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2014-04-16杨亚辉
杨亚辉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们考虑的首要问题。就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学科,它不像语文那么富有想象空间与生动性。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枯燥无味。所以就需要教师去思考,去研究,怎么能把乏味的数学课程变得让小学生容易并且喜欢地去接受。下面谈谈我对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看法。
一、数学问题生活化
有人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懂得把数学联系实际生活,从生活实际出发,让数学教材和生活实际有效的结合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在教学中要学会把那些乏味的、脱离实际生活的数学问题还原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教师要时刻地向学生灌输数学是人们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因素。教师可以把课堂变为实际生活情景,比如和爸爸妈妈去超市时买了多少钱的零食,怎么样正确地去结算,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计算,及时纠正学生的计算结果,认真讲解。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
二、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套教材和填鸭式的教育,学生被动地学习枯燥乏味,完全不会激发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甚至会令学生产生反感的心理。心理学家表明,疑最容易引发研究思维。在上课的过程中,当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还没有被激发的时候,教师要懂得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创设生动情境,留下悬念设下疑点,然后进行师生互动,学生相互探讨,营造出一个轻松、欢快、民主的学习氛围。设疑内容要生动形象,具有趣味性。在平时教师要深挖教材,為接下来的课程设置最佳疑点,这样更加事半功倍。同样,教师也要学会让学生自学式引疑。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做习题,然后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自主地激发对新知识的欲望,积极地投入到思考问题和学习中去。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疑惑就需要老师快速地去解释,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趣味的游戏、竞赛活动
许多数学教师任劳任怨,但是教学适量却在原地踏步,归咎其原因,其实首要因素是教师的教学枯燥,没能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其实,数学对学生来说还是很有魅力的,数学最有魅力的地方就在于它具有挑战性,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教师要懂得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入手,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而且小学生的好奇心与好胜心特别的强。教师如果学会把数学融入游戏中,小孩子会很积极的参与配合。教师在课余时间可以带领学生做小游戏,比如,数三或者三的倍数,让学生从1开始数数到3或者三的倍数的时候不许说出来,否则犯规。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反映能力,还有助于小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背诵。教师也可以开展学习竞赛的活动形式去激发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熟悉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白自己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好数学这一科目的重要性。教师要学会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改变学生以往对数学的看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教师不断更新自己,不断去尝试,结合生活实际,大胆研究探索,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质量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郑丽红,李洪伟.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课程:小学,2013(11).
(作者单位 陕西省华县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百花小学)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