体现在时间和精力上,现代的教育方式大都是班级教育,其知识和技能的传播效率远远高于传统武术“口传身授”的传授方式。有学者曾指出:“师徒制是传统武术传承的主要方式……其传承过程主要采用口传身授的方式……促进了各拳种的独立发展,形成了众多的武术流派,同时,也限制了传统武术的广泛传播,导致了许多拳种失传。”[4]
3 传统武术受到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侵蚀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传统武术受到西方体育文化的牵制,处于被动的发展状态,在这种强烈的冲击与影响下,传统武术受到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竞技体育的影响和同化,越来越远离人民的视线。我们无法避免和抵制这种体育文化带来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应该在学习和吸收西方体育的同时尽可能保护我国优秀的传统武术文化,预防外来体育文化打着世界主义的旗号大肆推广体育项目。中国的体育不应无视本国优秀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亦或一味迎合而使其变色。正如学者指出:“世界主义理念与近代西方文明的全球化扩张常常连接在一起,在这一过程中,世界主义理想与价值成为工具,其内涵在很大层面上被扭曲了。”[5]
(二)影响传统武术发展的内部因素
1 门派和拳种繁多复杂 “通过挖掘整理初步查明流传各地的拳种有129个,相关资料651万余字,录制70岁以上的老拳师拳艺394.5小时,有关文献资料482本、古兵器392件、实物92件。”[6]中国武术犹如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由于流派、拳种和器械项目种类繁杂,即使是同一种拳种或器械项目,各门各派的动作风格和特点也不尽相同。这就在形式上加大了其传承的难度,传统武术的普及和推广难度较高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
2 理论研究不足 长期的社会和历史原因造成了武术理论落后于技术实践的现实状况,使得传统武术理论研究不足,这是影响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每门学科都应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西方体育运动项目之所以得以流行,发展成全球体育,并将其文化渗透到世界各地,就是由于它有着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因此,加强传统武术基础知识、动作技术、应用实践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显得十分迫切。这就需要相关研究人员加强对传统武术进行理论方面的分析、整理、纠正、改进和总结。
3 竞赛规则不完善 竞赛规则是比赛顺利进行的保障,是衡量运动技术水平的标准指标。到目前为止,针对传统武术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分规则。相关竞赛所采用的规则多是参考竞技武术套路规则。这势必导致传统武术为了迎合竞技武术规则而失去原有的技术风格。因此,为了更公正地进行比赛评分,传统武术竞赛必须结合中国文化、民族体育特点和各个拳种的演练风格等综合因素,合理、科学地制定自身的竞赛规则,特别是套路与搏斗的竞赛规则有待于完善、创新与发展。
(三)促进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 提升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软实力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具有较强的文化软实力,而其当前所呈现出的被动发展趋势却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传统武术之所以能存活数千年而生生不息,根本上取决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了解其渊源,才能从本质上把握传统武术核心的文化特征,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武术的有效继承和发扬光大。正确的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科学的理论有助于指导实践。只有批判继承传统武术文化,舍弃其糟糠部分,不断提高其文化软实力,才能保证中国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
2 建立、规范和完善比赛机制和竞赛规则 传统武术要想走出民间走出国门,就必须制定出符合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和技术风格特点的竞赛体制。由于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具有质的区别,所以其竞赛规则也应区别对待。传统武术的竞赛规则应当借鉴竞技武术和西方体育的评判规则,结合自身的特点全面而科学合理地制定。同时,在规则实施过程中应不断发现问题,以及时修正和完善其机制。新的竞赛规则的制定应该在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的同时,做到公平、公正和合理的评判,避免为迎合比赛而失去本身的风格特点。
3 科学简化传统武术套路 现代流行的大部分体育项目的共同特点是技术动作相对较少,趣味性和健身性强,易于人们接受、练习和普及教育。传统武术由于套路繁复,对于当前追求高效、快速的人们来说,练习这一项目不能短期见效,因此不易被人们所接受。鉴于此,对传统武术套路进行简化显得十分必要。简化不是单纯性的删减,而是一种科学、合理和综合的简化,体现在不改变本质的同时不断适应社会环境和人们需求,使其本身更具有适应性和持续性。这种简化当然还包括文化和精神方面。规范的简化和统一有利于传统武术的传播和发展,也是促进其普及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4 克服自身不足,充分发挥优势,提高创新能力 传统武术有着巨大的现代社会价值,但只有与现代化社会协调步伐,加强传统武术的自身改革和提高创新能力,克服自身缺陷,成为符合人民大众需要的运动项目,才能使其自身价值得到发挥。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新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革,并借鉴、吸收外来的有利因素,以及克服自身缺陷,从而不断完善,而不是凭空捏造。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应该在保存原有内容和价值的基础上,挖掘其现代价值,拓展新的产业领域,促进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多元化地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经过上述研究分析可以看出,传统武术面临的发展现状令人担忧,而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但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前进,我们需要重视传统武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探索其解决问题的可行性策略,使传统武术面对激烈竞争和挑战的同时,不断发现问题并克服自身的不足,充分发挥其优势,提高创新能力和完善其竞赛体制与规程,以此促进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
[1] 王岗.武术发展的文化学思考[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2):149-151.
[2] 李龙.当代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关系之解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0):137-140.
[3] 周伟良.武术概念的外延性术语刍论[J].体育文史,1998(3):36-39.
[4] 范海彪.传统武术传承方式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9(5):120-122,127.
[5] 刘瑛.世界主义:伦理、外交、国际法[J].国外社会科学,2014(1):100-107.
[6] 栗胜夫.论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40-44.
[7] 徐贵华,赵光勇.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路径探析[J].中华武术·研究,2012(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