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2014-04-16刘爱敏抚顺矿业集团东岩地质测绘勘察有限公司
刘爱敏/抚顺矿业集团东岩地质测绘勘察有限公司
浅论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刘爱敏/抚顺矿业集团东岩地质测绘勘察有限公司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生命,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会计信息失真一直困扰着我国的经济秩序,为政府和全社会所关注。本文从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影响进行分析并着重阐述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治理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影响;解决对策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存在着会计造假行为、财务报告不真实等违法违纪现象。大量的会计信息的不真实性,给我国的政治、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及影响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主要表现在虚拟资产、虚拟负债、虚拟利润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虚拟资本四个方面。
第一,虚拟资产现象。虚拟资产是指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没有财产实质价值的资产,其主要表现为应收帐款的虚拟现象,目前有不少企业账面应收帐款数额巨大,已构成事实上的呆悬账款,形成了虚拟资产。虚拟资产还表现为存货虚拟现象,企业存货中部分是高价购入的,而现行市场价格却降低了,显然这些资产的历史成本与市价的差异已构成了虚拟资产。还有的企业没有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核算待摊费用,而是把待摊费用作为当期损益的调节器,人为地把本不能变现的待摊费用长期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显然构成了虚拟资产。
第二、虚拟负债现象。《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项负债应当按实际发生数额记账,当负债已经发生而数额需要预计确定后再作调整。然而,不少会计主体负债不实的现象是比较严重的,其主要表现如为:应付银行贷款利息不能足额反映,引起负债不实;企业将实现的收入挂在应付款项;拖欠的职工工资不在账面上如实记录,引起企业内部负债不实和盈亏不实。
第三、虚拟利润现象。凡是不属于真实利润的账面利润,均属于虚拟利润,会计界亦称其为“纸上利润”。不少会计主体的管理者出于有意粉饰经营业绩的需要,采取多计收入,少提固定资产折旧,少摊应摊费用,少计银行贷款利息等手法,达到捏造利润的目的。
第四、资本虚拟现象。由于虚拟资产、虚拟负债和虚拟利润的出现,从另一个侧面来看,显然也虚拟了投资人的权益,使资本掺了很大的“水分”由于虚拟资本的形成,使得投资人权益不清。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
第一、影响国家宏观调控。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失真,使整个社会的会计信息不其实,无法使国家、投资者、银行以及其他债权人等有关各方对大至整个国民经济小至某个企业作出正确判断,甚至有可能产生误导作用,这将极易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紊乱埋下祸根。
第二、破坏投资环境,影响经济资源的合理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越来越依靠从投资市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在投资市场上,投资者是根据其出资的安全性、流动性与获得收益高低诸因素决定投资方向的,而他们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就是企业提供的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会计资料,因此会计资料的真实与否就关系到广大投资都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是否能实现利用市场完成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序流动。
第三、危及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计信息失真无法使管理当局和职工群众了解真实情况、有效地把握未来和作出决策,令经营管理极易迷失方向甚或招致混乱;其次,会计信息失真生成的多数原因都是以损害企业的利益为代价来谋求集团或个人的私利。
第四、助长社会的腐败之风。会计还是国家控制企业、企业的所有者控制其经营者的一种手段。然而,许多企业通过做假账,将一些不合法合规的支出合法合规化,甚至到了“吃喝嫖赌”全报销的严重程度,助长了社会腐败之风。而一盘糊涂账,更给个别人钻空乃至贪污、盗窃、腐败打开方便之门。
二、会计信息失真原因
(一)执法不严
尽管我国的会计法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使得违法的机会成本很小。违反会计法规的巨大利益诱惑与低廉机会成本所形成的反差,使得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止。
(二)会计人员本身因素
一方面,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受环境影响很大,当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作为企业员工的会计人员在企业领导权力压制下,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维护本单位利益,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影响
长期以来,以企业业绩的考核评价侧重于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结果,而不关心产生这种结果的程序或过程是否合理。正是由于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对于结果状态的过于偏爱,以及对会计信息产生过程有所忽视,从而促使了企业短期行为、会计造假及违规交易等一系列失态动作随之发生,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三、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会计法规体系,提高人员素质
第一、加强会计法规建设,加大执法力度。“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几个环节要抓紧,凡是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会计人员编制、篡改会计数据,弄虚作假,损害社会利益的,必须依法严惩,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使后来者不敢重蹈覆辙,充分发挥法律对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震慑作用。
第二、改革会计管理体制,提高和明确会计人员地位。会计人员是会计制度的直接执行者,建立新型的会计人员管理系统,实行会计委派制和会计集中核算制,使会计人员从企业中完全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第三者,客观公正的实施会计工作,真实准确的反映会计信息,使会计人员“顶得住又站得住”。
第三、重点提高单位领导会计法规意识,单位负责人是保证会计法执行的关键人物,大量事实证明,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在于单位领导,抓住了单位负责人这一关键环节,会计信息的起初性、完整性也就有了保障。因此,必须组织单位领导学习会计法规,使单位领导提高会计法规意识,端正思想,明确自己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的责任。
第四、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不论遇到什么情况不丧失原则,要以《会计法》为行为准则,做到自律、自重、依法理财,真正成为国家财经法律的忠实维护者,还要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技术,使其知识不断更新提高,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建立健全的会计监督机制
第一、做好企业内部监督根本工作。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内部监督是会计监督的基础。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新《会计法》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监督制度,并具体规定了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符合的“四条要求”,为单位制定内部监督责任制度指明了方向。其次,要实行内部监督责任制,提高内部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再次,建立内审机构,对会计最终产品进行符合性测试检验和监督,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日常与全过程控制作用,把一些违法、违纪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二、健全和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目前我国的社会会计监督机制仍处于一种起步状态,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正在进行的会计师事务所胶钩改制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制度建设,它将有效地使注册会计师保持独立性和公正性。但仅此还很不够,还应推行标准化执业制度,按照国际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规程和方法开展业务,提高监督质量,使社会会计监督机构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警察”。
第三、强化政府监督。政府监督包括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对有关单位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各部门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授权和职责分工对有关单位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避免职责交叉和重复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