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导向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思考
2014-04-17郭承龙
郭承龙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37)
1 电子商务人才供给与需求现状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至2013 年底,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0.2 万亿,同比增长29.9%。其中,B2B 电子商务市场交易同比增长31.2%,网络零售市场同比增长42.8%。2013 年,我国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35 万人,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过1680 万人。我国3000 多万家中小企业将有半数企业尝试发展电子商务[1],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更加趋紧。为了规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先批准了13 所普通高等学校试办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到2010 年教育部共批准339 所本科学校和800 多所专科学校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每年大约有8 万多毕业生。2012年,教育部颁布和实施的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 年)》,将电子商务专业上升为一级学科,可授予管理学、经济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我国每年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缺口约20 万人,而每年输出的人才数量不到10 万人。据资料显示,83.28%的企业存在较大招聘压力;42.59%的企业预计在1 年内会有大规模招聘需求。2012 年4 月18 日,淘宝网工作频道数据显示,仅从2012 年4 月2 日到18 日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全部电子商务职位需求数是88870 条[2]。随着行业继续扩张,人才需求缺口将持续存在。但是,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从2008 到2011 年的就业率分别为81.11%,82%,61.9%,59.82%。2012 年,对口就业率不到30%[3]。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率状态。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远远低于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27 个百分点,这种状况异常严峻。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缺口较大,企业和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2 问题分析
造成电子商务专业供需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很难符合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标准。
2.1 供需双方对电子商务专业的理解存在偏差
用人单位在信息调查、市场策划、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网络计算机技术、财务、行政等工作岗位都需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但是用人单位在实际招聘时很少直接明确地标明“电子商务”专业,仍然沿用人才市场惯例提法和名称列出招聘岗位需求,没有在岗位描述中明确列出“电子商务”。观察中华英才、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三大招聘网站中的电子商务岗位招聘信息,可以发现电子商务行业招聘指数居高不下,招聘企业不断增加,提供岗位数量也日益增多。电子商务专业就业方向和岗位主要为网站策划/编辑、网站设计/开发、网站美工、电子商务项目设计/开发、网站推广、网络营销、外贸销售员、物流专员、产品经理、项目经理、部门经理等。招聘岗位直接冠以“电子商务”较少。一方面由于毕业生没有深入了解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没有深入了解招聘岗位背后的电子商务需求。当他们没有发现“电子商务”明确的岗位描述时,便放弃投递简历,丧失可能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未能深刻认清电子商务已渗入企业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因此,用人单位也需要重新审视招聘岗位的工作内容,根据岗位内容重新明确描述岗位需求。
2.2 教学管理滞后
(1)培养方向模糊。许多高校没有对企业需求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笼统地确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向,导致高校提出的培养目标宽泛、高度同质性。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既没有发挥高校自身特色,也未能理解电子商务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盲目参考重点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结果,高校培养出一大批“万能”毕业生,既不符合中国企业目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实用的需求,也缺乏市场竞争力,导致高校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较困难。(2)师资实践经验不足。由于我国电子商务专业设立时间不长,高层次师资人才培养不足,电子商务专业方向的教师多数是从计算机、网络、管理、营销或其他专业调派,多数教师通过自学、研讨会和培训来获取知识,缺乏电子商务系统知识储备、更新及电子商务实战经验。教师知识方面不系统,不全面,不切实,授课自然就不能结合企业实际应用,以致教学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3)课程设置欠佳。由于缺乏对电子商务在国际上和中国企业实际应用状况的理解,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加之电子商务专业落地于不同学院,使得不同学科下的电子商务带有明显地挂靠学科属性。如信息学院的电子商务计算机课程以及管理学院的营销课程偏多等。课程设置没有充分理解电子商务内涵,课程设置常常是将现有的有关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堆砌在一起,缺乏有机结合的系统性。(4)教材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国内的电子商务系列教材,分别由各相关高校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情况组织编写,内容差别很大。虽然是系列教材,但并不系统和完整,相互之间有重复和冲突,而不同系列的教材之间的重复和冲突则更加严重。而且电子商务本身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学科,电子商务新模式、新理论层出不穷,教材内容很容易更新跟不上电子商务行业发展。(5)实践教学缺乏实战情景。尽管很多高校购置了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并推出了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借此模拟实践环境,使学生熟悉整个交易流程。但是,这些模拟软件设计太过机械化,让学生按照预定好的步骤进行操作,方法单一,内容简单,这种训练培养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与企业实际运作存在很大差距。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仅凭模拟软件是无法实现的。
