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专用线安全管理问题及措施分析
2014-04-16庹登坤郭垂江
□庹登坤 郭垂江
铁路专用线安全管理问题及措施分析
□庹登坤 郭垂江
铁路专用线;安全管理;安全评估;互动连保;考核奖励
铁路专用线是指由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管理的与国家铁路或者其他铁路线路接轨的岔线。修建铁路专用线主要是为了满足某些企业或单位内部的运输需要,但它并不是一个独立于整个国家铁路网之外的单独部分,而是整个交通运输网(特别是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需要通过铁路运输的大宗物资的装卸作业大多数是在铁路专用线内完成的。大部分的铁路专用线还可以由邻近的几家企业共用使用,促进所在地区货物的集散,也扩大了铁路专用线的服务范围。从基本功能上看,铁路专用线可以起到货物“蓄水池”的作用,既有利于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上级企业及邻近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目前,铁路专用线的管理方式一般遵循“谁投资、谁管理”的原则。
我国有铁路专用线逾万条,涉及的行业有钢铁、采矿、石油、化工等,拥有大量的仓库、货场和装卸设备等物流设备,铁路专用线运输在本企业的原材料到达、产品发送运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在城市货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铁路专用线的快速发展,其运输设施潜力的最大限度发挥,对提高全国铁路运输能力、缓解铁路运输紧张的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现有的铁路专用线运输仍存在诸多的安全问题,阻碍了铁路专用线的发展,对铁路运输作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分析铁路专用线所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措施,对于改进铁路专用线的安全管理状况,使其为上级企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运输支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铁路专用线存在的问题
铁路专用线一般为一家专用或多家共用,笔者所在的课题组通过对10多个铁路专用线的铁路运输状况进行调研,发现目前普遍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问题。
1.铁路运输设施基础差
由于铁路专用线在上级企业中只是处于辅助业的位置,因而企业管理层对其必要的投入普遍不够重视,对线路维修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铁路运输基础设施普遍较差。大部分铁路专用线存在年久失修的问题,路况条件较差,信号设备也存在被盗、故障未及时修理和装卸粉尘污染严重等问题,随时可能因设备不良而造成铁路运输安全事故,对行车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一些铁路专用线为了降低铁路运输投入,甚至通过购买国有铁路报废的机车车辆,经自行简单修理后就投入本企业使用,技术标准不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部分铁路专用线对一些铁路特殊工种的资质(如机车乘务员)未按时组织进行鉴定。不少铁路专用线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任意减员增效,人员配置方面严重不足。同时,员工的脱产培训课时不够,员工向铁路局送培的积极性也不高。由于缺乏规范管理、严格考核和系统安全管理体系,企业及其作业人员对铁路专用线的安全管理水平较低,业务素质不高,技术、技能水平不高。
作为辅助业,铁路专用线的安全没有得到与其主业一样的应有的高度重视,导致安全基础管理不细,实际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不能坚持应有的规范的安全工作程序,人为的违章操作现象较多。
3.相关干部安全管理意识不强
部分铁路专用线干部抓安全的意识不强,对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缺乏必要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部分铁路专用线的负责人认为发生运输事故只是自己企业内部的事情,自己处理就行了,而不及时向铁路上级监管部门报告事故甚至还蓄意隐瞒;有的甚至企图将事故车辆混入列车办理交接,这种行为的性质非常恶劣,将严重危及整个铁路网的运输安全。
部分铁路站段管理人员片面强调铁路专用线存在点多、线长、面广、交通不便等困难,因而认为只要双方签订了《安全协议》,如果再发生铁路交通事故就与自身的关系不大,所有责任都应该由铁路专用线自己承担。正是由于存在这种误解,所以一些铁路站段对站内站外的安全检查就存在两种不同的标准,对铁路专用线的安全监管难以落到实处。有的铁路站段未能细化制定对铁路专用线的安全检查及评估的具体办法,没有规范的行车设备运用安全规章制度、日常监管要求及监督检查的量化标准等。
4.关键作业环节及设备卡控不到位
部分铁路专用线没有坚持按规定检查重车、空车的状况及货物的装载状况;有的违规进行手推调车作业,有的违规直接使用装卸机械拖拉车辆;有的卸车后不能按照有关规定彻底清扫车辆;有的不按装载方案进行装车,货车超载、偏载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于这类现象,部分站段不能严格进行检查督促,不能严格执行交接检查制度,甚至当发现出现违章现象时也会默认、放任其继续运行。
部分铁路专用线的日常作业配备的专职人员很少,一些管理岗位大多由其他作业人员兼任。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岗位上的兼职人员对工作的专注度不够高,同时还时常受到其兼职的其他业务工作干扰,这种状况很容易引发严重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铁路有些站段货运员一人要管多条铁路专用线甚至多个作业区,由于管理范围太广,难免有时会顾此失彼,无法对所管理的铁路专用线的运输安全实行有效的控制。
