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朗读训练,促学生能力发展

2014-04-16陈晔

新课程·小学 2014年2期

陈晔

摘 要:朗读是学习语言知识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是学好语言的基础。小学英语教学应注重朗读教学,培养学生大胆读、大声读的习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感,以朗读带动学生听、说、写等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素养。从模仿朗读、技巧性朗读、常规性朗读、复述性朗读几方面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模仿朗读;技巧性朗读;常规性朗读;复述性朗读

翻阅字典,朗读的定义为运用重音、节奏、语调等手段把语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即清晰、响亮地把词汇、句子、段落、文章等念出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读是辨认和理解语言,即辨认文字符号并将文字符号转换为有意义的信息输入的能力,它可以促进语言表达能力(说和写)的提高。由此可见,朗读是学习语言知识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是学好语言的基础。

相对于前些年,我们可以体会到:在课堂中很多学生的英语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依旧可以注意到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也在加剧,甚至有一些学困生连课文都不会读。究其原因,我认为是教师忽视了语言教学要归其本真,要遵循语言发展的规律,不能舍去所有的传统教育方法,让朗读成为课堂被人遗忘的角落。设想:一个完全不会读课文的学生怎么去听懂、交流或做练习呢?关键是要让学生学会读课文,认真背诵课文,有了一定的朗读基础才能提高听、说、写能力。朗读是英语学习的传统方法,也应成为现代英语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在教学中,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朗读贯穿教学始末,尽量多给学生创设朗读机会,使学生学会朗读技巧,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英语素质。

一、模仿朗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想学好英语必须先动口模仿。小学英语课中出现的句型、课文、优秀的英文小诗和短文等,无疑都是可模仿的对象。模仿朗读既能降低朗读难度,又能训练正确的语音和语调,也是培养口头语言能力的好办法,非常适合小学生。模仿朗读,使学生觉得说英语其实并不难,就会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也为大胆地说英语奠定了基础。从一句到两句、从少到多地开口说使自己产生了学会的信心,从而越学越想学,越学兴趣越浓。

二、技巧性朗读,帮助学生记忆词汇

孤立的单词不容易记,而语句、文章是有情节的,词放在句子里,联系上下文更便于识记。实践证明,英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都善于朗读,通过朗读记忆词汇、积累词汇并丰富词汇。如,在一年级教授“star”这个单词时,我通过“一循环,四环节”的方法进行教授。首先让学生知道发音,能够正确朗读。其次让学生用这个单词组成短语,比如:a big star, a yellow star...接着我尝试让学生将单词放在句子中进行朗读。如,Look!I have a big star. My star is yellow...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利用集体力量,将之前所学过的内容结合新单词进行对话表演。学生通过这四步的训练朗读,能够很好地呈现出新授内容,学过的句型让学生接受,使学生加深记忆。又如,在教句型Where...?我就让学生打着拍子说 Oh,where;Oh,where;Wheres my book;Wheres my book?On the desk on the desk;Its on the desk.学生在富有节奏的朗读中,开始新课的学习,并初步感受了新句型Where的问句,为掌握句型打下基础。

三、常规性朗读,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朗读能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感知和想象。它既能帮助学生增强对词汇和语言结构的记忆,又能增强学生的语感。课堂中常见的朗读训练方式有:

1.范读

通过教师示范读或者用录音,学生能听出课文中刚学过的某些词语甚至课文大部分内容,从而获得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兴趣。我们不能忽视原版录音的重要性,其实学生读得如何,听录音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听原版的示范朗读或录音,学生能听出课文中刚学过的某些词语甚至课文大部分内容,从而获得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还可以了解文章内容和朗读特点,感知内容在语音、语调、感情、表达等方面的特色,把握正确朗读的方法和要点,为朗读的实践练习做准备。

2.领读

录音或教师的领读是朗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形式,是培养学生良好朗读习惯的关键。尤其是教师的领读,教师的神态表情,正确又优美的语音语调,使内容富有感情,富有真实感,会带给学生更大的感染力,进而更大地激发学生学好英语的积极性。领读对话时,教师最好整句领读,体现出句子的整体感,让学生在静听的基础上模仿跟读。领读时,如果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教师可按意群领读,并注意语调的转折。领读课文时,最好采用学生看书跟读和不看书跟读交替的方式进行。领读一般先慢后快,让学生在准确的基础上,达到熟练、地道地跟读。

对低年级学生,可以请英语朗读较准确、较大胆的学生担当“小老师”,请他(她)领读,让学生成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一旁倾听,等学生领读完之后,再和全体学生通过回忆来指错和纠错。在确保不打击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帮助学生纠正语音或语调,确保每位学生都能顺畅、自然、正确地读好每一个句子。

3.赛读

针对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鼓励朗读。有时可利用学生好胜心理强的特点,组织大声朗读比赛,鼓励学生大声、大胆、大方地朗读。比赛方式如:

男生与女生比、分组比、单个比。为了鼓励和肯定,教师为英语朗读或领读出色的学生发奖品、戴红花;对高年级学生,可以进行朗诵比赛。只要这样持久坚持,英语朗读必定会带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必定会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成绩,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英语教学。

4.齐读

齐声朗读是学生独立进行朗读的自我实践过程,它便于教师检查和发现学生朗读中的问题,有利于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增加学生朗读的机会,并鼓励胆小怕羞的学生朗读。

5.表演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力的持续时间短,兴趣不稳定。如果朗读活动缺乏趣味性,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对朗读丧失信心和兴趣。分角色朗读能让学生感觉犹如身临其境,获得成功和快乐感,增强了自信心。高年级学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小品、排演话剧等形式,一方面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朗读难点,便于检查和督促,及时纠正学生朗读中的错误,提高朗读质量。一方面能增强英语朗读的兴趣。

四、复述性朗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背诵并复述是英语朗读教学应达到的较高要求。实践证明,能背诵课文的学生,英语学习是不会差的。通过复述,有助于学生熟记语音材料,积累语言知识。学生把书面文字还原成口语,把语言知识转化为使用技能,说写起来就可以运用自如。如,学习了3B seeing and hearing这个单元之后,我们三年级组编了一个关于年兽的文本。要求学生在熟练朗读和背诵文本的基础上,用所给的词组,转换人称进行复述性朗读。

如,I am Nian.I have two big round eyes and two sharp ears. I see with my eyes and hear with my ears.I can hear a child. Ah!I see a child. I like eating children. They are yummy.Lets go, Son!

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学生规范口语,更有助于学生积累更多的英语词汇,同时变换了第一人称之后,挖掘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同时对于语音、语调的训练也非常到位,学生喜欢这样的操练形式,与此同时教学目标也在课堂中落实。三年级的文本中有很多故事,故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如,在教故事In the circus这一个故事时,对于故事的结尾,我并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预设的结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续写故事。学生的个性、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复述表演时很有成就感。

综上所述,我认为小学英语教学应注重朗读教学,培养学生大胆读、大声读的习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感,以朗读带动学生听、说、写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素养,尽量缩小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当然,还要科学地整合教材,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真正做到如新课标所要求的那样: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要做好朗读训练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教师的辛勤付出,就像蜜蜂采蜜,采百花之精华,精工细酿,才制成甘醇甜美的蜂蜜。持之以恒,不断摸索,努力培养学生正确、连贯、流畅的朗读能力,一定能为学生学好英语打下扎实的

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浦.教学理论探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06.

[2]吴冰.英语教学中朗读训练的原则和方法.山東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02).

(作者单位 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