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译林版小学英语Cartoon time版块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2014-04-16韩蓓

新课程·小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故事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韩蓓

摘 要:苏教版译林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的课本里增加的Cartoon time版块是拓展性趣味阅读版块。通过以小老鼠Bobby和小猫Sam等卡通人物为中心的趣味小故事,帮助学生复习本单元的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结合平时的教学实例探讨了此版块的基本教学模式。

关键词:Cartoon time;故事;教学模式;英语阅读

Cartoon time版块是拓展阅读部分,故事里的小老鼠和小猫机灵可爱,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它们谈论的话题,甚至脸上的表情如一头黑线、一大滴汗水、表示头晕的圈圈等都紧跟时代潮流,贴近学生认知,常常在课堂上引得学生捧腹大笑。如果说每单元的课文部分是一顿大餐的话,那么Cartoon time版块就是饭后甜点,不那么一板一眼却又时刻牵动着人心。

下面介绍一下我总结的教学Cartoon time版块的基本模式。

一、提问设疑、初步感知

1.利用图片呈现故事的主要场景或元素,让学生大胆预测故事大意,设下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如,在3A Unit1的故事里,我先出示最后一幅图,是Sam和Bobby在友好的道别,而旁邊Bobby的两个朋友却非常害怕地逃走。在孩子的认知里,老鼠和猫是不可能友好共存的。这时,他们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呢?于是,我就顺势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为了刺激学生大胆地预测故事,不会用英语说的就鼓励他们说单词,甚至用中文表达。如此,学生打消了顾虑,积极性也高了。带着自己的预测去看动画,与自己的想法进行验证,学生学得更认真了。

2.利用多媒体动画,让学生边看边听一遍故事,或让学生快速浏览故事,从整体上初步感知故事大意

一般来说,看一遍动画基本就能知道故事的大意和幽默点。学生常常是带着笑意来看的,有时候经常会忍不住跟着动画里的人物一起说,甚至还会做出种种相应的表情和动作,非常投入。

3.根据故事内容,出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有目的地看、听故事两遍,寻找答案

通常可以设置Who?What?Where?Why?之类的问题,也可以设置一些特殊的问题,如3B Unit 2的故事中设置问题看动画

“Dont____my cake!Dont____my milk!”并根据动画回答。

二、合作交流、理解答疑

在故事阅读的推进过程中,老师可以多利用小组活动的形

式,根据故事内容解答问题,帮助理解。问题的设计形式可多样化:问答、选择、填空、填表、连线等。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后,在全班交流反馈。老师在这个大致的过程中可以渗透一些阅读的技巧,用一些不同的符号划出解决问题的关键词句。“■”表示连读,如3 B Unit 3中“What is it?”的“is it”;4 B Unit 5中“Would you like an orange?”的“an orange”;4 A Unit 4中“Look at me,Sam!”的“Look at”;4 A Unit 6中“Can I help you?”的“Can I”连读。还要注意一般疑问句的句末语音语调上扬,加点表示要重读,加斜杠表示要停顿等等。

三、重点突破、模仿巩固

在学生阅读故事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有意让学生附带习得重点词汇和句型,学生通过跟读、模仿、看图说话等形式练习巩固,灵活运用。如3B Unit 5的故事讲述Sam过生日,Bobby和几个小伙伴给他庆祝。语篇中陌生句型比较多,如“What a nice cake!/Make a wish./I want.../Its time for the cake!”在处理“What a nice cake!”时,我先出示一些精美的蛋糕图片让学生欣赏,再让他们说说自己内心的感受。“Its nice!How nice!How beautiful!”这些学过的赞美之词频频从他们嘴里冒出来。这时,我再出示“What a nice cake!”顺理成章地完成了此句的学习。接着,我作出馋的样子说:“I want a cake.Do you want a cake?”学生纷纷回答“Yes!”如此,I want...句型也轻易地解决了。接下来,我出示Sam许愿的图片,借助图片让学生理解Make a wish的意思。看看Sam许了什么愿:I want a robot.I want a toy car.I want...省略掉的部分让学生用I want...句型补充,再次操练。最后,让学生观察图6,Sam喋喋不休地许愿,从白天说到晚上,更有细心的学生指出蛋糕上的蜡烛都熄灭了,Bobby和小伙伴们都急着吃蛋糕。很快,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Bobby焦急的心情,急切地读出:“Sam!Its time for the cake!”经过如此分解重组,将难点化整为零最后再利用故事串联起来,在想一想、说一说、读一读中感受故事的幽默之处。

四、发散创新、能力培养

1.故事表演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利用头饰、动作、表情、夸张的语言将故事内容再现。这个环节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而不是生搬硬套。表演的时候老师可以先给学生做一个示范,让其在此基础上自由发挥。3B Unit 4的故事中讲Sam和Bobby捉迷藏,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在指导表演时,我将语文课上的阅读教学方法融入其中,提醒学生演Sam数数时要用缓慢的语气,寻找Bobby时要用疑惑的语气,没找到Bobby时用失望的语气以及最后找到Bobby时用得意的语气。同时,我放开自己,连表情加动作,给学生做好示范。这样,学生表演的时候也不拘束了,表情动作特别到位,表演得很投入,有的学生还模仿Bobby躲到教室的柜子里去。而没有轮到上台表演的学生也在下面跟着这个节奏,嘴里忍不住念念有词,手舞足蹈。

2.故事复述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大意。因为学生刚升入三年级,掌握的词汇量还不够,这一环节必须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原则。可以先说出几个关键词把故事串联起来,再慢慢补充成简短的句子,最后再整合成故事。

3.故事续写

让学生根据故事中的某个角色,发挥想象,续写一段故事。如3B Unit 3的故事中Sam拿出老鼠形的蛋糕请Bobby吃被婉拒了,我请学生续写,假如你是Bobby,你会请Sam吃什么呢?有的学生说请Sam吃猫形蛋糕,有的说吃热狗、汉堡包等别的食物,还有的说喝饮料,各种答案均体现出了学生善良可爱的天性。再如4A Unit 1的故事里,Bobby想吃蛋糕,Sam说他有一个并拿出一张蛋糕图片。课文里没有出现Bobby的回答,我请学生补充,有的说“Oh,no!”有的说“Oh,my god!”还有的说“No,thanks/thank you.”可见,学生已经很好地掌握并能恰当地运用所学知识。

4.情感提升

根据故事内容,找出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结合点,对学生进行德育、进行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感知中外文化的差异等。如3B Unit 2的中Boobby的弟弟来做客,却在家里乱吃乱喝Bobby的东西,跑来跑去“捣蛋”。这里要教育学生在别人家做客要有礼貌,不乱跑乱拿别人的东西。3A Unit 6的故事中Sam和Bobby去买鸡蛋,但是营业员问要什么颜色的,就使得他俩很诧异。在学这个故事的时候,学生也有点莫名其妙。这时,就可以跟学生介绍西方复活节彩蛋的习俗。3B Unit 8的故事中Sam向Bobby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的照片。开始,Bobby不停地提问,后来他发现Sam的爷爷、爸爸和堂兄都叫John,习惯性地认为Sam也应该叫John。这个幽默点可以让学生了解东西方取名字的习俗的差异。

Cartoontime板块是基于学生掌握了单元主要句型后的拓展阅读版块,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的。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教学经验,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自然、真实、完整的环境中学习语言,掌握语言,真正做到用英语做事情。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熟市梅李中心小学)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故事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技工院校英语思维创新型阅读教学的探讨
初探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低年级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