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厦门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特征与走向

2014-04-16谢志钦

交通企业管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厦门市公共交通优先

□谢志钦

厦门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特征与走向

□谢志钦

公共交通;公交优先;城市公交体系;路权优先;整合资源;厦门市

如何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国内外许多城市管理部门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笔者以厦门市公交集团集美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市公交集团)为例,对厦门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模式与实践进行探讨,分析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特征和未来的趋势,指出城市公交体系面临的挑战,为今后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一、厦门市公交优先发展的主要体现

为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进一步改善厦门市目前的交通状况,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品牌,构建和谐交通环境,厦门市积极发展大容量、环保型的公交车,以人为本,坚持“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的理念,推动厦门市公交事业健康、平稳、优先发展,在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的过程中体现出如下特色。

1.整合资源,壮大公交企业实力

为了促进公交事业的发展,厦门市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全市公共交通企业进行资源整合,于2006年6月对厦门市公交总公司、厦门市特运集团、厦门市运输发展总公司等3家从事公交运输的企业进行重组,成立了厦门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壮大了公交企业的力量。截止2013年底,厦门市公交集团拥有职工1.4万多人,公交车3880台(含BRT快线及链接线车辆298台),经营常规公交线路304条,BRT快线及链接线15条,是厦门市公共交通的主要力量。公交资源整合重组这一改革措施使厦门市公交事业走上了稳步发展的快车道,对厦门市市民的出行、厦门市城市的建设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加大投入,增添公交企业活力

如何解决更新车辆所需资金问题,厦门市财政在资金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厦门市公交集团将车龄长、车况差、排放严重超标、无修复价值的车辆统筹安排计划整治,在不影响运行的情况下逐步报废淘汰后更新,更新的公交车辆在车型的选择上一律采用大容量、环保型客车,排放要求达到国Ⅲ标准。此外,有关部门减免公交企业的公用事业附加费,免交车船使用税,中央财政给予燃油补贴和市财政对优惠群体乘车和票改进行补贴,这些措施均对公交企业的发展有一定扶持作用。

3.内部改革,挖掘公交发展潜力

2006年6月,公交企业重组后,厦门市公交集团进行了一系列的内部改革。为提高社会效益,使公交企业更好地与所在行政区的发展融合,成立了7家独立法人的公交营运子公司,实行内部有序竞争,对外则增强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激发了各运营公司优质服务、争创品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三项制度”改革为主线,稳定和发展并重,改革劳动人事、用工和分配制度,减退冗员1000多人,收入分配向关键和重要岗位倾斜。为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企业管理,制定和修订了30多项管理制度,企业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加强干部和职工队伍建设,注重整体素质提升。加强成本控制,通过集中招标采购,实现零配件供应零库存,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加强节能降耗考核,控制油、胎、料成本。通过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给企业注入了强大活力。

4.路权优先,保障公交运行有力

厦门市公交优先的另一个体现是路权优先。厦门市一些路段实行了“禁左”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交线路的设置与走向。厦门市交通管理部门在公交车辆运行的路权分配上,充分考虑市民的出行需要和城市的路况实际,在一些“禁左”路段允许公交车辆左转,这一人性化管理细节大大体现了“以人为本、公交优先”的理念,对公交线路走向的科学合理设置发挥了一定作用,对厦门市交通运行状况的改善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厦门市还通过组织实施“畅通工程”、“绿色示范城市”等活动,促进了公交优先政策的深入落实。

5.多次票改,增强公交出行吸引力

2006年至今,厦门市已经进行了5次公交票制改革。2006年,确定了70周岁以上老人、烈属、劳模等群体优惠乘车等政策。2008年,将E通卡折扣幅度从9.5折提高到9折,优惠群体乘车范围扩大到公交集团所有的公交线路。2009年,取消了公交车空调收费,减轻了市民的出行负担。2010年10月起,执行“上车1元,分段计价,每跨一段加收1元,最高票价3元”的公交票制改革,跨出了公交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关键一步。2011年9月1日,施行第五次常规公交票制改革,刷E通卡折扣优惠从原来的9折提高到8折(含中巴线路、农客线路)。公交最高限价从3元降为2元。学生卡5折优惠乘车范围扩大到全市常规公交线路(含中巴线路、农客线路)。

厦门市公交的历次票改,是厦门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最本质体现。通过政府加大投入,使公交向惠民、利民、便民的公益事业方向发展,让市民出行得到最大的实惠,最好地诠释了“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的理念。同时,这些票改措施对提高厦门市的公交出行分担率,缓解城市交通拥挤,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厦门市公交优先发展的主要特征

