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教学方式

2014-04-16王丹

新课程·小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方式

王丹

摘 要:小学的音乐教育,需要通过教育情景的创新,同时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音乐教育进行改革,与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结合,注重教学中的实践,调动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音乐;教学方式

一、丰富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音乐教育,主要注重的是教师对孩子的教育,而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过度依赖于练习发声、歌谱以及节奏训练等。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逐渐失去了自行发展的空间,长此以往就使得教学过程缺乏自主性。因此现在的音乐教育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设计全新的音乐教学模式。在新型的音乐教育中要多次聆听,让学生根据歌曲的音调和旋律来掌握乐曲的特点。

二、合理使用音乐范唱

发声教育过程中,要灵活运用范唱这一教学手段,通过运用这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传统的范唱形式主要包括:录音范唱与教师范唱。教师范唱是指在唱歌时,教师将乐曲的风格、音准、节奏进行全面展现,在表演时,学生对老师表演的方式、风格进行观察,在学习范唱中产生共鸣。通过一种先入为主的意识形态进行新歌的教学,让学生对于新的学习内容有一个较为直观和感性的认识,学生在正式学习歌曲之前就能够体验音乐的风格,这就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音乐的学习过程就是了解听觉艺术的过程,学生在通过录音范唱学习音乐时,在范唱中体会歌曲的各方面特点,从而对歌曲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識。

三、鼓励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

在进行音乐课堂的实际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学生受到表扬后会对学习产生更加积极的态度,从而更加热情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看待教学内容,善于发现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进步,同时进行积极正面的评价,特别是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表现自我的学生,要在音乐的集体教育方式上加强对这种学生的锻炼,提高他们在教学中的自信心。

在新课程教育中,学生逐渐成为了教育的主体,关注学生的教育就是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本文以学生为基本出发点,探讨了小学音乐的有效教学方式,相信会对未来的音乐教学方面提供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陈少杰.浅论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的措施[J].音乐时空,2013(12).

(作者单位 重庆市万州区王牌小学)

编辑 董慧红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方式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