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青年学人
2014-04-17
宋 璐
宋璐,1979年生,山东青岛人,管理学博士,现为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农村老年人与子女、孙子女代际关系追踪研究”(14CRK003)。
中国正面临着“民工潮”和快速老龄化双重人口结构转变的压力。“六普”资料显示,流动人口已达到2.2 1亿,接近总人口的六分之一,且其中大多数是青壮年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体的劳动力外流使原先控制家庭资源的老年父母失去了对外出子女的控制权,家庭资源分配和养老分工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家庭代际互动模式。同时,由于户籍制度限制和经济上的压力,大多数外出务工者的未成年子女只能留守农村,照料孙子女成为农村老年人能提供的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因此,该项目主要以三代互动为视角对中国农村老年人家庭代际关系进行系统研究。
该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面向扩展型家庭代际关系的理论研究。对中国农村三代扩展型家庭的代际关系进行描述和解释。(2)中国农村扩展型家庭代际关系分析框架研究。界定代际关系的分析维度,区分扩展型家庭中代际关系在各维度的差异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3)老年父母—成年子女—孙子女代际关系研究。根据代际关系分析框架,从老年父母、成年子女和孙子女三个角度确定其代际关系的类型。(4)劳动力外流对代际关系模式影响的动态研究。由于家庭关系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依据代际关系的发展轨迹,确定劳动力外流对扩展型家庭内部代际关系模式变化的影响。
通过研究,宋璐认为:(1)农村老年人家庭的代际关系中养老规范和传承责任“内化”成为代际关系的主要约束,且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和家庭变迁并没有削弱亲子之间的依赖和依存。(2)大规模劳动力外流虽然给亲子互动带来一定阻碍,老年父母出于提高扩展型家庭整体福利的考虑往往尽可能为子女提供帮助,使扩展型家庭情感联系更为紧密。(3)成年子女在现代化洗礼和孝顺观念约束的双重作用下,其代际关系发生变化,特别是已婚和有年幼子女的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代际关系更为紧密。(4)孙子女与老年人的代际关系受其父母(成年子女)代际关系的影响,劳动力外流促使隔代照料的扩展型家庭增多,孙子女成为连接代际关系的关键因素。
宋璐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老年社会学、人口学、社会性别以及社会公共政策。近年来,她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美国N I H基金项目1项;在Researchon Aging、《社会学研究》、《心理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当代农村家庭养老性别分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专著1部。
陈 一
陈一,1980年生,江苏镇江人,文学博士,现为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副教授。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青年项目“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理论、历史与实践研究”(14CXW042)。
纪录片如何塑造当代中国形象?这其实是“中国国家形象塑造”这个宏大命题下的重要子课题。《“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文化发展拓展了巨大的空间;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重要契机”。近年来,一系列纪录片在国内外取得较大反响,逐渐收窄中国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逆差”,但是这些片子往往被海外媒体购买后重新编辑,我们出口的作品变成了“影像素材”。另外,2011年中国国家形象片在纽约时代广场播出,此后一系列中国城市和企业的形象片登陆时代广场,然而形象片里面“放什么进去、怎么让世界读懂”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理论界进行深入研究。
该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历史廓清:纪录片的发展与各个时代的国家形象。中国应该通过纪录片给世界一个怎样的形象?从新中国的纪录片发展史看,经由“革命中国”、“政治中国”到改革开放后的“经济中国”和近年来的“文化中国”,现在是一个可以反思与总结的时刻了。同时,国家形象是综合的、全面的、复杂多样多元的形象,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社会价值观、历史传承、意识形态的综合反映,是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整体呈现。(2)理论探讨:外国纪录片理论对我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影响。不同美学思潮推动下的纪录片制作和研究,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可以与纪录片的社会存在与社会功能结合在一起。“艺术背后的基本推动力量是属于社会的而不是美学的。”自1949年以来,存在着外国的纪录片理念中国化问题,而我们曾经误用、错用、挪用外国的纪录片理论,塑造了一些单一甚至刻板的中国形象。(3)实践路径:借鉴西方,但走出自己的路。通过考察全球主要国家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做法,为我国提供路径参考。例如,美国把国家形象通过纪录片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化为美国公众的公共情感与国家认同,国家形象在美国纪录片中无所不在,却又从不以官方宣传灌输的方式存在。
通过研究,陈一认为:(1)纪录片是塑造民族国家形象、凝聚社会力量、表达民生百态的重要影视资源,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创作与研究,不能游离于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的历史与实践,应该在各种外来理论话语中寻求“中国表达”。(2)以往我们在纪录片中是对“中国”的自我塑造,新时期以来,纪录片对“中国”的塑造与阐释,其实已经包括了“他者”(主要是西方)的阐释,所以“中国形象”是在双重身份和双重镜像中完成的,我们应该降低“认同的焦虑”,克服“交流的无奈”,打造“自信中国”与“美丽中国”。(3)中国的国家形象在纪录片中应该是“多个”而不是“一个”,是丰富的而不是单调的,是变化的而不是固定的。绝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官方媒体的单一声音,社会参与、民间声音是当下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战略中最需要提升和拓展的,而政府的力量应更多体现于“后台”的公共财政支持和公共产品的组织协调。
陈一的研究方向主要为纪录片、视觉传播、青年亚文化等。近年来,他还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项、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在《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电视》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出版《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生产与再现》(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年版)、《拍客:炫目与自恋》(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专著2部。
李光明
李光明,1979年生,湖北麻城人,管理学博士,现为河海大学商学院讲师。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市民文化消费行为、约束因素与引导措施研究”(14CGL015)。
新市民是指农村向城市转移的新增城市常住人口。国家统计局2014年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城镇每年新增常住人口2000万,2013年末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3.7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文化消费在人的城镇化方面无疑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扩大新市民的文化消费不仅有利于拉动文化产业发展,还有助于提高新市民的人口素质和生活品质。目前学界主要是从经济学视角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行为展开研究,却忽视了针对新市民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也缺乏从微观层面对文化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理论分析。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该项目主要基于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学理论,深入剖析新市民对文化消费的认知、态度和情感等心理因素以及文化消费行为过程,找出影响新市民文化消费的制约要素,并提出相应的引导措施建议。