部分设备管理单位对铁路专用线设备的日常养护维修管理也不够认真细致,轨道零件出现缺、损、松、离等问题却不能及时组织修理。特别是对铁路专用线钢轨型号、曲线地段、上下坡段标识等重视不够,长期未补刷油漆,设备数据已无法辨识,这影响了铁路专用线的运输安全。
二、保证铁路专用线运输安全的措施分析
1.规范新建铁路专用线的验收工作
铁路专用线建设涉及铁路各个专业,环境条件复杂,技术难度大,是一项综合技术管理工作,必须统筹兼顾、全面考虑、严格程序、集中管理。为使新建专用线建设工作得以有序开展,确保既有线的行车安全,其审批、施工、验收、开通等工作应按照《铁路专用线与国铁接轨审批办法》规定进行,由铁路局总工程师室归口管理。
铁路专用线及附属设施全部建成后,要由铁路专用线所有权人根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验收标准向铁路局及有关站段提供由工程师监理单位签认的竣工资料(涉及危险品的铁路专用线还须提供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由铁路局负责组织(安监室牵头,相关专业科室共同组成)安全评估组对铁路专用线进行安全评估验收,并提出安全评估的结论和意见。
2.加强铁路专用线的管理
相关铁路局和站段应规范和加强对铁路专用线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完善铁路专用线运营及安全管理等相关的协议,必须在协议中明确路企双方的权利和责任,促进双方主动实施有效的监管。进一步完善双方定期的沟通、会议制度,加强对铁路专用线的日常检查、考核工作,促使铁路专用线严格落实“国铁化”的安全管理要求。要定期分析和协助解决铁路专用线在安全管理方面发现的安全管理问题和事故隐患,认真细致地督促铁路专用线落实对问题和隐患的整改。同时,探索创新责任考核机制,如对专用线道口、货装、调车等方面全方位地实施安全风险抵押管理制度,奖罚严明,采取经济处罚、建议停装整顿和季度铁路专用线安全重点问题函告等做法,实现路企双方互动连保,增强路企双方加强对铁路专用线安全管理的责任心,确保铁路专用线的运输安全。
3.增强专用线职工的安全意识
通过班组学习和加强各种宣传媒介等手段,对铁路运输安全方面的正反案例进行宣传,努力增强铁路专用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对职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在主观上培育职工的安全职业道德,帮助其形成自觉重视安全、自觉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的意识,不断学习和掌握安全管理、安全作业的技能,使遵守安全制度、实行标准化作业成为员工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要从客观上加强对铁路专用线运输安全规律的研究,以人为本地构建铁路专用线从业人员的安全思想体系,营造“我要安全”的安全氛围,努力帮助他们培育自尊、自信、自强的安全人格,从思想上形成干部职工共同维护运输安全的良好局面。只有铁路专用线职工的安全意识得到切实的增强,其在实际作业过程中才能转化遵章守制、标准化作业的行动。
4.提高专用线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铁路专用线的安全管理效率和质量与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要特别注意通过对铁路专用线全体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来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素质,不断缩小他们与铁路部门工作人员在业务、技能上的差距。要通过培训让他们重点掌握专用线安全管理办法、安全协议、货物运输协议、调车作业操作规程等内容。在铁路专用线具体安全措施培训上,要重点突出对车辆防溜措施的安全作业上。要聘请铁路部门的业务精湛的技术人员到铁路专用线作业现场进行观摩指导,现场直接传授安全运输作业的方法和技能。另外,铁路专用线也要通过定期举办专业技术比武,通过相互学习借鉴提高职工的安全作业技能,加强职工之间的技术交流,努力形成职工学技术、比技能的良好氛围。
5.强化考核及奖励制度
搞好铁路运输安全是铁路部门和铁路专用线上级企业共同的责任。然而,一些铁路站段对于铁路专用线的安全管理却没有制订相关考核制度及奖罚措施,当铁路专用线存在安全隐患甚至发生安全事故时也不能依据制度规定给予必要的处罚,这在无形中纵容了一些铁路专用线上级企业不重视铁路运输安全、不加强安全管理的思想和行为,也使铁路专用线上级企业对解决铁路专用安全管理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建立铁路专用线安全管理考核制度和奖罚措施,铁路部门用科学、完善的制度来管理其辖区的铁路专用线,以确保铁路运输作业安全。
安全生产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而铁路专用线的安全生产也是铁路安全运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铁路专用线实现安全生产,对全国铁路运输业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铁路专用线的安全管理,铁路专用线上级企业引起高度重视,相关铁路部门也要完善相关运输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对铁路专用线的监督管理,共同加强对铁路专用线的运输生产安全管理,让铁路专用线安全生产、持续发展,为其所在企业及所在地区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10.3963/j.issn.1006-8864.2014.12.027
2012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编号ZJA20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