2.3 学生自主意识不强,胜任工作能力差
(1)学生就业观念落后。大学生仍然受到“象牙塔”思维影响,好高骛远。高学历意味着好工作,要工作就去大公司,工作单位要离家近等等,直接影响应届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率。(2)学习自主性差。学生只关注课本知识,忽略社会知识汲取。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观念还是停留在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的阶段上,并没有明确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系统化的学习计划;同时对自身专业理解不足,不了解对口专业的技能证书,缺乏相应的考证热情和认识,使得就业时缺乏实践资本,进而导致投递简历困难。(3)轻视实践。大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大学生对于专业竞赛缺乏积极性,不珍惜实战的训练机会;大学生不重视专业技能证书的考取,结果在就业时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就业资本。
3 建议
3.1 调研社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
我国电子商务正向着与企业内部业务整合、实现个性化互动的方向发展。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也不应局限于技术型网站建设维护人才,而是需求更多的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类型也更加多元化。据《2013 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37.68%的行业急需电商运营人才,28.57%的企业急需技术性人才(IT、美工);17.39%的企业急需推广销售人才;18.84%的企业急需综合性高级人才。在社会人才需求调研基础上,将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划分为:技术类人才、商务类人才和综合管理人才,结合自身特色,前瞻性地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挖掘企业纵深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实施差异化战略,引导学生选择适宜自己的发展方向。
3.2 鼓励学生提高就业技能
企业招聘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考取对口的专业技能证书,如电子商务师、助理电子商务师、计算机操作员等,丰富相应的行业知识,为投递简历添加资本;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免费资源以及企业的一些针对教学的开放平台,建立学生与企业的沟通渠道,尽可能使学生较早地接触到真实的电子商务活动,形成企业、学校、学生的长期合作、相互支持的资源环境;鼓励学社积极参加专业竞赛,如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全面训练学生实战能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促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4]。
3.3 加强师资培训和深造
师资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是组织实施教学的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电子商务教学要求教师具备全面、体系化的素质,师资力量的强大,不仅对学生形成吸引力,同时有助于科研力量提升。鼓励和资助师资进修和深造乃至网络创业,培养一批能将信息技术与商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有复合型能力的优秀而稳定的师资队伍,并且通过商务实践、教学和科研工作,使教师具备较深厚的电子商务知识和较高的电子商务驾驭能力,胜任培养适销对路专业人才的任务。
3.4 增加教学管理体系弹性
对于课堂教学可以考虑授权教师,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联网;细化大学生实践模块,允许“以赛代学分”,鼓励大学生参加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和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提高在实际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教师编写具有高校特色的专业教材,如农林院校可以编著农林电子商务教材、生鲜品电子商务教材等。
4 结语
21 世纪是电子商务时代,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人才需求量大,且综合素养、技能要求高。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必须紧密把握行业发展方向和速度,专业体系调整应以十二五重点专业建设为契机,以就业为导向,嵌入专业性竞赛,探索“赛教结合”教学模式,大力发展实践和实战技能培养,发挥省属高校特色,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
[1]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3 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EB/OL].http://www.100ec.cn/zt/upload_data/down/2013ndbgqw.pdf.
[2]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3 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EB/OL].http://www.100ec.cn/zt/upload_data/down/2013rcbg.pdf.
[3]左文明,张镇鹏.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高教论坛,2012(12):21-23.
[4]王红红.探索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思路—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