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无边界管理理论的设备管理研究

2014-04-17梁征文

江苏科技信息 2014年19期
关键词:边界决策设备

梁征文

(民航江苏空管分局连云港导航站,江苏连云港 222345)

1 无边界管理理论

杰克·韦尔奇被誉为管理奇才。他从1981 年开始执掌美国通用电气(GE),利用短短的20 年时间,使这个企业的市值翻了30 多倍,排名升至世界第2 位。成功的关键就是他所创新的“无边界”的科学管理模式。

在传统的意义上,企业就像被一道道的篱笆所包围,靠严格的边界制胜。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里面一般包括4 种边界,它们分别为:垂直边界、水平边界、外部边界、地理边界。垂直边界指的是企业内部的层次和职业等级划分;水平边界是分割职能部门及规则的围墙;外部边界则是指企业与顾客、供应商、管制机构之间的隔离;地理边界自然是区分文化、地域市场的界限。

无边界组织的技术基础是计算机网络化。在无边界原理中,企业内部各功能组织仍旧存在,权责划分依旧分明,组织的顶层领导者、承上启下的中层管理者以及基层员工使各个边界能够自由融合、交流、沟通,实现最佳的合作。无边界组织的原理认为,资源、信息、能量、构想也应该能够迅速、顺利地穿越企业的边界,使整个企业真正融为一体。无边界组织强调快速、重组、创新,以便于资源、信息、能量的渗透扩散。

实践证明,无边界管理突破了组织的边界障碍,不但使整个组织成为一个灵活、有序、高效的系统,而且这也是保证无边界管理运行机制实施的最重要条件,提高组织对内对外的沟通协调能力则是实施无边界管理的重要因素。

2 当前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设备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当代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大量采用,已不仅使现代设备由简单的机械类设备发展成机、电、光集成的复杂设备,是一个独立的复杂系统,而且它们分别朝着集成化、大型化、精密化、自动化、综合化、计算机化、流程化、超小型化等方向发展。

当代的设备涉及范围广泛,设备管理已经成为一门边缘的、综合性的、系统的学科。近年来设备管理的理论和应用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同时伴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设备的可靠性、快速响应等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异地管理、综合性能、实时性成为企业未来设备综合管理的发展趋势,传统设备管理的模式和实施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快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1)受多年的传统习惯及管理模式影响,目前的设备管理过程中存在组织结构不尽合理、工作划分不尽科学的现象。

(2)设备存在配置范围广、数量大、型号多、运行配套环境参差不齐、管理分散等问题,设备运行状况标准不统一、不规范,加大了设备管理的难度,资源投入不足,无法实现信息共享。

(3)对人员的专业培训不足;企业文化及核心价值观培养、员工个人愿景、心智模式、业务学习氛围不良。

(4)定量化、目视化、标记化、现场管理不善,没有做到让容易发生的失误很难发生,让难于正确的事情容易实现。

这些问题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的不断发展,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所有的问题和矛盾将会不断得以化解。

3 无边界管理理论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与分析

(1)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具有敏锐的反应能力,而且还需要有正确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结构就会趋于复杂化和规范化。相应地,规模与效率的矛盾也会日渐显现。无边界管理鼓励员工在工作中进行自主管理、大胆创新。与时俱进的创建设备管理的扁平化无边界组织结构,能够克服规模与效率的矛盾,并能提高效率及灵活性。

(2)突破传统条条框框的束缚,是无边界理论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使各种资源和信息自由地在企业内外穿行并使之得到有效利用。适时地引入无边界管理模式,打破传统的官本位思想,让在生产一线直接面对设备的员工做出决策,使设备管理人员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这既增加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决策的成就感,又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够缩短从决策到执行之间的时间,并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再者,无边界管理理论中提出的分散化决策方式要求各个员工拥有足够的信息作为决策的基础,所以在无边界组织中,要求从高层领导到普通员工之间以及各部门之间都应有广泛的信息分享,步调一致,理念相通。只有这样,员工才会做出与团队的目标和战略一致的决定。通过计算机网络工具,引入无边界管理理念,对设备管理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增强设备管理的整体水平。

(3)以人为本是无边界理论的核心内容,在设备管理中引入无边界理论,有利于充分发挥现场设备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创新的文化氛围,新型的员工关系,将以控制为基础的管理关系替代为以信息交流为基础的管理关系,建立鼓励思想自由流动的机制,充分发挥个人智慧,不求全责备,允许因工作创新而出现失误。建立融洽、顺畅的双向沟通机制,共享心智模式,互相渗透,最大限度地发挥、挖掘各自的潜能。创造一种氛围,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充分地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为各项工作决策进言献策。

鼓励一专多能,一人能多岗。通过岗位“轮换”,打破岗位间的“边界”,实现岗位互动,减少个人的“视觉”疲劳,培养“多面手”,提高工作积极性。不断完善组织内部的技术培训和企业文化教育机制,再造“团队精神”,这样一来,不但使员工主要靠自我意识、责任感和义务,而不是靠上级的命令和监督检查来完成设备管理的任务和工作,而且通过岗位互动,增进了员工之间的理解,在工作中他们将会更好地加强配合与交流。通过分享与协作,员工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更会使整个组织内部形成善于学习,善于合作的良好氛围。

在传统组织中,薪酬体系的构建主要以员工所在的职位为依据,致使员工努力工作的目标就是能更快地升迁。而在无边界组织中,员工的收入主要是以他的绩效为基础,与其所处的组织层次相关度不高。那么,员工只要绩效突出也能获得较高的报酬。这样,员工就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业绩的提高,而不一定非要踩着“独木桥”为挤进组织的管理层而拼搏。这不但满足了员工个人愿景的实现,减少了员工追求进入组织上层的源动力,也从根本上打破了组织的等级。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不仅能尽心尽职地干好本职,而且往往还能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从而能大大地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4)在设备管理中,我们通过引入无边界管理理念,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可以把目前处于一种手工管理和计算机管理系统并存的方式向设备信息自动化管理系统转化;可以把设备管理从以保障设备可靠性、完好性为目标的工作任务,向以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进行优质、高效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转化,从而达到管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结论

作为一种成功的企业组织结构创新思想,无边界管理理论在我们的设备管理实践中同样值得借鉴。在设备管理中引入无边界理论,科学的决策、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制度的合理、以及员工的积极参与、设备管理资源的信息共享、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等等,都将会对设备管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1]袁选民,殷志云.无边界组织的产生、概念、内涵及其构建[J].经济问题探索,2005(3):90-93.

[2]高静乐.无边界管理的动因分析及模式构建[J].中国科技论坛,2005(5):83-87.

[3]周青龙,赵建民.析设备故障预防决策中的误区[J].设备管理与维修,1998(11):7-8.

[4]武名公.关于市场经济与维修现代化的思考[J].中国设备管理,1998(1):7-8.

[5]李葆文.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边界决策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拓展阅读的边界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意大利边界穿越之家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
“伪翻译”:“翻译”之边界行走者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