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10000”理念做实安全工作

2014-04-16王磊

交通企业管理 2014年11期
关键词:班组应急制度

□王磊

深化“10000”理念做实安全工作

□王磊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10000”理念;“四严”管理;标准化建设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高度重视,不断加强监管力度,甚至规定了企业不能逾越的安全红线指标。各企业主要领导把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检查,重大事故亲自过问。但在每一次特重大交通事故的调查报告中,总存在安全监管不得力、安全制度有漏洞、制度落实不到位、安全教育不深入等事故原因。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需要有常抓不懈的恒心、洞察秋毫的细心和“小病大治”的决心。

一、深化安全管理“10000”理念

安全管理“10000”,即“以一万分的努力防万一的发生,安全工作零起点、安全隐患零容忍、制度执行零距离、管理环节零漏洞”的安全管理理念。

1.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做到安全工作万无一失,必须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人都不能忽视安全;对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都决不能有丝毫松懈,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只有想在前面、做在前面,把各项安全准备工作预先做细、做足、做扎实,才能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必须在薄弱环节、重点环节上下功夫,尤其要抓住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和管理难度比较大的环节,对症施冶,才能确保生产经营的整体安全。因此,必须以一万分的努力来防止万一的安全事故发生。

2.安全工作零起点

要做到安全工作零起点,需要采取多种教育形式,要坚持不懈地教育引导员工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和居安思危的责任感。安全周期每增加一天,安全责任就增添一分,要真正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3.安全隐患零容忍

要做到安全隐患零容忍,应加强安全生产管控力度,规范作业现场管理,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隐患立即进行治理,做到“小事不过班、大事不过天”;对当天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挂牌警示等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必要时请求相关部门协助解决。

4.制度执行零距离

要做到制度执行零距离,必须认真对待安全生产相关规章制度,从严执行。各单位在处理相关安全问题时要坚决依章办事,深入追究,及时处理。执行制度要做到“真较真、不糊弄、铁制度、硬执行”,没有特殊的时间、特殊的人员、特殊的理由。

5.管理环节零漏洞

要做到管理环节零漏洞,就必须对每一个安全生产管理环节、过程进行梳理,深入查找管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要把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管理作为重心,及时对查找出的问题落实整改,不放过每一处安全隐患,不遗漏每一处安全死角。

二、落实“严、细、实、恒”的管理方针

1.坚持“四严”管理,强化管理力度

一是严责任追究,牢固树立“问题在现场、关键在管理、责任在干部”的理念,对出现的任何安全问题,要将管理责任从直接责任人一直追究到所属班组、单位领导。二是严违章处置,用严格的制度、严肃的面孔、严厉的手段来对待违章现象,对顶风而上、明知故犯或造成严重后果的“三违”人员从严、从重、从快处理。三是严流程管控,对任何事情、任何工作的全过程都要进行严格监控,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工作考核到每个环节,真正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四是严小事处理,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对待,用实际行动诠释“安全无小事,小问题是隐患,隐患是事故”的理念。对所有的小事故都当作大事故来分析、处理,抓住有倾向性、苗头性的小问题,“小题大做”,深挖根源,解决根本。

2.抓好安全细节管理

从每件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最薄弱的环节抓起,把安全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做好、做扎实。养成自觉按章办事的习惯,克服随心所欲的行为。每个干部职工都要重视细节,认真按照标准、对照制度去执行。牢固树立“小违章必出大事故”的安全意识,从细节着手,减少和避免因不注意细节而出现的安全问题。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习惯性违章行为进行排查并登记列表,制定防范措施,最终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

3.狠抓安全制度落实,提高执行力

强化责任抓落实,严格实施问责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杜绝将“责任制”变成“责任纸”。强化监管抓落实,对不重视安全生产、存在问题(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事故隐患)不及时整改落实而发生事故的单位,不仅要给予最严厉的经济处罚,还要追究单位负责人的管理责任。深化整治抓落实,按照“立足防范、强化监督、依章整治、落实责任、综合治理、务求实效”的要求,在抓整治、抓巩固、抓深化、抓提高上下功夫;对安全隐患,要逐一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并跟踪检查,直至整改落实到位。改善基础抓落实,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及自我防范能力,从根本上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形成合力抓落实,要在企业中营造“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氛围,倡导全员参与监督,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机制。

4.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管理

按照“有制度,按制度办,没有制度,制定制度,制度不完善,修订完善制度”的指导思想,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加强考核和监督检查,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任何人不得凌驾于规章制度之上,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纠”。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要有检查、有落实、有考核、有奖惩,持之以恒,坚决避免“催一催动一动”、“虎头蛇尾”的现象。各项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应持之以恒地予以落实,杜绝安全管理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三、抓好“十四”项具体工作

1.抓好安全责任落实

根据“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管理原则,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实行全员安全承诺,同时要及时做好后续录用、转岗人员责任书及承诺书的签订工作,确保签订到位。将责任目标及奖惩办法细化到每个岗位,严格执行奖惩制度,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2.抓好安全制度建设

