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剧行当与花旦角色分析

2014-04-17蒋兰兰

剧作家 2014年4期
关键词:头面花旦行当

蒋兰兰

京剧行当与花旦角色分析

蒋兰兰

京剧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色鲜明的行当类型。追溯历史我们会发现,京剧行当的诞生发展历程实际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变化过程。在早期的戏曲表演中,只有简单的角色,比如唐朝的“参军戏”里只有“参军”、“苍鹘”两个角色,到了元明清后,行当的划分又有了丰富的“十行角色”之说,也就是生、旦、净、末、丑;副、外、杂、武、流十个行当;到了现代,京剧舞台上的行当又从“十行角色”归并到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生、旦、净、丑四个行当。在这四个行当中,各行当里面又有自己更为细致的划分。京剧艺术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科学、严谨的行当体制,为近代和现代戏曲行当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京剧舞台上,有女性饰演的角色总称为旦行,旦行根据角色年龄、性格、地位的不同,又细分为花旦、青衣、刀马旦、武旦、老旦等众多行当。

花旦在京剧舞台上是比较靓丽、比较出彩的形象。扮演花旦的角色既有性格开朗、天真活波的妙龄少女,也有能说会道、泼辣厉害的少妇或中年女性,花旦角色大都具有一些喜剧色彩,非常吸引观众的眼球。在传统京剧舞台上,有很多花旦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如《红娘》中的红娘、《梵王宫》中的耶律含嫣、《坐楼杀惜》中的阎惜娇等,这些角色形象以生动的性格表现,让京剧舞台熠熠生辉。

花旦行当中又有详细的角色划分,不仅有闺门旦、玩笑旦,还有风骚旦、泼辣旦等各类形象。闺门旦多为没有出嫁的少女,性格较为内向、腼腆,比如《铁弓缘》中的陈秀英、《凤还巢》中的程雪娥、《小放牛》中的村姑等就是“闺门旦”角色,京剧“四大名旦”中“荀派”创始人荀慧生,就以演闺门旦获誉;“玩笑旦”多为喜剧或闹剧人物,以民间少妇形象居多,在舞台上玩笑旦爱说爱笑、好打好闹,如《打面缸》中的李三春、《一匹布》中的沈赛花、《香罗帕》中的秦姨妈等形象都非常生动,极具喜剧色彩。“风骚旦”大都是一些放荡不羁的妇女形象,如《乌龙院》中的阎惜姣,《杀子报》中的徐氏、《战宛城》中的邹氏等。“泼辣旦”的特点则更加鲜明,大都是那种性格直爽、泼辣的妇女,比如《猎虎记》中的顾大嫂、《四进士》中的田氏等人物都让人记忆犹新。

花旦在舞台上的服装一般都比较艳丽,也叫“花衫”。人物整体特征上也突出一个“花”字。比如第一,头上戴的“花”。京剧旦角演员头上的装饰非常漂亮,主要有银钉头面、水钻头面和点翠头面等,现代舞台上,为了增加观赏效果,大都采用水钻头面,在舞台灯光映衬下,银光闪闪,五彩缤纷,给演员形象增添了很多光彩;第二,身上穿的“花”。京剧花旦除某些闺门旦穿长衣外,其它的花旦造型多身着短衣裳,如褂子、裤子、裙子、袄等,上面绣着色彩艳丽的花样;第三,花旦表演演得“花”,花旦演员唱念做舞样样俱全,但又有偏重。表演上以做工和念白为主。做工注重人物的神采,要表现出人物机智、敏捷、伶俐的特点,念白多念散白,花旦对唱功要求不是很严格,唱功为辅,但拥有清澈优美唱腔的花旦一定更加迷人。

花旦在人物塑造上所扮演的类型较多,舞台表现手段也丰富多彩,其中“虚实结合”的表演手段运用得非常成功,也最为典型和生动。如《拾玉镯》中,有一段十分精彩的轰鸡、数鸡、找鸡、喂鸡的表演动作,在舞台表演中,由于演员高超的表演技巧,常常让观众如临其境,仿佛真的感到有鸡、米、房门、米缸等实物的存在。而这些并不存在的“虚拟”的东西是由演员“真实”的表演体现出来的。这种虚实结合的巧妙展现,在舞台上协调一致,浑然一体,既真实地再现了生活,又充分展现出京剧的艺术之美与无穷魅力。在京剧《花田错》中,也有一段小花旦春兰赶制绣鞋的表演,本来演员手中什么都没有,但通过表演,却让观众在看不见的针线上穿来走去,完全将观众带入舞台的规定情境之中,并从内心里接受这种艺术手段的表达。

京剧作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国粹艺术,其行当的划分展现出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而花旦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生动形象。

责任编辑 刘 红

猜你喜欢

头面花旦行当
花旦
花旦
论博物馆对老行当档案的保护与利用
花旦
网络网际之网络新行当
“花衫”行当考辨
京剧旦角头面的程式化探析
粤剧花旦黄嘉裕:90后也会喜欢粤剧
京剧演员晒天价点翠头面被骂残忍
《老行当》 海天堂构木偶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