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种途径
2014-04-16王春艳
王春艳
摘 要:在新教改背景下,音乐教学逐渐受到了重视,尤其是在小学教学中,音乐成为培养学生情操的主要方式。而且通过音乐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让学生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乐器教学;歌舞教学;鉴赏能力
音乐,是一种精神食粮,更是培养情操的重要方式。通过音乐教学,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能力,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学质量并不高,小学生多接受的音乐教育成效并不好。为了能够加强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我们必须全面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一、采用乐器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音乐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只是局限于音乐教材上面的歌曲教学,这样只会让学生感到无趣,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我们可以采用乐器教学,在音乐课堂中引入一些简单的乐器,教会学生运用这些简单的乐器进行音乐创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掌握乐
器的运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将乐器与音乐课堂相结合,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音乐素养,加深师生之间的关系,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开展歌舞教学,丰富课堂内容
音乐,不仅仅是指歌曲,各种歌唱游戏、歌舞表演等都属于音乐的范畴。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我们不应该将课堂内容仅仅局限在歌曲的教学上,我们还可以通过给学生编排舞蹈,开展各种歌唱游戏等方式来开展教学,如,通过一些小游戏,输的同学就要上台唱首歌。通过这些方式,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同时还可以拉近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距离,创造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且,通过互动的音乐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注重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音乐课程的教学不应该只是教会学生唱歌,同时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理解歌曲的含义,让学生学会去鉴赏歌曲。当然,小学生的能力有限,让他们深入地展开讨论是不现实的,那么,我们可以让他们去感受一首歌曲的情感,是快乐、是伤心还是忧愁。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真正地激发学生的音乐素养,才能够真正地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音乐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是培养学生人文素養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重视小学音乐的教学,因为通过小学音乐教学,能够从小就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性,能够让我们的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刘亚茹.小学音乐教育的情感教育[J].科技致富向导,2010(30).
(作者单位 河北省滦平县第三小学)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