定期梳理企业已有的安全管理制度,针对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完善。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管理制度,以适应企业安全生产的发展。根据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结合自身生产实际,建立健全班组安全管理制度。

3.抓好安全教育培训

通过宣传资料、宣传工具及时抓好法律、法规、制度文件、安全理念等各类安全信息的宣传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开辟班组安全学习园地,提升现场安全环境效应;推进教育培训模式的创新,推进视频化教育、提问式培训模式,并对安全教育培训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评估,提高安全教育培训实效;定期梳理三级安全教育情况,确保全员受到教育。要提升安全活动的效能,结合“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安全知识竞赛”等各类安全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操作技能,自觉规范操作行为。及时做好安全事故的警示教育,做到每起事故让所有员工都受到教育。

4.安全隐患查处

坚持开展各类安全检查,完善检查项目,提升检查实效。多组织开展突击性检查,以便更好地发现、处理问题;树立“没有发现问题的检查是无效检查”的理念,深入查处安全管理的各个角落,杜绝出现未发现问题的检查;强化隐患整改实效,采取隐患查处“回头看”的方法,对重复出现的隐患要严格追究管理责任。

5.安全奖惩管理

要确保安全奖惩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切实起到引导员工行为的实效性。加大对重复性、情节严重的违章违纪行为的考核力度;加大安全活动奖惩力度,在制定安全活动方案时完善活动相关奖惩办法,并在活动结束后及时落实相应奖励;加大对安全执行力的奖惩力度,促进执行力提升;通过加大先进模范的表彰、奖励力度,激励引导其他员工,形成人人讲安全的良好氛围。

6.人员安全管理

要把好员工准入关,严格按照人员招收的相关测试标准,进行严格测试与考核,确保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掺水”;严把岗前培训关,确保每一名员工不带“病”上岗。及时公示违章人员的违章记录,定期组织违章较多及事故责任人员的安全回炉教育;定期组织驾驶员家属代表进行座谈交流,通过家属督促驾驶员规范安全行为,并通过信访的形式及时向员工家属了解员工的思想情况和身体状况,适时调整员工的工作强度。

7.设备安全管理

严格执行设备技术相关制度、流程,如点检维护保养、设备交接等管理制度,确保设备有序受控。定期组织对车辆进行各项安全检查,提升设备的安全保障系数,确保设备安全。督促驾驶员做好出车前、回场后的车辆自检工作,经常对车辆《运行日志》进行检查,确保车辆的完好使用;维护好所有车辆GPS和行驶记录仪、转弯语音提醒装置、视频等安全监控设施。

8.安全痕迹管理

根据安全标准化建设要求,结合企业安全生产实际,及时、认真做好各类安全管理记录,并确保安全台账的真实、及时、有效。针对安全生产中容易出现和疏忽的问题,制定痕迹化管理方案,确保各项工作开展有依据、工作情况可查询、工作结束有记录。加强对“痕迹化”管理的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措施。

9.安全应急管理

要重点关注危险品运输的应急管理,建立健全危险品货物运输事故的应急预案。结合自身安全生产特点,建立并完善各类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构,初步形成以各单位应急小分队主导,企业应急领导小组领导,现场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保障有力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积极开展应急管理和应急知识教育培训,提高各级人员的应急知识和应急技能,增强应急处置保障;加强应急处置演练,根据生产实际,制定应急处置演练计划并及时组织开展,完善应急处置演练的评估,提升应急演练的实效。

10.全季节性管理

根椐气候变化,提前布置安全工作相关要求,提前落实各类防控措施,同时进一步加强教育、检查力度。针对季节性生产,及时发放防范用品,如防暑药品、服装等劳保用品。针对台风、雷暴雨等特殊气候,各生产单位应随时关注天气情况,及时通过短信提醒相关注意事项,并做好提醒记录。

11.消防安全管理

完善消防管理制度,建立消防责任制,成立消防组织机构,设立义务消防员;建立消防管理台账,做好各项记录。按规定配备好消防设施,并落实日常检查;抓好消防安全教育,确保员工掌握必要的消防知识;组织开展消防演练,提升消防应急处置能力。

12.抓好班组安全基础管理

完善班组安全奖惩、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等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抓好工前会、交接班、操作规范、隐患排查等工作,加强班组作业现场管理。积极开展班组长的各类培训,提升班组管理队伍管理能力,通过评比、竞赛等形式促进班组日常管理水平的提升。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建设理念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管理文化,进一步提高班组安全生产质量。

13.抓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根据安全标准化建设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安全标准化建设,通过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使人、机、物、环境均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促使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

14.抓好安全管理创新

积极推进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起适合企业安全管理的系统,利用安全管理系统,加强对安全信息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管理。建立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实现安全管理信息资源的共享及交流。发扬“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模式,加快培育高素质的安全生产管理人才,不断拓展安全管理思路,完善管理方式方法,增强安全管理能力,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研究有效的管理创新支持手段和方法,加大对安全管理创新方面的投入,加强科技手段的应用,强化作业管理,提升生产安全保障。

(作者单位:宁波港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

10.3963/j.issn.1006-8864.2014.11.027

猜你喜欢

班组应急制度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4+1”班组运行见实效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