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生态教育的转向
——基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视角

2014-04-16刘京京李世杰

江汉学术 2014年1期
关键词:生物圈保护意识同理

刘京京,李世杰

(1.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武汉 40079; 2.河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石家庄 050024)

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蔓延,世界正在迎接着一场新的变革。因此,有学者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命题。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实质是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与互联网的创新、融合与运用,且倡导无污化、后碳化。由此可以看出第三次工业革命对自然、生态和环境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生态教育、培养生物圈意识等议题也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课题,同时也对学校生态教育提出诸多新的挑战。透析当下学校生态教育存在的问题,把握第三次工业革命倡导的生态教育理念,探索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生态教育之路,越来越凸显出紧迫性与必要性。

一、现状反思:武汉学校生态教育问题透析

生态教育是一种主要以生态学为依据,通过生态知识和生态文化的传播,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素养和塑造生态文明的教育。[1]虽然我国学校一直强烈呼吁,竭力倡导和宣传生态教育,但声势大、实效小,有些问题仍很突出,并急需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意识、知识、行为能力三个维度。

首先,生态教育意识淡薄。基础教育一直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把系统知识的传授当做学校教育的重心,从而顾此失彼,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目前,很多学校都存在生态教育缺失的现象,有的学校开设的生态教育课程依附于地理、生物及自然科学,并未把生态教育课程置于重要的课程范畴之内。高等教育受就业功利化的影响,开设的课程主要为了迎合人才市场需求,专才教育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忽略了对大学生生态教育的环节,从而使培养出的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的目标相悖。如在对某一大学学生环保教育调查的报告中,在问及“进入大学前,是否接受过有关环保的教育”时,有889人回答,回答率为99.55%。其中,有47人选择“从未接受过”,有45人选择“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分别占5.29%和5.06%;占89.65%的797人选择“知道一些零碎的知识”。[2]由此数据可知,我国大学生的生物圈保护意识有待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学校领导与教师对生态教育的地位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生态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塑造完善人格的重要性,轻视生态教育的实施环节,也是原因之一。

其次,生态知识较为匮乏。由于学校生态教育意识不够,所以对生态知识传授不甚重视。例如对某中学生的调查显示,学生对生态环境、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生态科学等名词理解比较模糊,对“什么是绿色食品”的回答正确率仅有59.58%。由此调查可以发现,学生对生态知识掌握比较缺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生态教育知识获取方式单一。目前,很多学校并未开设生态教育课程,学生对于生态知识的获取主要来源于网络、各种报刊媒体的宣传等,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生态知识教育,使得学生掌握的生态知识较为片面化、碎片化。有些高校开设了生态教育课程,但这些课程专属于环境学院,专业性较强,而非环境专业的学生则不能接受这些课程的学习。

最后,生态行为能力有待提升。观念是行为的先导,生态意识的欠缺、生态知识的缺乏,使得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据调查显示,有 71.14%的学生对“当发现水龙头没有关,你是否会关一下”的态度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从这个小的行为可以窥探出,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没有养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从而使生态行为能力较差。学生的生态价值观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牢固形成。大部分学校对于生态实践活动,并未足够重视。因为学生大部分时间坐在教室里,为各种升学、等级考试和就业做准备,很少有机会亲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融入生物圈来参与保护自然的实践,这就使得学生的生态行为能力较差。此外,生态教育制度层面的缺失,生态教育师资的短缺,学校与社会网络搭建的缺乏,绿色学校建设不完备等原因,也致使我国学校生态教育问题仍很突出。

二、理念解读:第三次工业革命倡导的生态教育

从以上对学校生态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生态教育任重而道远。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对学校生态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理解和把握第三次工业革命倡导的生态教育理念精髓尤为重要,是做好学校生态教育应对的前提和基础。第三次工业革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摒弃了“人类征服自然”的理念,注重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并且是无污化,这就需要养成生物圈保护意识以及将生物圈变成学习环境的理念。

(一)生物圈保护意识

生物圈保护意识的养成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是十分重要的核心理念。生物圈保护意识主要包括同理心的养成、自然情结的重获以及生态自我的扩展三个方面。

1.养成同理心

第三次工业革命倡导无污化、后碳化,体现的是对生物圈的保护意识,人类要将自己纳入生物圈之中,并视为生物圈中的一部分。而要树立生物圈保护意识,则需要培养人们的同理心。因为人类不再是“智人”,而是“同理人”。“同理心是社会的黏合剂,虽然人口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个人化,同理心却使人类跨越宽阔的地域,结成亲密的纽带,这样整个社会就团结一心了。”[3]248人类是富有同理心的物种。“从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同理心开始跨越国界,延伸到生物圈的界限。我们认识到生物圈是不可分割的社区,我们应该同情其他同胞,并把其他生物当做我们的亲人一样对待。过去我们认为‘知识就是力量’,是个人为自己获得利益的力量。现在我们认为知识是我们要一起承担的责任,为人类全体的福祉和整个地球负责。”[3]248-249这就需要我们要与自然为友,对自然怀有同情、关切之心。

