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2014-04-16刘利军

新课程·小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生活化师生交流

刘利军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施问题及建议

数学离不开生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要贴合学生生活实际,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数学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务于生活的指导思想,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在数学生活化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教师为了体现生活化数学教学,有意识地创设生活情境。但是这个生活情境是为了体现生活化而创设的,根本不是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的,为了体现生活化教学而忽视了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比如,一位老师在讲“两步计算题”时,为了体现生活化创设了学生去游乐场游玩走迷宫的相关问题,这种为了情境教学而设计的生活情境造成了数学课堂华而不实,表面看起来热闹实际学生却没有学到知识。因此,数学教学生活化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材需要出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生活化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问题与建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自主、合作、探究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这个教学理念的指引下,随处可以看到学生三个一群、五个一组地按照合作交流的方式圍在一起,经常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就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这种方式对小学中高年级也许有效果,但是对于部分小学一年级部分中下等学生来说却非常盲目,不知何去何从,只好装模作样地滥竽充数一下。即使真的需要学生合作交流的问题,也因为教师对自己课堂的预设而被中断,合作交流流于形式。如果在一天的课堂教学中其他各科也采取这种合作交流模式,就给个别学生以可乘之机,认为“说闲话”机会来了,像这样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对部分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只会越来越差。那么如何在课堂实施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呢?首先,要依据教材,采取适合学生合作的教学内容供学生合作。其次,在合作小组的分组安排上要兼顾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另外,教师合作目标要明确,告诉学生具体需要做些什么、如何做,要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只有这样合作交流才能称得上有一定的效果。最后,要注意合理评价、及时评价,有一系列的小组奖惩评价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避免学生的滥竽充数,才能避免有些学生无所事事现象的发生。

三、师生互动的问题与建议

在师生互动活动中,如果互动目标不明确,那么只是课堂上表面热闹,互动却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只重视互动的形式,没有互动的内容,因此,互动效果难以保证。比如,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时,为了实现课堂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建议学生把自己家的闹钟带到学校来备用。同时,在师生互动中还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根据不同学生各自的认知特点,认真分析学生个体情况,做到对症下药,在师生互动活动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在学习“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时,我们就可以采取让学困生把计算法则读一读,中等生到黑板上板演计算,优等生批改的形式进行师生互动。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就像板演这个环节,中等生最合适,它既可以避免学困生由于没有掌握方法而出现无所适从的状况,又避免了优等生做得非常正确不容易发现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总之,任何一种教学理念都有利有弊,关键是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将新课改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融入课堂教学,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不断进步。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西沟小学)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生活化师生交流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此交流,太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