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快乐中学语文
2014-04-16王婧
王婧
语文是和人们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门课程。让学生在宽松怡悦的氛围中,放飞思维的翅膀,遨游知识的海洋,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快乐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享受。那么,如何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快乐地学习语文知识呢?多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做的。
一、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
1.结合教材,设置懸念,让语文课变得生动有趣
教师应恰当地引用与教材内容有紧密联系的知识烘托教材,引起学生的思索,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或者设置悬念,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产生解疑的动力。
2.编顺口溜,既增强记忆又增添趣味
知识的获得靠记忆,但容易遗忘是必然规律,所以保持记忆十分必要。一般我们把记忆的东西编成顺口溜来记,这样既容易记又不容易遗忘,还能增添学生学习的乐趣。
3.趣味小故事是语文课堂的催化剂
对于小学生来说,好动和注意力不集中似乎是他们的天性,因此吸引他们的一个技巧可能就是有趣的小故事了。在语文课堂中应适当地引入一些趣味小故事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而且恰当地使用会对课堂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对语文的学习
1.语文教师要重视情感交流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的情感交流和思维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人曾说过,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会慢慢地喜欢这门学科。有事实为例,我有过一位学生,她说她觉得语文最难学了,遇到我之后,我和她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后来她竟然主动和我说,怎么她越来越喜欢语文了。听到她这么说,我真的有些感动,甚至觉得不大敢相信自己对这位学生的影响会这么大。教学实践也证明,爱是教学成功的保证。
2.解学生所疑,解学生所难,想学生所需
我们每位语文老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走来的,也曾体验过学生时代的所疑、所难、所需。因此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就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体谅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的疑惑,会遇到的困难,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需要,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想学生所想,解学生所难,真正地顺应新课改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样学生就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觉到学习生活的温暖,进而乐意融入学习生活中。
三、成功是学习语文的帮手
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对激发自我发展和学习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一个学生由于自我获得了成功,就得到了积极向上的成功的情感体验,那么就会随之而来产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而个人内驱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是其他任何外部条件都无法比拟的。因此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就是不断增强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内因,因为只有内因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依据。所以教育的过程中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的成功感。
总而言之,现在的学生需要活动、喜欢活动,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在学习中有权去设计活动方案,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及活动材料,能够自己控制活动过程。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设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他们成为快乐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第三小学)
编辑 董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