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校中企”建设拓展“双师”队伍建设途径

2014-04-16石小平

交通企业管理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专才顺丰专职

□石小平

加强“校中企”建设拓展“双师”队伍建设途径

□石小平

职业教育;“校中企”;“双师型”教师;专职教师;企业专才

目前,国家十分重视和大力发展高职教育。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所培养的人才不仅具备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所以,培养过硬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保证。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双师型”教师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中对具备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的一种称谓。国内目前对其内涵存在多种说法,如双职称型、双素质型、双证书型、双能力型等。“双职称型”,即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职称。“双素质型”,要求教师即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双证书型”,要求教师同时拥有教师资格方面的证书和职业技能方面的证书。直到2008年,教育部在新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中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有了明确的规定:“双师型”教师并非是讲师与工程师的简单叠加或具有“双师经历”、“双证书”的教师,而是由工程技术人员、技师和教师综合构建的“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笔者认为,无论怎么去理解“双师型”教师,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根本。只要所拥有的师资队伍能培养出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个师资队伍就是合格的。

二、实践中“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上,我国大多数学校注重“形”而非“神”

目前,在职业教育上做得比较成功的一种是澳大利亚的“TAFE”体系,其学生主要通过在学校接受教师的培训获得必备的技能。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专业理论的教学都是在校园内完成的,教师要同时担任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技能的教学。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技能、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所聘用的教师大多来自企业一线,拥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的专业经验。而且这些教师在企业都还承担着一定的任务,每年几乎一半的时间在企业工作。我国院校在学习这种模式时也聘用了很多具有企业实践经验和技能的教师,但却忽视了教师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另一种是德国的“双元制”,即学生一半时间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和简单技能,一半时间在企业学习实践技能,所以,德国教师由学校专职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构成。学校的专任教师要求有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我国目前受政策等大环境的影响,还无法完全模仿这种模式。

2.学校所拥有的“双师型”教师不能满足培养学生的要求

有些教师虽然拥有双证,但所持有的职业资格证书与其所授的专业不对口。有些职业资格证书完全是通过书本学习后再通过考试获取的,不一定代表持有者拥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技能。有些“双师型”教师虽然有工作经验,但聘为专职教师后即脱离原来的工作岗位,如果学校每年不能创造机会让其到企业锻炼,其原来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就有可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3.受到教师带课任务重的影响,学院无法将教师派出去挂职锻炼

国家对物流的重视及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使得物流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由此带来了物流人才的稀缺。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连续几年招生状况良好,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专业教师的缺乏。物流管理专业有近一半的教师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而即使是有过工作经历的老师也无法应对日益更新的物流发展形势。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要想把教师派到企业去实践将面临较大的困难。虽然学校也比较重视教师的发展,但各种培训还是无法满足现代物流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4.企业人员对学生培训缺乏积极性和技巧

企业派出人员受到企业追逐利润的影响,担心指导学生影响自己的工作效率而缺乏积极性。此外,企业人员虽然接触工作实际,掌握了最新的技能,但不懂教学规律,在授课技巧上也存在问题。

5.校企合作中企业教师和专职教师融合度不高

一般的校企合作中无论是实训基地还是订单班,企业人才和学校专职教师都是各行其是,各自完成本企业或本单位交待的任务,企业教师和专职教师之间没有过多的交往,融合度不高。而这样的团队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

6.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目前,学生培养最大的问题就是本来在企业两三个月就可以学会的流程,在学校培养3年却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其原因主要是学校所授知识跟不上行业、企业发展的步伐,学生所学知识滞后于行业、企业的技术进步。

三、“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与实践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意见,在对德国“双元制”、新加坡“教学工厂”和澳大利亚“TAFE”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为满足企业人才资源战略需求、适应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顺丰速运集团于2010年共同出资建立了校中企“顺丰速运集团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营业部”(简称“顺丰营业部”)。此营业部采取了一些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做法。

1.建立管理委员会,创立了“一体、双管、三服务”的“校中企”运行机制

“校中企”成立后,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了管理委员会,创立了“一体、双管、三服务”的“校中企”运行机制,即校企一体,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教学和生产,服务教学、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使顺丰营业部既成为顺丰速运集团生产的组成部分,也成为学校教学的组成部分。营业部员工按照学校、企业的规章制度履行工作职责,执行工作任务。

2.组建一支高度融合的专兼教师队伍

“校中企”的教学和生产由学校派出的专职教师和企业选出的专才共同进行。为确保培养学生具有高端技能,学校根据教师个人发展方向和意愿,结合教师业务水平进行了择优选拔。所选拔出的教师都是具有良好师德、扎实理论基础、过硬实践能力、从事教学工作5年以上及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教学骨干。企业则选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责任心强、事业心强的业务骨干来指导顺丰营业部的教学和生产,并聘任物流管理专业负责人担任营业部部长,具体负责生产和教学。他们在“顺丰营业部”拥有双重身份,既是教学者,又是生产管理者。

3.搭建“教学中生产、生产中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

“校中企”搭建了“教学中生产、生产中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能及时把握行业企业的最新动态和需求,引入企业最新标准,及时应用“三新”技术,确保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具有足够的先进性、应用性和前瞻性,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动态的实时对接,将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贯穿教学全过程,使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匹配,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

