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插画技术在动画前期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2014-08-13李秀华
胡 婷,李秀华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设计系,安徽 马鞍山 243041)
“CG”为Computer Graphics的英文缩写,随着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形成,国际上习惯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领域通称为CG,它既包括技术也包括艺术,几乎囊括了当今电脑时代中所有的视觉艺术创作活动,如平面印刷品的设计、网页设计、三维动画、影视特效、多媒体技术、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主的建筑设计及工业造型设计等。
随着CG插画技术的日渐成熟,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动画前期设计中,例如角色造型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分镜头设计等。这项技术运用到动画设计中的手段,是依靠Photoshop、Painter等图像处理软件来实现。本文就以“Photoshop”软件为例,来分析CG插画技术运用于动画设计中的方法。
本文中的“CG插画技术”并不仅仅只限于“电脑绘画”,还包括借助电脑软件,利用其图像处理功能以修改构图、合成画面、调整颜色等。这些技术的使用使得作画时间缩短、修改变得更为容易、画面及色彩效果越来越好。
CG技术在绘画中的优势就不一一赘述,下面对于CG技术应用到动画设计中的优势及其强大功能进行介绍,并研究具体的操作方法。
一、修改构图
简单的修改可以通过Photoshop中的“裁剪”工具来实现。
光看“裁剪”这两个字,大部分人理所当然地理解成“裁小”,例如在动画场景设计时绘制了一幅全景,实际运用到动画片中时只需要某个局部,为了提高计算机的速度,我们可以用这个工具来裁切,截取需要的部分。
可在实际应用中,“裁剪”工具的功能不仅限于此,它还有着其它更为广泛的应用,比如“裁大”。在绘画时,发现画面大小不够需要扩展画布的时候,也可以运用到“裁剪”工具,只需要把出现的几个控制点往画面外拉,就可以使画布扩大,多出来的空白部分会默认以背景色填充。
另外还有“透视裁剪”,在画面中选取需要改变透视的物体,点选工具栏上面的“透视”选项后,每个控制点便可以单独调整。与变换工具中的“透视”命令不同,它可以单独调一个点,而不是像“透视”命令中只能调相对的两个点(如图1所示)。
图1 Jeremy Deveraturda场景作品在“透视裁剪”后的效果
二、造型修正
对于CG插画技术在动画角色造型上的修正功能,笔者是在观看了影楼后期处理照片的整个过程后,才有所领悟。
影楼后期制作人员在修照片时,滤镜下的“液化”工具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几个工具之一。通过这个工具,可以给照片中的人做“美容”,如眼睛变大、嘴巴变小、瘦身、丰胸、收腰、消除皱纹、减少赘肉。照片中,人的五官和形体都可以在CG技术的帮助下得到美化。CG技术的使用,也使得摄影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人们不必整容,也可以看到一个更为完美的自己,艺术摄影市场也因此具有了蓬勃的商机。
如此方便的工具,是不是可以应用到动画前期设计中呢?在设计动画角色的时候,我们时常发现画出来的东西与想像中有些出入,或是不够美形,或是觉得不够夸张,诸如此类,擦掉重画又觉得不舍,称之为鸡肋也不为过。这时,如果运用“液化”工具,用处理照片的方式去“修”角色,给现有的角色造型做一下美容,岂不是更省时省力?除此之外,在绘画时遇到造型不准、人体动态不自然的时候,都可以进行调整。
下面以成都震地科技公司项目美术主管丁春雷先生的设计作品为例,讲述具体的操作方法(见图2)。丁春雷先生的设计作品在起稿时运用色块法绘制,第一张图已经有了人物的动势,并确定了整幅画面的色调。人物基本设计完成后,发现动作有些不自然,身体弯曲程度过大,不符合大众审美要求。这时,设计者如果希望这位女性角色的上半身可以略略直一点,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使用选择工具将身体的上半部分选出来→按Ctrl+T自由变换命令进行旋转→将上半部分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确定。调整完成后再来看这张图,发现人物还略胖了些,可以使用液化工具给角色“瘦身”。人物基本形态调整完成后,再去深入绘画。
图2 丁春雷游戏角色设计的角色动态修正
三、色彩调整
