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2014-04-16张丽娅
张丽娅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已经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成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尽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体会到其为教学带来的优势,但是也能够发现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之外的教学实践中必须认真研究和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相关理论,通过“实践—总结—实践”的步骤完善合作学习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往往能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将小学课堂变得更加自主化和生动化,当然,在运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克服小学生意志力薄弱,合作流于形式而不深入,分工出现偏差等暴露出的众多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师调研中不断思索并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因此,本文从保证合作学习顺利、有效进行的原则为切入点,探讨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做到有效性实施的对策和方法。
一、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原则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实施必须具备以下原则:(1)合作学习具备一定的纪律性;(2)合作学习要充满科学性;(3)合作学习要还给学生主动性;(4)合作学习要充满趣味性;(5)合作学习要建立一定的评价体系。
二、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如何做到有效性
合作学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界,这是毋庸置疑的。近年来,高中、初中数学教师已经在探讨合作学习在课堂上的一些方法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当然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针对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运用方法的研究也是小学数学教育界不断探讨的话题。
1.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实施,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特点展开合作学习。小学生目前正处于自控力薄弱、思维能力发展不成熟的阶段,根据这一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强调小学生合作学习的纪律问题。如,小学生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的时候,教师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可以总结出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由小组成员拼图的方式展开合作,当学生将三角形拼接成平行四边形的时候,再来研究其面积,会更好地达到学生学习的效果,促进合作学习更加有效完成。
2.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实施,需要教师不断学习科学的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的正确运用必须建立在科学有效的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图书、教育杂志等相关的多媒体手段不断学习合作学习的教育理论,以理论为指导展开小学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如,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面对一些突发情况的时候,经验不丰富的年轻教师可能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难免会出现些许失误,这就需要教师保持长久学习的心态,不断运用科学的教学理论武装自己,保证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的科学和有效。
3.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实施,需要教师熟练合作学习的各种技巧。在合作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分组,将学习好与学习差的学生交叉在一起,防止合作中出现分化问题,同时教师也要注重提问的语气、问题的巧妙设计等技巧,尽力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在问题题设的情境下展开合作学习。如,教师在讲授“角的认识”的时候,能够在合作学习中以科学合理的理论为指导,将优生和差生组成互帮小组,形成优帮差的合作团体,往往能够促进共同学习的效率提高,这也是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一大表现。
4.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实施,需要教师扮演好合作学习的角色。教师要在提出问题时充当好提问者的角色,要将问题提到位,确保每一位小学生通俗易懂地理解所要学习的问题;在学生展开讨论的过程中充當好监督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既要监督小学生遵守纪律,又要引导小学生讨论问题,参与合作学习;教师还要充当好评价者的角色,对于小学生的小组组长发言,教师要及时做出评价反馈,给予鼓励和赞扬。如,教师在讲授“乘法运算”的时候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那么教师一开始就要设置巧妙的问题,尽力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接下来教师要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并且随时监督学生的不良行为,最后教师要充当好总结者和评价者的角色,为合作学习的最终结果做出一个公正的评判。
到目前为止,合作学习已经走过了初创期和发展期,针对小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继续探讨合作学习与互动式学习模式、探究学习模式等其他学习模式的结合与交叉式运用,相信这也是未来教育实践中一个崭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徐兆芹.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8(48).
[2]胡建霞.谈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13(01).
(作者单位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双庙乡中心小学)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