4.管理委员会对师资队伍进行共同考核

在“校中企”里,既有对专职教师的考核制度,也有对企业专才的考核标准,在既有的激励措施下,企业专家在校中企的工作绩效纳入了企业对员工的考核机制中,而专职教师在校中企的工作也纳入了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体系里。

四、师资培养成果显著

通过两年多的实施,在师资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1.学校专职教师的知识不断得到更新,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首先,在“校中企”教学中,无论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还是课程标准的制定,都是专职教师和专才共同工作的结果,引入了职业标准,适应了企业需求,使教学直接面向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其次,在参与顺丰营业部的运营和管理的过程中,专职教师能够及时了解企业动向,把握最新行业动态,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更新,能力也不断得到提升。第三,在和企业专才商讨教案及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以及在指导学生工作的过程中,教师的职业技能得到了不断更新和提高。第四,通过顺丰营业部的实践活动,教师获得大量的生产和科学研究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为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提供了条件。教师可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结合合作企业实际,发现科研课题,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2.企业专才教育理念、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企业专才参与“校中企”的教学,他们拥有丰富的实操技能,但在教学理论方面及教育技巧方面比较缺乏。在授课过程中,企业专才和专职教师思维方式不同,所讲的侧重点、知识重点都有所不同。在授课对象上,企业专才平时沟通和交流的对象都是社会人士,而现在面对的是学生,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社会人员有一定的距离。如何更好地把专业知识和企业文化等传递给学生,需要专职教师和企业专才共同合作。在“校中企”的教学过程中,校方教师被要求全程跟踪,通过双方认真学习和总结授课模式,课后校方教师要和企业专才共同探讨怎样把课程讲得更好。通过这种研讨,企业专才对教学规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3.实现了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动态的实时对接

在教学中实时引入企业标准,及时应用“三新”技术,构建教学中生产、生产中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围绕企业生产管理与经营实际来改革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具有足够的先进性、应用性和前瞻性,实现教学中生产、生产中教学,解决了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没有形成动态的实时对接问题,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技能,在生产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充分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4.提高了“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中专兼职教师的融合度

根据顺丰营业部生产经营和教学安排的需要,学校选聘了专业负责人担任营业部部长,专业教师参与和指导营业部的经营和教学,企业选派了一批专才到学校承担教学任务,使经营管理成为专业教师的工作职责,使教学成为专才的岗位任务,并将教师的生产活动和专才的教学任务作为岗位考核内容,实施企业和学校双考核,创新了教学团队建设途径,解决了“双师结构”教师团队专兼职教师融合度不高的问题。在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拟定课程标准、共同商讨教案的过程中,专职教师和企业专才的融合度不断提高,企业专才将企业文化带入校园文化,将实践操作技能融入到教学,教师通过课题研究等为企业决策提供咨询,充分发挥了团队的优势。

5.提升了“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教学效果

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后,教学效果也得到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能动性不断加强,能力不断提升;企业的满意度也不断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及教学团队都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

(1)学生学习自主性、能动性不断加强,能力不断提升。在“校中企”里,学生参与工作实践,一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的是与今后工作息息相关的知识,学生不再觉得学了也没用,学习的目标非常明确,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职业岗位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另一方面,学生在“校中企”里就是顺丰营业部的员工,较早就接受了企业文化的熏陶,在实际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熟悉了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了解企业聘用新员工的意向,直接或间接获得有用的就业信息。由于获得的是实际的工作体验,相当于在校期间就具备了企业等用人单位录用新员工所需的工作经验丰富。“校中企”将企业工作环境、岗位任务、先进技术、企业文化等搬进校园、带上课堂、融入教学,使学生在校内就能以员工的身份在真实岗位进行工作式学习,缩短了学生就业适应岗位的时间。

(2)企业参与积极性提高,对人才培养的满意度不断提升。以往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学校希望能够和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但企业往往考虑自身的因素,一般参与积极性不高。现在,由于“校中企”是双方共同出资,经营不好企业也受影响。在利益捆绑下,企业对校企合作有了积极性。以往企业招聘人员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而现在“校中企”相当于为企业建立了人才储备库,企业可以从中挑选到素质高的人才。此外,相当多的企业因为人员、时间的限制,不能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培训。而在“校中企”里,教师分阶段对学生进行培训,培养出来的学生各方面素质都高于企业所招聘的员工。这些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将极大地降低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成本。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中企”顺丰营业部的运营平台,搭建了“教学中生产、生产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平台,创新了“校企互派、共同考核”的教学团队建设途径,解决了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没有形成动态的实时对接问题,解决了“双师结构”教师团队专兼职教师融合度不高的问题,使培养的学生更符合市场需求。物流管理专业连续多年被湖北省教育厅批准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2011年物流管理专业还入选第二批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物流管理教研室连续多年荣获全国交通建设系统“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并连续多年获得湖北省交通运输厅“青年文明号”称号。

(作者单位: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10.3963/j.issn.1006-8864.2014.12.001

教育部项目(编号教职成〔2011〕11号)

猜你喜欢

专才顺丰专职
山西顺丰鼓励有技能的快递小哥返乡创业
自主筹资筹劳 农村公路要设专职“保姆”
加强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
专职调解员有了自己的家
“顺丰”快递的成功之道
品牌意识成就今日顺丰
科技型企业专才和通才、交互记忆系统与双元创新关系研究
做质量人需要通才还是专才?
专职媒人的变化
顺丰联手“三通一达”反水对抗阿里菜鸟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