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希腊雅典埃弗比教育探析
——读《希腊的学校》*

2014-04-17张海生

关键词:城邦雅典国际化

张海生

(安徽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9)

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希腊进入了奴隶制社会。经过长期的发展,到公元前5至公元前4世纪,希腊奴隶制到达繁盛时期。在奴隶制形成的过程中,希腊出现了许多城邦国家,其中以斯巴达与雅典最为典型,尤其是雅典城邦的发展与繁荣,与其先进的教育制度的形成和教育理念的实施有密切关系。弗里曼所著《希腊的学校》一书被朱镜人教授称为“阐释古希腊教育魅力的经典之作”,该书史料详实,观点独特,全景展示了古希腊雅典埃弗比教育的概况。本文在依据该书分析分析总结埃弗比教育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的启示。

一、古希腊雅典埃弗比教育发展背景探析

(一) 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体制的影响

古希腊民主制度是以城邦为中心的城邦民主制。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全体公民参与政治,且作为统治者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法律至上。虽然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它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是少数人的民主,但这种民主体制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值得称赞与颂扬的。这样,由于雅典民主政治体制的形成,就为各派学说的争鸣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适宜的外部条件。

(二) 雅典城邦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在西波战争中取得胜利之后,雅典的手工业、商业和航海业得以快速发展,雅典的经济也逐步进入繁荣时期。雅典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一方面为雅典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则是很多公民不再为了生活而奔波忙碌,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去接受教育。可以说,雅典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希腊古典文化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在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这样,雅典当时的教育就成为西方奴隶制国家教育系统中完整而典型的代表,其发展水平标志着西方奴隶制社会教育发展的高峰。

(三) 雅典城邦政治统治的需要

一定的教育必定是为一定的政治所服务的。雅典城邦是奴隶主民主政体,城邦的阶级性鲜明,为了更好地维护城邦的安宁与稳定,奴隶主贵族希望通过教育来训化雅典城邦里的公民,使之服从其统治,达到治国安民的作用。事实证明,雅典城邦所实施的教育不仅促进了雅典城邦的安定和谐,而且产生了很多对今天仍然影响深刻的教育思想,如和谐的教育理念等。同时还造就了很多有智慧、有才能的教育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四) 专业教师与固定教育场所的出现

随着雅典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有了求学的资本与充足的闲暇时间。为了适应这一发展需要,来自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博学之士进行了流动性的教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智者派。智者派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由此慢慢地发展成为专门的教师。当然,除了智者派,雅典地区还有很多致力于教育事业的人,他们孜孜不倦,将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著名的有普罗塔哥拉、高尔吉亚等。另外,还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士也对雅典教育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尤其是柏拉图的阿卡德米学园、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学园、伊壁鸠鲁的哲学学校等各种固定教育场所的产生[1]9-10。这些学园与哲学学校均具有大学教育的性质,他们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参与讨论、辩论、思考。可以说,其已经具有了学术研究的性质,也即本文重点阐述的埃弗比教育的典型代表。专业教师以及固定教学场所的出现为雅典城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师资条件和设备支撑。

二、古希腊雅典埃弗比教育的发展概况与特征

雅典的教育主要分为三个阶段:6~14岁为初等教育阶段,主要学习文学、音乐和竞技运动;14~18岁为中等教育阶段,修习的课程主要是数学和修辞学;18~20岁为埃弗比教育,即所谓的高等教育阶段,该阶段初期主要是进行军事训练,后期则以文化教学为主。虽然埃弗比教育并非现代严格意义上的大学教育,但在此可以认为其具有了高等教育的性质。此外,体操训练或者说是体育贯穿于各个阶段。本文主要阐释雅典埃弗比教育的概况。

(一) 入学标准严格

在雅典,埃弗比教育亦称之为公民教育阶段。年满18岁的青年进入埃弗比接受教育前,需要经过严格的层层审查。首先,青年所在的行政区或教区进行审查,审查内容为青年的家庭出身和年龄层次是否真实[2]171。这一审查可能出现被拒绝的情况,如果首次被拒绝,案件将交由雅典常规法院审理。而再次被拒绝的青年,则要视情况处理。如果被拒原因是年龄不足,青年只有返回等待下次审查。如果因为家庭出身问题被拒,则会被无情地当作奴隶卖掉,所得归国库所有。通过行政区或教区审查之后,青年还要接受雅典五百人会议的审查,这一阶段的审查更具有权威性、严肃性,它可以否决行政区或教区的决定。只有通过这一系列的严格审查,青年才能在行政区注册入学,从法律上给予身份认可。

(二) 集体主义的教育目的

青年进入埃弗比后,必须到阿格劳罗斯神庙庄严宣誓。这种宣誓统称为“埃弗比誓词”,它鲜明地阐释了集体主义教育的价值与取向,对以后的埃弗比教育以及军队的作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誓词的主要内容是让埃弗比青年了解到自己作为雅典城邦公民的一员,必须要承担雅典公民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在任何时候都要以国家与城邦的利益为主。

