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剧艺术思考与探索

2014-04-17袁佳鑫

剧作家 2014年4期
关键词:新凤霞评剧剧目

袁佳鑫

评剧艺术思考与探索

袁佳鑫

评剧艺术深受百姓的喜爱,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从诞生至今流行全国,成为我国著名五大剧种之一。评剧艺术为什么能够如此受到欢迎,它的艺术魅力究竟体现在哪里,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翻开评剧一些早期的代表剧作,如《杨三姐告状》《桃花庵》《马寡妇开店》等,我们会发现这些剧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其故事情节通俗易懂,故事内容编织得曲折蹊跷,很具有传奇色彩,十分引人入胜。例如《杨三姐告状》就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的是杨三姐的姐姐杨二姐嫁给了一个地主之子高占英。高占英一身恶习,为了和另一个女人相好竟然杀死了自己的妻子杨二姐,并将她草草下葬。杨三姐对姐姐的死疑虑重重,决心要弄清真相,为姐姐伸冤报仇。于是她小小年纪,几经失败依然不屈不挠持续上告,与那些贪官污吏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让高占英伏法。这个戏表面上看似一场家庭事故的普通内容,但深入分析之后,不难发现它之所以一直以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是因为它不但向我们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爱憎分明的农村少女的真实形象,同时还生动地揭露了大批贪官污吏的丑态,十分辛辣地讽刺了军阀官僚的腐败统治。可以说这部戏能够成为评剧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经典之作是当之无愧的。

评剧是戏曲艺术的一种,对于演员来说,唱功是非常重要的看家本领。很多观众走进剧场看戏,常常就是因为喜爱某一个演员的演唱而去的。从总体上来讲,评剧艺术的演唱由于明白如诉,字字清楚,韵律自然优美、朗朗上口而更受群众欢迎。如果我们研究一下评剧史上那些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如新凤霞、白玉霜、李金顺等艺术大师的演唱,就会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腔字兼优”。这是因为这些艺术家们都有极高的语言修养,如果一个艺术家的演唱音色再好,但观众听不清楚、听不明白唱的是什么,自然不会喜欢,也一定会产生距离感,那也就算不上好的艺术家。新凤霞是一位我们大家都熟悉喜爱的评剧表演大师,它勤奋好学,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她在评价老一辈艺术家花莲舫的艺术成时曾总结道:“花老先生唱戏不爱多拐腔,她的腔调的好处是平易近人,合情合理,充满感情。特别是她大段大段地唱起来,十分动听。她的字正,总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的清清楚楚的送到观众的耳朵里。”由此可见,要成为一名深受大家欢迎的评剧演员,一定要唱得深入人心,打动观众,走进大家的心里。

评剧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总是能够与时俱进,借鉴和吸收其它艺术的优长,使大量的新人新作不断涌现,让评剧艺术的优良传统得以代代相传。很多著名的评剧演员,最初都是向老师傅学习传统剧目表演的,并且在表演初期都是以演老戏为主。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如果没有老艺术家传帮带的过程,后来人就不可能把我们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继承发展过来。但是如果有了一定的艺术成就后停滞不前,不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也一定会逐渐被历史所淘汰。因为与时代的生活内容格格不入的艺术,一定不会受到百姓的欢迎。评剧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继承了很多老一辈的优良传统,而且后来人敢于大胆创新,将个人独特的艺术才能、创作技巧不断地与新剧目结合起来,使评剧艺术新人后浪推前浪、不断涌现。例如在解放战争时期,就涌现出很多表现时代生活内容的剧目,如评剧《雷雨》《宦海潮》《海棠红》等,解放后又涌现出《刘巧儿》《小女婿》《小二黑结婚》《祥林嫂》等,成为风靡一时,全国知名的现代剧目,这些剧目由于反映当时的时代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很吸引人,大受欢迎。

评剧这个剧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不仅平易近人,而且非常进步,非常活泼,总是给人带来新鲜感,也许这就是评剧艺术的魅力所在,也是它历经时间的考验,依然能够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文化根源。

责任编辑 刘 红

猜你喜欢

新凤霞评剧剧目
评剧《女儿》
评剧《花为媒》
舞台剧目
评剧《新亭泪》重编之思考
评剧《大山里》剧照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优秀剧目进校园
赔自个儿茶壶
新凤霞为齐白石打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