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剧导演创作谈

2014-04-17文思奇

剧作家 2014年4期
关键词:音响效果广播剧音响

文思奇

广播剧导演创作谈

文思奇

广播剧通过声音与音响的艺术创造,带给广大听众对剧情与人物的理解与想象,是许多人非常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广播剧虽然无法让人们看到演员的表演,但它同样也是戏剧,同样具备戏剧创作的主要元素。所不同的是,广播剧更加强调声音的表达,并通过无线电波实现传递。作为一名广播剧导演,多年的工作实践让我体会颇多,本文仅就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与大家探讨,与同行共勉。

第一,广播剧导演作为艺术创作的总指挥和引领者,应该站在更高的视角来分析和把握作品全貌。在具体工作实践中,通过对剧本历史背景、剧情发展、人物关系的分析研究,了解和掌握作者的创作态度,更好地把握作品的风格与基调。广播剧作品的艺术风格不仅表达的是作者的艺术思想、创作理念,同时也通过二度创作,体现出导演的艺术追求和创作个性。广播剧的创作风格在今天文化艺术大繁荣大发展的全新时代里,必然要受到时代精神、社会风尚、多元化思维和民族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因此,把握时代脉搏,在创作中融入健康向上的文化内容,是广播剧导演应该把握和认真做好的重要工作。同时,不同风格的广播剧作品,又会满足广大听众不同的审美需求,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艺术想象中产生更多对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美的辨析与思考。例如不同风格的作者对同一题材、同一内容进行创作,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欣赏者自然也会产生不一样的艺术感受。所以广播剧导演只有在处理题材、表现主题、塑造人物等各个方面展现出足够的艺术才华,才能使自己创作的作品脱颖而出,与众不同。

第二,广播剧创作对人物语言的把握是作品成功的关键,也是广播剧导演要做好的具体而重要的工作。因为广播剧随着剧情的发展,会展现出人物之间的重重矛盾,展现出每个形象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以及这些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转化过程,而要靠听觉让观众感受这一切,就需要通过人物语言来表达,因而广播剧对人物语言的要求更高、更严格、更具体。作为广播剧演员必须具备语言基本功,必须具备把握性格化语言、戏剧性语言以及提示性语言等多方面的语言表达能力。性格化的语言能够让人物形象鲜活生动、栩栩如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戏剧性的语言能够让听众产生期待心理,感觉马上就要“有戏”发生。只有有性格、有戏的人物语言,才会抓住听众的心,引起他们的欣赏兴趣。如果说广播剧创作中对人物语言性格化、戏剧性的要求也同样适用于其他戏剧形式,那么对语言提示性的要求却是广播剧创作所独有的特色。广播剧艺术要在看不到人物的前提下,让观众感受到剧中人物的行为动作、喜怒哀乐、场面情景,这就需要通过语言的提示,让听众产生想象。广播剧导演就是要通过对演员语言的把握与指导,让听觉形象更好地转化为视觉形象,进而使作品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让听众闻听其声,如见其人,让人物形象留住于听众的心里。

第三,音响效果在广播剧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广播剧导演在作品中对音响效果的处理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主观音响和客观音响两大类。主观音响是指剧本中本来没有的,而是根据人物某一时刻的心理、情绪而创作制造的音响效果。比如某个人非常喜爱小狗,每次回家小狗都会向他发出欢快的叫声,但有一天小狗丢失后再没有回来,这时他的耳边又一次响起小狗的叫声,显然这一次的叫声是根据作品需要制造出来的,是为了表达剧中人物对小狗的思念之情而进行的艺术渲染。客观音响也可以称之为自然音响或现实音响,客观音响具有写实的特点,会让听众感觉到是人物此时此刻所处的环境或行动状态中所发出的真实音响。比如人物在海边,听众会听到海浪拍岸的声音;人物在雨中奔跑,听众会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如果是在晴朗的早晨,广播里还会传来鸟叫、鸡鸣之声等等。客观音响在广播剧中是音响效果的主体,它能够营造剧情发展所需要的真实环境,能够表现人物的行为状态,让人物更加真实可信。

广播剧艺术在当今诸多文化传播方式中,依然拥有自己不可撼动的地位和热爱它的广大听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探索者与研究者。让声音注入生命,让生命放射光彩,广播剧创作任重而道远,也将承载越来越多人的希望与祝愿。

责任编辑 王彩君

猜你喜欢

音响效果广播剧音响
音响销售面对面之我卖音响的这些年
广播剧还有前途吗?
音响行业真的“难”做吗?
浅谈舞台音响效果的艺术设计
浅析微广播剧有效传播的三大特质
2018中国广播剧年会在辽宁丹东召开
为定制安装而生SpeakerCraft,纯粹的定制安装音响品牌
用屠呦呦精神创作屠呦呦广播剧——一次科研般严谨的艺术创作
诚实音响
浅谈戏曲舞台音响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