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评剧创作与演员表演

2014-04-17

剧作家 2014年4期
关键词:新凤霞落子花莲

付 强

谈评剧创作与演员表演

付 强

在中国戏曲艺术百花园里,各种艺术形式争奇斗艳、绚丽多彩,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评剧艺术就是一个独具特色,深受百姓喜爱的戏曲剧种。评剧自它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成为老百姓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和不可缺少的文化滋养。

评剧创作的剧目大都反映的是民间生活和百姓故事,所以评剧艺术更关心时事,针砭时弊,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无论是早期的评剧还是现代评剧,这种艺术特色始终贯穿,成为评剧艺术创作的一大特色。成兆才是评剧的开山鼻祖,为评剧创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创作上的特色之一就是剧本中描写的都是底层人民的生活与愿望。成兆才从他创作初期开始,就在剧本中展现现代人物和现代民众的生活。在《花为媒》中对阮妈、张五可等人物的描写,就充满民间生活的情趣,乡土味十足。在《开店》中对马寡妇的描写,仿佛将人带到那个遥远的民国年代,马寡妇穿着蓝布褂子,蓝布裤子,腰间围着一条围裙的穷苦妇女形象多少年来始终留在观众心里,挥之不去。

评剧艺术诞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涌现出大批艺术新人,他们不仅刻苦钻研技艺,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而且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对推动评剧艺术向前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熟知的老一辈评剧艺术家倪俊生、李金顺、花莲舫、新凤霞等,都用自己独特的表演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在评剧史上名留青史。倪俊生是评剧小生声腔的创始人,曾在《回杯记》《刘伶醉酒》《打狗劝夫》《败子回头》《杜十娘》等剧目中扮演小生角色,并为这些角色创造了独特的腔调,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同行的肯定。他的小生唱腔,是在自己不断改造创新,经过长时间刻苦钻研的基础上才形成的。在评剧史上,李金顺是一位貌不出众的表演艺术家。她全凭自己的艺术才华吸引着观众,并通过自己的表演和对剧中人物的生动刻画,使人们忘记了她的容貌,而被她的艺术魅力所吸引。李金顺在艺术上的成就主要是巧妙地运用自己曾经唱大鼓的嗓子来唱落子,并进一步发展了落子的演唱特色,她还把一些大鼓的演唱技巧融入到落子当中,使落子的情感表现力更加丰富。花莲舫也是一个在表演中有个性,敢于创新的人。新凤霞就十分欣赏他的表演,她曾这样评价花莲舫表演的《开店》:“花莲舫的《开店》跟别人不一样,她将马寡妇这个人物形象创造得非常素雅可爱,令人同情,使人物看起来像一个温良的封建家庭的少妇。她的马寡妇扮相也非常别致,开头穿滚边的黑白裤褂上场,当要去找狄仁杰时,她换上大红的裙袄,头上插上一朵红花,造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新凤霞认为她自己在表演上,也学习和借鉴了一些花老先生的优良传统。

评剧演员在表演时非常注重自己在观众中的心理感受,对观众是否能听懂他们的演唱,是否愿意听他们的演唱十分在意,正因如此,才使他们拥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也是评剧艺术受到普通百姓喜爱的重要原因。评剧表演艺术家白玉霜在上海演出时,为了让上海观众能听得明白,她就将“唱”和“白”由原来的唐山话改成了普通话。她觉得自己在舞台上如果用唐山话表演,上海的观众一定听不太懂,会影响演出效果。白玉霜不仅心里装着观众,而且唱腔优美,字正腔圆,许多民间艺人都模仿她的表演和演唱。由于它的艺术魅力和艺术成就,使她成为当时“红遍全国”的评剧演员,拥有大量喜爱她的观众,即便在她去世之后,仍有很多观众依然对她深切缅怀和追忆。

我国的戏曲艺术今天正处在一个繁荣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艺术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才能得到观众的热爱与支持。评剧艺术曾经在戏曲艺术百花园中表现出积极的艺术创造力和影响力,但新时期的观众审美取向更加独特,欣赏要求更加多样,这就给评剧演员提出了更高挑战,只有创作出更多好剧目,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才能满足现代观众的欣赏需求,才能将前人创造的艺术成就,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 刘 红

猜你喜欢

新凤霞落子花莲
花莲的那朵莲花
琴(外一首)
花莲的山风海涛
银行理财子公司“落子”布局
落子山东,意在全局
“总统瓜”
花莲强震!
赔自个儿茶壶
90后唐丹:人生如棋,落子不悔
新凤霞为齐白石打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