该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新市民及其文化消费现状。城镇化过程中,新市民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他们对文化消费的心理和行为也不尽相同。因此,首先要基于现实情形界定新市民的范围,并对其文化消费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文化消费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2)新市民文化消费行为理论分析与约束因素的实证研究。新市民由农村进入城市,面临身份转换和角色再造,其文化消费行为既受到农村消费习惯的约束,又受到城市消费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消费模式。基于学习理论、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理论、态度理论等现代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理论,分析新市民文化消费行为的约束因素,并通过市场调查和准实验搜集数据资料,运用案例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和计量经济学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找出影响新市民文化消费的关键因素。(3)引导新市民文化消费的对策建议。扩大新市民文化消费,除了通过收入分配的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来提高其消费能力外,还需要通过文化产品、服务渠道以及宣传等方面的创新来改善新市民对文化消费的认知和态度,提高其消费意愿。
该项目研究的学术价值在于:(1)对象有特色:目前学界关于文化消费的研究对象多是城市市民或者农民,鲜见对新市民文化消费的研究文献,因此,该项目针对新市民展开研究,有助于文化消费规模的扩大和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2)内容有新意:该项目基于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学理论来研究文化消费行为及其约束因素,不仅涵盖了外部环境因素,还包含了消费者的认知、态度和情感等心理因素。(3)方法有创新:除了运用传统的统计数据或者问卷调查方法,该项目还运用准实验方法来探究新市民消费心理因素的效应,在此基础上为扩大文化消费提出的对策建议,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
李光明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消费者行为和产业经济。近年来,他还主持中央高校业务经费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项;在《经济体制改革》、《商业经济管理》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网络营销》(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版)专著1部。
刘 钢
刘钢,1981年生,山西太原人,管理学博士,现为河海大学商学院讲师。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多尺度耦合下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度及政策路径选择研究”(14CGL030)。
人类发展过程就是一部与生态系统互动的史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的发展目标,并在资源配置中首次将市场作为决定力量,为生态系统服务领域研究带来了崭新的机遇。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是一个具有复杂的多尺度耦合特征的动态过程,但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尺度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界定与价值总量估算,或定性研究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两个关系:一是人与自然关系,即人文尺度与自然尺度的耦合关系;二是人与自然耦合状态中的人与人关系,即多利益相关者互动关系。因此,该项目从对这两个关系的探索入手,深入研究多尺度耦合下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度与政策路径选择问题。
该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国内外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的经验、难点与启示。分析国外代表性的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与案例;深入分析我国典型的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理论及其应用,指出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的难点;分析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研究由单一尺度向多尺度耦合的演进过程。(2)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的耦合尺度域构建。探索水生态系统服务的自然系统时空尺度耦合机制;厘清科层结构下多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关系与互动机理,探索水生态系统服务的社会经济系统多主体合作机制;分析水生态系统服务中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耦合关系,构建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的耦合尺度域。(3)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多尺度耦合测度机制研究。以准市场视角分析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动态供需结构,构建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动态供需驱动系统;从总价值与边际价值两方面,探索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度;评估各种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替代方案集,探索水生态系统服务替代损益分摊机制。(4)水生态系统服务路径选择与政策方案研究。评估水生态系统服务政策边界,提出管理政策的过程控制关键点;辨析不确定要素及扰动规律,提出水生态系统服务政策路径选择方案;探讨满足激励相容与公平相容的激励、约束、惩罚机制,形成政策建议方案。
该项目研究的学术价值在于:(1)以多尺度耦合下多主体关系分析为基础,突出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的互动关系,将社会科学与生态科学相结合;(2)引入供应链与图论等理论分析水生态系统服务中的动态供需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合作博弈理论进行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度并构建替代损益分摊机制,可为解决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多尺度下多利益相关者复杂互动导致的“市场失灵、制度失灵”问题提供支撑,也可为我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刘钢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生态经济学、复杂系统行为科学等。近年来,他还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1项;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系统工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水污染控制的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合著,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专著1部。
编后语:江苏为中国学术重镇、人文荟萃之地,学术研究成果历来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青年学者是学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而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提升青年学者的研究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推动江苏青年学术人才队伍建设,集中展现一批有重要成就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形象,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与江海学刊杂志社联合推出《江海学刊》“江苏青年学人”专栏,专门介绍“十二五”以来我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负责人的科研简历、主要研究领域及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