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黑龙江省金融业
2014-04-16康欣海黑龙江省宏观经济研究所
康欣海/黑龙江省宏观经济研究所
浅议黑龙江省金融业
康欣海/黑龙江省宏观经济研究所
金融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一域经济的兴衰,也左右着一方热土的命运。金融的厚重可以成为永不磨灭的记忆,更可以化为震古烁今的行动力。当前,黑龙江省金融业运行平稳,银行业结构体系日益健全,资产质量逐年改善,但金融业有待完美,发展相对滞后等现象尚存,对此浅议以为应对之措。
一、黑龙江省金融业的现状及问题
(一)金融业现状
目前,黑龙江已经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分离,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金融资产近80%主要集中在银行体系,截止2013年末,银行业资产总额达2.57万亿元,201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1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14万亿元。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5.95亿元,不良率为0.89%,比2008年的4.90%大为改善。2013年,全省银行业实现净利润290.81亿元。银行业整体规模不断发展壮大。至2013年初,全省拥有金融机构198家,其中外资银行6家。保险市场主体丰富多元,已形成各类主体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现有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39家,规模保费实现384亿元,在全国排名第15位。唯一代表龙江的江海证券公司虽经增资扩股,但资本规模仍然偏小,证券业务比较单一,在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无法比及广东等证券大省。
粮食主产地的黑龙江无一家有影响力的粮食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仅3家,盈利能力弱,平均盈利额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作为资源大省,有生产权没有定价权,为此影响了黑龙江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实现农民增收稳收作用的发挥,进而制约了龙江全省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及农贷机构的健康发展。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黑龙江着力把投资环境和推进信用经济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实,金融生态环境渐改善。但企业长期拖欠银行本息和恶意欠息及借改制之机逃废银行债务等现象尚存,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尚待健全,完善金融生态环境任重道远。投资主体单一,难以满足企业和居民日益扩大的投资需求。
1.单一的国有银行造成信贷资源配置不均衡,阻碍了经济运行。信贷资金高度集中在大项目、大企业上,民营经济获得信贷资金的制约条件苛刻,高科技民营企业因融资难而发展滞缓。
2.资金外流现象严重,直接融资渠道狭窄,无法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直接融资来源。部分商业银行实行“增存限贷”政策,将银行资金大量调往南部经济发达地区,相当数量的龙江企业面临“无米之炊”。资本市场发育较弱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尽管我省企业上市工作有了新突破,但累计融资385.4亿元的总额不及以广东2010年直接融资的733亿元,单薄的融资资金没能为龙江企业盈利能力和促进市场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期货市场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企业债券市场低迷,证券公司实力处于弱势。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还未形成主要融资渠道,国家相关的“免二减三”优惠政策没有得到落实,小额贷款公司处于“无款可贷”的尴尬境遇。中小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企业债、地方债、股权、创业投资基金和资产证券化产品等尚不能成为投资选择。
三、几点浅思拙议
(一)求实创新、变单一为多途
坚持创新推动,积极构建经济建设多渠道融资、多主体融资途径,努力缓解融资难题。组建区域性票据市场,扩大票据流通。建立跨区域性封闭投资基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通过信贷资产买卖、银团贷款、次级债认购、融资担保等合作方式,推动金融资源优化配置。鼓励企业凭借股权融资、基金融资、项目融资等多种形式丰富的资金融通手段。加速破除一家一户的小农自然经济,探索符合黑龙江大农业产业化融资新途径。以人才战略为先导,着力构建与市场息息相关的商业模式与合作关系,重点扶持地方银行和证券等金融机构,努力把金融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大力拓展直接融资渠道
协调运用经济、法制、信用、制度、历史文化等金融业以外的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加速建立政府信用体系,强化政府决策、执行、监督和服务信用,依法提高行政水平。加速建立企业信用体系,整合金融业和企业的信息资源。全面开发个人基础信用数据库,早日实施信用信息共享。加大对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企业的处罚力度。不断完善征信体系,规范资产评估评级等中介机构的服务职能。继续加大政策争取和金融宣传力度,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的融资支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继续增进江海证券公司的“造血”机能。加快推进有能力的企业境内外上市和有关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发行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债券,为我省企业直接融资开辟新的路径。自觉克服道德失范,增进大局意识,更好地缔造“龙江人金融经济”。
(三)积极培育中小金融机构
积极克服部分商业银行“增存限贷”政策,激活银行放贷力度。着力落实“免二减三”的优惠政策,积极培育小额贷款公司。鼓励和支持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并予以奖励,积极向广东的8600亿元中小企业贷款标的看齐。支持民间金融机构发展,加快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向村镇银行转制步伐。加快完善担保体系建设进程,扩大担保资金规模,引导规范各级担保公司的业务发展,建立发挥多层次担保体系的积极作用。依托农村信用社和农发行农村地区金融体系,创新农村小额信贷服务新途径。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在已设立的20家村镇银行和涉及县域40%的94家小额贷款公司基础上,加快核定批准,继续扩大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适度调低对农贷款利率,增加对农金融服务产品,发展合作型担保机构,扩大质押品种范围,实行互助保险,积极构建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多元、功能齐全、布局科学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支持“三农”项目建设。
(四)抓三产、树新兴、推动复兴
以金融战略为强省的核心动力,以金融中心、研发中心、贸易中心、会展中心、交通枢纽为指引,以人才凝聚、培育、引进、人才储备为牵动,以发展三产为荣,以新兴产业为契机,充分利用合作产生的融资能力带动外部资金及品牌、专利、人才创新制度等优势资源进入,实现生产要素向新兴产业转移,促进产业整合与产业集群形成,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不断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水平。加速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创新,从而营造和风送暖,气象更新,繁荣昌盛的黑龙江金融市场,提高黑龙江金融业的发展水平。通过扩大金融合作创新,扩大合作领域范围吸引国内外银行在黑龙江开设分支机构为恢复昔日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开好局。可将哈尔滨建设成为对俄贸易结算中心,积极争取在哈尔滨恢复设立领事机构,加快哈尔滨城市国际化的进程。以哈尔滨为桥头堡,积极推动复兴伟业,让金融中心的航船再次停泊在黑龙江实在是新时代龙江人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