2.重获亲自然情结

杰里米·里夫金认为,“虽然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过与自然相通的经历,但是在高度现代化的高科技社会里,我们与自然界以及其他生物的接触不断减少。有史以来第一次,绝大多数人类生活在人工的环境里,几乎与自然界隔离开来了。缺乏与自然界的接触将真正威胁到我们的身体、情绪和精神状况,最终阻碍我们人类的认知发展。”[3]251人类与自然界不断疏离之时,我们需要重获“亲自然情结”,与自然和谐共处。威尔逊认为,“人类有种内在的需求,想要亲近自然——他把这种需求称为‘亲自然情结’。并且原始的人类诞生之初的认同感还存在于我们体内深处,是我们‘亲自然情结’在基因上留下的烙印。如果我们不能重获内在的‘亲自然情结’,毫无疑问,我们就无法产生生物圈保护意识,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五大支柱仅仅是帮助我们重新融入自然的工具”[3]250。“亲自然情结”是人类的内在需求,是生物圈形成的重要心理前提。

3.扩展生态自我

深层生态学家认识到,如果人类把自然当做工具看待,他们就会把其他生物仅仅当做满足人类需求的资源。一旦把其他生物客观化,人类就永远不会从内心认可它们像我们一样是独一无二的,它们也具有内在的价值观,应当被当做目的,而不是工具。生态心理学家乔安娜·梅西认为,“通过重新发现我们与其他生物的情感和认知联系,我们对‘自我’的定义就从个人延伸到了生态。通过同情某种动物的困境,我们才能跨越精神上的隔离,重新与我们动物性的根源联系起来。我们开始设身处地地体会其他生物的情感,把它们当做我们大家庭中的一分子。我们同理心的范围扩大了,我们的‘自我’的范围也扩大了”[3]254。培养孩子像扩展的生态自我一样思考——也就是具备生物圈保护意识——将是我们面临的时代考验,并将决定我们是否能创造一种与地球可持续发展的新关系,来及时减缓气候变化,防止人类灭绝。

(二)将生物圈变成学习环境

第三次工业革命倡导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份子,要实现人类与自然的亲密融合,需要将生物圈变成学习环境,因为生物圈对人的影响甚大。学校可以通过增加生态教育项目,让学生走进生物圈进行学习。

1.生物圈对学生的影响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患有“大自然缺失症”,孩子几乎不与大自然接触,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频发抑郁感以及其他心理疾病的产生等等。有调查显示,在孩子们的童年中期和青春期,增加与自然界的接触对孩子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若孩子与自然界接触不足,就会降低理解生存的可能性。斯蒂芬·克勒特提出一个观点,他认为“与自然界互动对判断力非常重要。儿童不断发展的头脑总是不断观察自然现象,并试图理解自然是如何影响他所生活的世界的”。他总结说:“生活中没有哪一部分能像自然界那样提供那么多应用判断力、自主探寻、解决问题和智力发展的机会。自然界是敬畏和神奇之源,没有自然界,人类就不存在想象;人类无法想象,意识就会衰退。”[3]264孩子们在与自然接触之时,更容易展开幻想和想象,发挥好奇心,这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

2.学校增设生态教育项目

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育工作者努力让学生重新回到自然,重拾与自然的联系以增强他们的同理心和判断力。对此,许多国家为了增强学生的生物圈意识,开展了教学实验。例如,芬兰的教育理念是“学习的核心不在于外界已经消化过一遍的信息,而是孩子与自然之间的互动”。由此,芬兰学校十分重视保持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和在学校操场玩耍之间的平衡。每上45分钟的课,学生就到校园里休息玩耍15分钟。另外,芬兰的课堂延伸至社区,学校会在周围选择不同的自然环境上课。英国3万所学校已有1/3开展“透过景观学习”项目,把校园打造成绿色空间。瑞典、加拿大和美国都开展了类似的项目。例如在美国,很多学校开展了教学实验,包括以环境为基础的教育、体验教育和以地点为基础面向社区的教育。[3]267学校通过开设生态教育项目,为学生提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形成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也能养成爱护生态环境的行为能力。

3.让学生走进生物圈进行学习

为了让学生走进生物圈享受自然和快乐学习,美国很多学校开始与当地的植物园、动物园、公园、野生动物康复中心、动物保护区、慈善团体、环境组织和大学研究中心建立正式的伙伴关系,在社区建立课堂。这样学生可以亲自参与,通过积极服务向其他生物学习。通过这种方式的参与,可以使学生延伸自我,并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沉浸在生态社区中,这些生态社区构成了生物圈。[3]269只有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与互动,才可以使学生获得创造性力。对此,很多专家把注意力转向了参与生物圈的活动。E·O·威尔逊敦促教育工作者,把学生的兴趣从外太空转移到我们还有很大一部分“尚未探索的地球”,以此来引发学生探索新边缘地带的天性。他认为,“把几个人送到外星去是远远不能发挥人类的创造潜能的。只有从科学和普及层面探索地球,不断加深对生命以及我们自身的了解,我们才能完全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3]270。当学生的课堂转化为生物圈的时候,学生可以参与并学习到他们与地球的关系以及对地球的责任。

