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4-04-16刘淑丽
刘淑丽
魏书生曾说:“我自己从小就坚持写日记,语文成绩一直很好。”可见其地位之重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首篇就是“坚持写日记”,要求四年级的孩子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以日记的形式积累写作素材,从日记中汲取习作营养。
我们知道,日记是自己生活的原记录,写日记,就是自己思想感情的表达和表露。所以,我们要引导孩子在写日记时不必顾虑太多,只要把自己真实的生活感受、心里话表达出来就可以,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心里想什么就写什么。这样,孩子的日记就会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价值的。经验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喜欢日记首先要指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寻找日记源。
一、观察日记
只有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才能激发其进行积极的思维,进而产生表达的欲望。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实物、小动物、花草树木,教给观察方法,把看到的、想到的写具体,有真情实感。
二、活动日记
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有计划地设计游戏、编小品、外出旅游、打扫公共场所、参加社区活动,学生亲自参加的实践活动,往往津津乐道,此时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感受,自然兴趣盎然,由于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提高了认识能力,因而寫出的日记有条理、语言活泼,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
三、写家务劳动
让学生在周末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一则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和劳动技能。二则可以为父母分担家务,了解父母劳动的艰辛。因为是学生亲自参加的劳动,所以,这些日记大多真实感人。
四、多多鼓励
心理学告诉我们,反馈的时效性是反馈的生命,反馈越迅速、越及时,也就越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的热情。因此,孩子的日记我们要当天帮他们修改,这样不仅能帮助孩子养成修改文章的良好习惯,还能激发孩子完成下一篇日记的热情。每次改完学生的日记,利用一节佳作欣赏课,将写得好的片段在班上读出来让大家互相学习,每次学生都希望老师读自己的日记,因此,只要学生写得好,哪怕只有一句或者几句话,我都在班上读出来给予赞赏,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完成下一篇日记的热情。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两句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道出了写作的真谛。学生通过写日记,懂得了更加细心地去观察周围事物,他们的思想在写日记的过程中也受到了良好的自我锤炼,对生活、对身边的人、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更多的理解和热爱。
(作者单位 河北省黄骅市齐家务乡德庄小学)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