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改革

2014-04-16林芳仙

新课程·小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练习设计小学数学课堂

林芳仙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改革。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新理念的感召下,按传统的教学理念设计课堂练习已适应不了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受传统课堂、书本的影响,老师在课堂练习设计方面,很少顾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差异,均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这样,学习好的学生就会感觉“吃不饱”,水平一般的学生难于提高,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吃不了”。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甚至产生了厌烦或反感,学习成绩无法提高。因此,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时应注意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突出重点与关键、合理搭配题型,同时强化习题的趣味性与训练性、层次性与全面性、探索性与开放性,促进学生思维、人格和身心的发展。

一、变“枯燥”为“有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顯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就是兴趣。”目前课本中的题型几乎被计算题、文字题、应用题“垄断”。在教学中注意使用客观性题型,如,选择题、是非题、改错题、匹配题等,能让学生有面目一新的感觉。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练习设计要摆脱机械重复的、枯燥乏味的、烦琐的死记硬背、无思维价值的题目。练习题型要做到“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奇”一点。

如,教学“时、分、秒”时,出示中央电视台星期日时间表,要求学生根据节目时间表回答下列问题:

1.爸爸吃早饭后看《早间新闻》,爸爸应在几点钟前吃完早饭?

2.现在是8:00,小红正在做作业,她想看《少儿节目》,最长还可以做多长时间的作业?

3.《焦点访谈》大约播多长时间?

7:00早间新闻 8:21焦点访谈 9:05少儿节目……

这样的练习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趣味化,把单纯的数学概念引申到生活中,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变“独立”为“合作”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课程的开放性,使大量的练习已不再是个人能独立完成的,而需要与他人协同合作。打破传统“独立作战”的形式,变个体型为合作型,采用互动协作原则,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相互切磋,共同合作完成作业。

如,学习了“简单的加减法”后,教师让学生分小组玩扑克牌游戏,边玩边计算两人手中扑克牌包含的数字的和与差;学了“高矮”后,让学生之间比高矮,并用“谁比谁……”说一句话;学了“长度单位”后,进行数学实践活动:量身高、量桌面的长和宽、量黑板的长和宽、量窗户的长和宽、量门的高和宽、量操场的长和宽等,都需要合作协同完成,在这种具有合作的环境中,学生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知识、技能、情感都得到了发展。

三、变“封闭”为“开放”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们必须树立大教育观,走出封闭狭隘的课堂,努力打破练习内容和形式的封闭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以动促练

厌静喜动是儿童显著的心理特征。设计练习应尽可能让儿童动一动。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可以使兴趣倍增。如,低年级多让儿童摆弄学具进行数的分解与组合;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让学生量一量、画一画、拼一拼等。操作实践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如,学完“认识图形”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些学过的图形,并将这些图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最后将图形拼贴成美丽的主题图画。

2.以赛促练

小学生逞能好胜,勇于竞争。适当设计竞赛式的练习,可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如,夺红旗、看谁算又对又快、看谁想出的解法最多等。

3.以活促练

设计的练习题尽可能做到生动活泼,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无穷魅力。运用开放性习题,设计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维呈现活化状态。如,在教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文字题”时,设计这样一道题:请学生任意报出四个数字,如,28.4、12.5、7.2、0.8,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编文字题,看哪组编得多(还要考虑能除尽)。一改以往由教师出题、学生解题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互相出题、解题。可谓条件、问题、方式全部开放,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又如,教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后,设计这样一道题:把含盐16%的盐水40千克改制成含盐20%的盐水,怎么办?这样一个灵活性较强的问题,打破“陈规旧矩”的束缚,引起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思考。提高浓度的途径有:使盐水中的盐变多——加盐;使盐水中的水变少——蒸发水,由此提出两个不同的问题:(1)需要加多少盐?(2)需要蒸发多少水?从而使问题的思路明朗化。当加盐时,盐水中水的重量不变;当蒸发水时,盐水中盐的重量不变。学生的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展开,最终得出两个不同的答案。

小学生常常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设计这样的习题让学生去解答,恰恰给他们创设一种“探索”的感受情境,解题中感到乐趣无穷。

总之,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好每堂课的练习,切实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 江西省上饶市十三小学)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练习设计小学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浅谈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策略
关于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索和实践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