在其他一些城市不断探讨城市公交是否要推向市场、争论公交企业是有一家好还是多家好的时候,厦门市已经跳出似乎永无定论的理论泥沼,整合了公交资源,做强了公交企业,找到了适合厦门市的城市公交发展快车道。厦门市公交集团成立6年来的实践表明,落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政策较好的城市,不是仅仅将这一政策作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权宜之计,而是同时立足于公共政策、资源利用和环境效益等更加广泛的宏观目的,调动各相关政府部门给予公交优先发展一路“绿灯”,特别是将“公交优先”与居民生活质量相联系,立足于民生,立足于提升厦门市人民的幸福感这一坚定的基石。政府政策支持,各主管部门参与,企业自身努力,唯其如此,“公交优先”才能成系统化、常态化,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促进公交企业乃至城市公共交通事业整体长远发展。

厦门市公交集团通过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创新发展,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发挥规模效益,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找准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点,较好地实现了两个效益的双丰收。通过智能公交系统实现灵活调度,减少了以往班次过疏或过密的状况,提高了服务水平和车辆的利用率,在高峰期间还可以多运行班次。这样既满足了市民的出行需求,又增加了企业的营收。公交企业与乘客,理应是这样的“双赢”关系,也只有建立在这样双赢关系上的公交企业与市民百姓,才能在服务与被服务中创造和谐的公共交通。

三、厦门市公交优先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1.存在的问题

一是驾驶员缺员严重。随着厦门市中巴退市和公交车辆的不断增加,厦门市公交集团驾驶员缺员严重,而且随着客运量不断增加和增投运力的需要,缺驾现象将日益突出,这也是全国公交行业的普遍难题。虽然厦门市公交集团采取提高驾驶员待遇、增加驾驶员招录渠道等措施,通过驾培中心取得培训资质,努力自培A3驾驶员,但由于行业整体待遇偏低、劳动强度过大、边远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减少了外驾的来源,以及考试和政策等条件限制,本市和本省户籍人员不愿培训A3证或增加A1等原因,公交驾驶员短缺的现象日益突出。二是厦门市城市道路资源有限,特别是近年来小汽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大,造成厦门市城市特别是本岛的道路资源紧张,道路拥堵现象严重。三是由于历史和地域等原因,厦门市人乘坐公交车“一趟直达、一座到底”的习惯明显,与科学布局公交线网、提倡适度换乘的理念相左。四是公交路权优先有待深化。

2.对策

一是发展环保型大容量的公交车。由于目前驾驶员招录困难的现状,增加营运车辆成为瓶颈。为了改善乘车环境,通过增加公交车的容量来增大运载能力是最经济有效的办法。比如,可以将拥挤线路上较小的车型改为12米以上的长车型,这样既不需要增加人力投入,又可提升客运量,与加车加班次的做法相比更节约成本,更减少道路资源的占用。二是提倡换乘优惠,出台相关优惠措施,加大公交换乘意识宣传。之所以要提倡换乘,是因为目前厦门市公交线路的重复现象严重,造成同一站点公交车排长龙,通行效率低下。为了使厦门市的公交线网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改善厦门市道路交通状况,提倡适度换乘非常必要。三是加快公交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岛内外一体化,公交要先行”不仅是一个口号,也是公交发展的战略指引。基于目前岛外各区公交线网的薄弱状况,应重点增开岛外区内线路,适当增加进出岛线路,扩大岛外各区公交服务的覆盖面,特别是配合政府部门做好农客转型和中巴退市工作,发挥国有公交企业在厦门市岛内外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四是要研究完善高峰期大客流疏运办法。进行客流调查,有针对性地灵活调度,进一步缓解高峰期乘车难问题,同时提高车辆利用率,节约运营成本,增加企业营收。五是提高公交的运行效率。如在常规公交车上安装信号灯探测器,减少红灯的等候时间,在科学分析的前提下,尽量保证公交车快速通过交叉路口。六是积极拓宽渠道。鼓励本省本市人员参加A3证培训或增驾A1,在培训费用方面给予补贴减免;放宽户籍限制,允许外来人员异地参加A3证培训或增驾A1培训。模仿地铁的发展模式,在高校设立公交驾驶员班,增设A3培训课程,毕业后定向到公交企业工作,以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公交行业,促进驾驶员队伍文化层次和服务素质的提升。

(作者单位:厦门公交集团集美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10.3963/j.issn.1006-8864.2014.6.008

猜你喜欢

厦门市公共交通优先
我校入选2021年度厦门市“金砖示范单位”
《城市公共交通》杂志社简介
组织祭扫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
40年,教育优先
多端传播,何者优先?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站在“健康优先”的风口上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
老区情难忘——记厦门市老促会原会长张振福
近20年厦门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