古希腊哲学家曾说过,色彩是物质最初的现象形式。人在观察外界物体时,对色彩的注意力占80%,对形的注意力仅占20%。因此,色彩在CG插画的画面表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G插画的色彩表现是通过电脑软件技术来表现的。伴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CG插画独特的色彩表现形式在色彩的组合、变化和视觉效果上变得更加丰富多彩。CG插画与传统插画相比,两者的差别最大,主要体现在CG插画的上色方式上,受计算机操控的CG插画是以封闭的块面上色,在软件的控制下可以产生非常容易的色彩渐变、色相、明度和精准的RGB或CMYK等色彩配色模式等,这是手绘插画难以表现的。CG插画技术的丰富与发展使得色彩也并不是在画上去的那一刻就成为定稿,还有进一步调整的可能。色彩包括明度、色相、饱和度这三大要素,Photoshop软件中诸多调色命令,都是针对这三要素进行个别或整体调整。
例如,点击“色彩平衡”命令,会弹出一个对话框,下方有代表色彩明度的高光、中间调、阴影三个选项,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对这三个明度调子分别进行色相的调整。在调整颜色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画面情感的表达需要、作品中设计角色的性格、场景的季节变化等诸多因素来考虑色彩。
图3是笔者创作的CG绘画作品《莹》。
图3 胡婷插画作品《莹》的色彩平衡使用前后对比
笔者结合本人的照片处理经验,把高光往冷色方向(青、蓝色)调整,阴影调向暖色方向(红色),这样调出来的画面加大了冷暖对比,色彩层次更加丰富,还间接地改变了对比度,加强了画面的纵深感。
CG插画技术的发展,对于设计师的色彩基本功要求越来越低。互联网的发展也使得有大量的网络资源可以共享。在进行动画设计时,在对作品色彩毫无头绪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渠道搜集一些优秀作品,参考他们的配色方案,如果发现其中有图片的颜色适合自己,可以直接使用“吸管”工具从这些优秀作品上复制出颜色,再使用填色工具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上,省去了尝试各种色彩搭配所要付出的时间。
近几年还出现一些更新的上色方式。例如获得过国际游戏美术设计大赛Dominance War IV冠军的黄光剑,录制了一段以其作品《交织》为例的CG绘画教学视频,黄先生在作品起稿之初使用的是色块画法,可是却一反常规地不先画颜色,只在黑白模式下作画。在黑白关系基本确定后,先通过菜单栏图像→调整“变化”命令来赋予画面一个基本的颜色,然后使用“色相饱和度”、“曲线”等调色命令“调”出画面的整体色调,再通过创建图层叠加一些颜色到画面上,最后再去深入刻画每一个细节。而在刻画细节的过程中,很少再去选取新的颜色,都是用吸管工具在已有的画面上吸取现有的颜色进行绘画。这样,后面无论再怎样调整,都在原定的色彩基调内,使得整个画面调性统一。
四、特效制作
动画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富有想像力,且不必受客观物质环境的限制。因此,运用特效是大部分动画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动画的前期设计中,经常会碰到一些特效要求。例如,角色的武器需要赋予火焰或是雷电属性,仅靠电脑绘画,费时费力,而通常的做法是先在各大素材网站搜索火焰或是雷电的图片素材,再运用软件,将这些素材合成到所需要的位置。再如,要求绘制浮在空中的城堡,也只需要画好城堡,再找来一张天空的图片,通过图层叠加在一起即可。因此“合成”是进行动画前期设计中特效制作的最基本方法。
有时在场景设计中,需要绘制小草、星光、云彩等图画,这时,只需要搜索相关笔刷,下载后应用到软件中,运用画笔工具,简单地点几下,成组的草、星星、云彩便会出现;有时需要一些肌理效果,如干涸的大地、夜晚城市的霓虹;有时也需要一个镜头光晕;亦或是要添加水波效果等,都可以依靠Photoshop中的“滤镜”工具来实现;有时如果需要角色或是武器散发出光辉,运用Photoshop也可以轻松实现,具体操作方法是,新建一个图层,画出光芒的颜色,再通过改图层叠加模式,例如“线性减淡”、“柔光”等,都可以制作出光的效果。
CG插画技术运用到动画设计中,可以摆脱传统绘画工具的束缚,可将多种绘画工具、材料结合在一起。另外,运用图像处理软件的一些功能,可以轻松地调整构图,进行造型修正、调整色彩、添加特效,可以轻松地将一些图案、特效运用到设计作品中,让设计方法更多、形式更加丰富,比传统的设计方式使用更加方便,修改起来更加容易,设计的时间周期也更短,更能适应现在动画的产业化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 陈惟,靳明,韩磊.CG插画创作[M].北京:京华出版社,2012.
[2] 徐薇.CG插画的艺术形式、风格与应用研究[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