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任务型口译教学模式

2014-04-17

江苏科技信息 2014年3期
关键词:口译教师教学

刘 芳

(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387)

1 口译教学的特点和现状

口译是一种不同语际,即时产生、口头形式、轻语言外壳、重信息传播的语言交流活动。口译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而传统的口译课堂教学一般采取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记录笔记然后逐个进行口译练习,最后由教师纠错并点评的方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体现口译过程的复杂性与动态性,也没有遵守构建主义提出的“学生为中心”学习理论,教师只是在传授口译技巧或是“校准”“核对”学生的口译成果,而非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口译练习。具体来说以下3个弊端:首先,学生缺乏主动练习的机会。其次,每个学生往往只有几分钟的发言时间,其它时间精神容易涣散,教师却无暇顾及。最后,教师所用的口译材料更新较慢且形式种类单一,课堂练习量也远远不能满足巩固口译技巧所需。

2 理论依据

构建主义关于教学的基本思路有:(1)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和元认知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2)在真实情景中教学。强调能够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社会化的、真实的情景,注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3)注重培养同学间合作学习以及同学与老师对话协商的能力。在课堂授课之外开展小组学习网络社区学习等。(4)提供充分的资源。构建主义强调要做好教学环境设计,为学生构建知识的意义提供各种信息。

构建学习理论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协同合作,围绕着目标明确的交际任务进行对交际双方都有意义的活动,从而避免从形式到形式的无意义的练习,这是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包含了“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而在互联网发达的现代社会。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资源的发展给口译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在课堂上丰富教学手段更可以在课堂外建立网络学习社区,从而提供一个储备知识、拓宽练习面、课前准备、课后总结、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

3 基于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任务型口译教学实例分析

任务型口译教学就是把口译活动作为一项综合的交际任务,教师指导学生在运用口译技巧进行口译交际过程中领悟、使用、输出语言和进行双边或多边的课堂活动。该任务要求:意义优先,任务完成为主,评估基于任务完成与否。任务强调学生如何沟通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而不过分强调学生使用两种语言的具体形式,任务应是实际生活中会遇到的可能发生的情境。学生应把学习重点放在如何协同完成任务。

任务型学习模式分为3个阶段:(1)任务前阶段。包括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准备,话题介绍及背景知识准备,另外要进行分组,角色分配及任务场地的确定等一系列准备工作。(2)任务实施阶段。包括参与者的活动、计划和报告。(3)任务后阶段。包括参与者互评与教师点评及评估。

下面就教学中的一次任务型教学实例进行具体说明:

本次任务拟完成“模拟记者招待会”。学生人数30人,分为2个大组,分别代表美方和中方,以方便展开竞争和评比,任务实施场所为语言实验室(有条件的话可以布置成记者招待会的现场)。

在任务前阶段,教师要进行基础口译技巧训练,如听辨训练、短期记忆训练、数字对译训练及交传笔记训练等。使学生对口译基本流程和工作原理有所了解。在网上构建多媒体自主学习平台(以博客或网页形式),配合大量自主学习练习,使学生尽快熟悉和了解口译工作流程和基本模式。通过自主学习平台的师生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进度以及关心的热点话题,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并确定本次任务的话题。之后,向学生介绍本次任务的内容、流程及具体实施步骤。根据学生关心的话题,本次“模拟记者招待会”选取“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主题。每组15名学生有2名分别担任中美发言人,5名学生轮流担任口译员,其余学生扮演中美记者。在自主学习平台上布置背景知识准备作业,包括:检索中美2国领导人在最经两年中做的关于气候或环境问题的演讲并提交阅读笔记,教师在平台上发布一组和该话题相关的中英常用词,由学生自己查找翻译方法,有困难的可以提出讨论,扮演记者的同学在网上展示拟提问的中英问题(提问也可临场发挥)。

在任务实施中阶段,2组学生按自己的角色就坐。教师再次介绍本次任务实施的具体形式,公布一些注意事项和规则。首先由双方扮演中美领导人的同学发言,双方各有5名扮演口译员的同学轮流进行口译。(由于学生接触口译时间不长,尚不能胜任长时间的口译任务)扮演记者的同学就他们演讲及口译的表现打分并在纸上就亮点和不足记录简单评鉴。发言结束后,由记者提问,记者可以使用中文或英语,口译员必须临场反应,提问记者也可模仿各种口音以增加难度,问题既有准备好的也有临场发挥的,也可让双方记者给对方的发言人提问。教师在过程中只起到引导、协助、观察和监控活动的作用,对学生的任务完场情况进行记录。

在任务后阶段,首先进行学生互评,从口译技能、语言运用、思维反应、心理素质、专业知识、交际效果、协调配合等方面对对方组进行评价,通过点评优缺点、找差距等方式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然后进行教师点评,要结合所传授的口译基础理论和口译技巧对学生的整个口译活动过程进行评估,发现问题,提供指导。教师应始终把握任务的宗旨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译技巧、相关知识以及双语运用能力。任务的评估可采取“量化评估”和“质化评估”相结合的办法设置评估项目,从语言、知识、技巧等多方面对本次任务进行评估。

4 基于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任务型口译教学的意义

任务型教学模式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拓展了口译教学的学习渠道。而基于互联网的多媒体自主学习平台,一方面给学生和老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教师也可在网上布置和点评作业。另一方面,在多媒体环境中教师可以提供大量的口译资料或练习,包括记者招待会、采访、会议发言、旅游观光、领导人讲话等,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景,更加直观的了解口译现场操作,熟悉讲话者不同的口音、语速和语体风格。总之,基于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任务型口译教学模式不仅能督促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形式,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实行现代口译教学需要。

[1]Skehan P.A Frame for Implementation of task-based instruction[J].Applied linguistics,1996.

[2]郭兰英.口译与口译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刘和平.口译技巧[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杨承淑.口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猜你喜欢

口译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外口译研究对比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