三、未来展望:武汉学校生态教育的发展路径

由以上对我国学校生态教育的问题分析和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倡导下的生态教育理念解读,可以明晰得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对学校生态教育产生了巨大冲击,我们的学校生态教育发展之路可谓是任重道远。我国要赶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浪潮,就要准确把握其生态理念的核心要求,学校生态教育也随之进行调整与应对。现代教育必须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指导方针,逐步走向生态化,建立起符合生态规律的新型教育系统。[4]

(一)树立生物圈保护意识

生态意识如何,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对待生态问题的态度。[5]我们只有树立生物圈保护意识,才能在实践上去践行这种理念。然而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知识就是力量”、“人类可以征服自然”成为人们秉持的价值理念,造成人与自然逐渐疏离,并且由于人类的狂妄及过度行为,对大自然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我们要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重获亲自然情结。我国目前的生态教育比较薄弱,导致生物圈保护意识的淡薄,这就需要相关领导部门、学校和教师对学校生态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因为这不仅仅是关乎学生生态意识养成的问题,也是关乎我们国家,甚至整个生物圈的安危。里夫金提出了树立生物圈保护意识的重要性,“除非我们能改变我们的世界观和行为——也就是形成生物圈保护意识,否则,第三次工业革命就会夭折”[3]251。从里夫金的预言中看以得知,形成生物圈保护意识具有关乎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

(二)学校增设生态教育课程

我们的教育理念一直都源于我们对现实和自然的看法,尤其是我们对人性和人类旅程的意义的理解。不管什么时候,我们所授的都是那个时代盛行的观念。[3]247我国的学生,在“应试教育”价值导向下,与自然界的疏离感更强烈,尤其是城市的孩子,很少接触到大自然,这种现象与学校生态教育课程的设置无不关联。目前,很多中小学校的体育课设置形同虚设,学生的课程大部分是基础文化课,即使课间休息,学生也很少走出课堂,亲近校园中的大自然。有鉴于此,学校应开设生态教育的课程,亦或在学科教学中提炼生态教育知识,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生物圈保护意识、激发和培养学生创造力、判断力和同理心,必须开发与创设生态教育课程,这种课程不仅仅是通过像素展现的知识宣传与体验,最好是让学生有机会融入到自然的怀抱之中,去体验、去享受、去感悟。通过学校内外、多层次的生态课程设置,可以使学生获得更丰富更全面的生态知识、更深刻有益的生态体验,以及良好自发的生态行为习惯。

(三)开发生物圈大课堂

学校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不仅可以通过学校的课程安排,还可以通过生物圈大课堂,去实现生态教育的目标。开发生物圈大课堂也是连接生态思想与实践的有效方式。在书本课堂中亦或在媒体宣传中,所获生态知识只停留在间接经验的层面上,没有打通与直接经验的联系。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和英国的一些做法,实现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结合。美国学校与动物园、植物园、公园、野生动物康复中心等组织进行合作,让学生有更多机会重返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和探索大自然。英国组织了“国家公园规划”活动,不仅社区人员可以参与其中,中小学生也可参与这个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与兴趣。通过生物圈大课堂的参与,学生与自然亲密互动,不仅可以获得对生物圈的热爱,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思考、积极探索和乐于创新的思维与能力。同时,生物圈大课堂的学习,可以有效实现抽象思维与具体思维,以及深奥理论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如学生进行生物科学的学习,可以通过在生物圈中进行观察与探索,总结自然现象和规律,其效果优于通过像素呈现的课堂方式。

此外,学校生态教育也需要国家加大对“绿色校园”的投入,培养生态教育的师资,搭建学校、环保部门、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体系等一系列举措。有研究者指出,“只有生态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促进和谐发展、胜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人,把人类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到与他所负担的社会职责和自然使命相适应的水平”[6]。总而言之,我们试图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机遇,走在时代的前沿,就需要切准其生态理念、树立生物圈保护意识、调整学校生态教育轨道,终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参考文献:

[1] 刘开淼, 魏立志.关于高校生态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2009(2).

[2] 王愉,周鸿.大学生生态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J].云南环境科学,2002(2).

[3] 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张体伟,孙豫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4] 马歆静.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5).

[5] 方创琳.论生态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3(5).

[6] 赵秀芳,苏宝梅.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生态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4).

猜你喜欢

生物圈保护意识同理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节教学设计
善良的战争:在支离破碎的世界中建立同理心
避免同理心耗竭
班主任应该给学生一颗同理心
模拟生物圈
模拟生物圈
“留住乡愁”前提下的锦和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大学生对陌生人的信任感与自我保护意识*
浅谈如何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生物圈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