(三) 严格的监督与纪律

最初的雅典埃弗比青年的管理者主要通过部落选举而来,被选举者应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满40周岁、选举的数量总额应当是3个等。这些年长的管理者被称之为“督察”,即“仲裁者”,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埃弗比青年的道德行为和纪律。随着雅典城邦埃弗比青年的减少,埃弗比管理者“督察”的身份逐步被“执行官”所取代,执行官与现代的校长有很大的契合度。除了督察和执行官,阿莱奥帕格斯议会也负有监督埃弗比的任务[2]173-175。

此外,雅典埃弗比教育还具有严格的纪律。从柏拉图曾与弟子谈论过的“荆条与严重过失”的话题,可以体现出当时体罚的盛行。虽然埃弗比有严格的监督与纪律,但埃弗比青年平时的娱乐活动却比较丰富,假期也比较多,如埃弗比青年要与本部落的成员在一起用餐、参加火炬赛跑等。

(四) 军事教育

埃弗比青年的军事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也即是第一年,主要在体育馆里进行严格的身体锻炼,教学内容主要是进行体操训练,目的是备战和锻炼青年强壮的体魄。之后青年要参加相应的“毕业考试”,即在酒神节上,埃弗比青年要在露天的剧场表演军事队列变换和军事操练。检阅完毕,他们会领到矛和盾牌(一般是他们父辈留下来的),同时他们会被告知手中武器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武器是神圣的,丢失武器就是对神灵的亵渎。

领到武器后,埃弗比青年的军事教育即进入第二个阶段,即将第一阶段的锻炼付诸于实践的过程。在此阶段,埃弗比青年需要离开雅典执行军事任务。可以说,埃弗比教育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在这一阶段,埃弗比青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对一个个乡村和前线进行巡逻、驻守,目的在于更好地了解城邦的地形特点,以便于更好地作战、抵抗外来侵略者。在这期间,埃弗比青年还要学习航海知识并进行演习,学习政治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并要宣誓绝对服从命令,绝对效忠于自己的国家与城邦。20岁后,他们通过一定的仪式被正式授予埃弗比青年公民称号。至此,埃弗比青年获得了完全的政治权利,也获得了走向仕途的政治资格。

(五) 埃弗比教育的国际化

公元前3世纪左右,随着雅典城邦政治、经济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埃弗比青年数量逐渐减少。这样,埃弗比服役就逐渐变为一种志愿者的任务。同时,进入埃弗比之前的一系列审查制度被取消,年龄也不再受到限制,越来越多的具有陶冶与熏陶青年品质的课程进入埃弗比,如哲学、文学等。另外,图书馆的出现也为埃弗比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图书资料。

正是由于一系列限制条件的取消与废止以及其他有利条件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外国青年从世界各地奔赴雅典埃弗比求学,其人数之多,一度超过了雅典当地人。在这里,笔者想强调的是,埃弗比招收外国青年这一现象,不仅是古希腊雅典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表现,同时也为世界各国、各地区不同文明的相互碰撞和交流提供了便利。通过国际化这一途径,雅典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不断地向其他国家、地区的传播,为世界各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启迪与借鉴的作用。

三、埃弗比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 严格入学审查制度

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越来越多的青年提供了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但大学毕竟是研究高深学问之场所,不能把所有的适龄青年都揽入其中,否则就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与挥霍。严格入学审查制度,一方面可以确保生源的质量,保证生源的可靠性、稳定性,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此外还有助于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同时对弄虚作假给以警示。

(二) 明确大学教育的目的

古希腊雅典埃弗比教育的目标很明确,就是通过军事训练,培养埃弗比青年的公民责任意识,培养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至上的良好公民品质。而现如今很多大学的办学目标一味求大求全,未能很好地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随着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多样化和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一所大学要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明确自身办学的定位以及培养人才的层次。只有明确了自身办学的优势,取长补短,才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三) 提高教师的地位与待遇

师资队伍是一所学校发展最基础、最基本的条件。古希腊雅典专门教师的出现,尤其是智者派的出现,为雅典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主要归功于收费授徒制度。教师在经济上、生活上无后顾之忧,他们才能安心于教学,投身于教育事业,才能有所建树。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教师的地位与待遇也应当同步发展,不能让教师这一行业受到冷落。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有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优质人才。

(四) 加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雅典城邦埃弗比教育的发展不断走向国际化,一方面体现在教师的国际化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学生的国际化上。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中国,要想达到高等教育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和谐发展,国际化是不可或缺的。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各个高校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促进本校教师的国际化,具体措施有:从国外引进优质教师;派遣青年教师到国外进行深造学习;加强国内外教师间的学术交流,鼓励教师去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交流会议等。其次,大力发展留学教育,促进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留学教育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均衡发展:一是加强优质学科专业的发展,使课程逐步与国际接轨,以吸引更多的留学生,促进学生的国际化、多元化;二是要积极促使本校与国际名校的通力合作,比如通过联合培养模式,提高教育的国际化,改善教学模式等。

参考文献:

[1] 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2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 肯尼思·约翰·弗里曼.希腊的学校[M].朱镜人,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城邦雅典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第44届COSPAR大会将在雅典召开
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治理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雅典学院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雅典城邦的民众失去政治热情了吗?——从2016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第32题谈起
不可复制的城市情感——从雅典城邦到世界容器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立法者:灵魂与城邦——对柏拉图《理想国》的法律哲学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