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体验,培养学生的数感
2014-04-16宗浪
宗浪
摘 要: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然而,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看重的是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缺少培养数感的意识,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体验,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数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感;生活;活动
数感是数与数之间关系的一种感悟,数感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对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数学概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多样化教学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一定的数感。
一、在熟悉生活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会应用数学,进而,使学生在生活的情境中形成一定的数感。
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为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也为了能够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在授课的时候,我创设了以下情境:一天妈妈去超市给了买了10支铅笔,每支2元,買了一个新文具盒15元,买了2袋洗衣粉,每袋8元;还给我买了一双球鞋,花了48元,请问,妈妈花了多少钱?引导学生列出式子(10×2+15+2×8+48=?)让学生进行计算,进而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思考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轻松地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而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感。
二、在轻松活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要创设轻松的活动情境,使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学。
例如,在教学有关“乘法口诀”的相关内容时,我组织学生进行了“数字连连看”游戏,以6的乘法口诀为例,我将6的乘法口诀的相关数字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连连看,每个学生有两次机会,如果两次之后,还是没有将正确的口诀连接在一起的话,该生结束游戏,进入下一局的活动中。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玩中感受数学,在玩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使学生在游戏中建立数感。
总之,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有耐心,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肇基小学)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