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4-04-16孟晶晶

新课程·小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培养方法小学数学

孟晶晶

摘 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突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的价值和意义,如何培养问题意识越来越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方法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问题意识是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是搞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积极创设产生问题意识的问题情境

良好的問题情境会使得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常情况下,学生需要保持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一致性,假如出现与原有观点或信念不一致的情形,就会出现认知冲突,产生问题意识,学生就会改变自己的信念或行为以达到认知协调。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以此来调动学生对新问题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实施多样化的课堂提问模式

“教师问、学生答”课堂提问模式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但是这种方式容易使学生陷于被动的角色,使得学生产生上课仅需按照老师的提问来回答即可的惰性。教师可以通过实施多样化的课堂提问模式,以帮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如循着教学思路设计“问题链”,结合重难点推出“问题串”等。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指出:“如果班级里能创造出一个推心置腹地交流思想的气氛,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种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开展无拘无束的交流”。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耐心、细致地对待学生的问题,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充分了解学生个体现实的知识水平,是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客观评价的前提。以往对学生的评价,多是集中于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标准化评价,这种方式不但抑制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同时也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就是要做到评价语言的科学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多采用积极的评价。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更要让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有意识地、系统地培养,给学生充分思考与交流的时空,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标的目的。

(作者单位 安徽省合肥师范附小三小)

编辑 董慧红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培养方法小学数学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