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外贸企业建设的战略思考
2014-04-16徐松桃哈尔滨进出口集团公司
徐松桃/哈尔滨进出口集团公司
关于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外贸企业建设的战略思考
徐松桃/哈尔滨进出口集团公司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进程加快,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给我国的经济带来多方面的影响,新形势下通过了解我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发展现状,分析其原因所在及所面临的挑战,我们外贸事业只有重视不同体制的出口企业,提高出口产品档次,建立预警应对机制,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才能促进出口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加速对外贸易的发展。
新形势;外贸企业建设;战略;对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之后,我国对外贸易已全面融入国际化轨道,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已成为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党中央明确提出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强调对外贸易对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性。基于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特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外贸企业战略性建设,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自2010年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复苏达到顶峰以来,呈现了快速增长态势,而我国外贸企业并不是在国内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在国外也不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品牌出口,而是以低廉的价格竞争来获取国外采购商或发包的订单;从出口产品结构看,出口加工产业技术含量低,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也较低;从进口产品结构看,核心技术及关键设备、零部件进口居主要地位。我国外贸企业出口始终徘徊在加工制造业上,而技术密集型产品过度依赖从发达国家进口,这样将会影响我国外贸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不利于我国进出口行业发展的平衡。
一、目前外贸企业的特点
新形势下我国出口企业多,出口行为不稳定。目前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逐步摸索出全球化的发展道路。第一,参与出口活动的企业数目逐年增加。而纯加工贸易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两者并存型企业的比例呈缓慢下降趋势,生产率对企业出口参与的影响表现出显著差异。即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对纯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一般贸易企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在全部出口企业中37.75%的企业没有稳定的出口行为与出口收入,出口市场进入成本显著存在,资源成本显著上升,并且这些企业出口的定位也不明确,在选择服务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上转变频繁,说明了许多出口企业并没有相对稳定的国外客户源,出口的随机性比较大。第三,从所有制结构的角度看,从事一般贸易的私营企业更倾向于出口,而参与加工贸易的私营企业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出口参与倾向。另外,不论企业的贸易方式如何,外商投资和港澳台企业都具有显著的出口倾向,而国有企业出口倾向最弱,并且,国有企业生产率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一般贸易企业和加工—一般并存型贸易企业的出口参与行为。
二、影响外贸企业发展进程的原因所在
1.面对不同的市场。目前我们外贸企业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又被分为不同的省际市场。国家地方政府对出口企业普遍采用出口退税、出口补贴及税收返还等促进出口的政策,针对招商引资的企业通过采取压低土地价格、减免税收提供各种隐形补贴和优惠政策,促进本地企业甚至是本地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到国际市场销售,因此,在出口促进和地区保护政策共同作用下,企业进入外省销售的成本高于出口到海外的成本。市场分割导致我国生产率较低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后果是我们出口企业长期被锁定在全球价值的低端,没有能力追求构建产品的自有品牌,也不依靠提高自身的技术打造自身创新研发能力,而是采用贴牌的方式依赖国外发包者的销售终端渠道,以低价竞争策略出口,因此,打破市场分割,加快建立国内统一市场的步伐,让外贸企业能充分利用我国巨大的国内市场潜力,回归到企业发展的正常轨道。
2.出口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份额。企业生产的大部分产品用于出口,外商主导的出口特征较为明显。2008年—2012年中国出口额排名前1000名的企业出口情况,可总结为:第一,集中度较低。出口总额排名前10位的出口企业的出口额之和只占中国总额的8.46%,与境外有能力的出口企业相比,出口企业的集中度较低;第二,企业生产的大部分产品用于出口。出口排名前20名的企业,出口额占工业总产值的84.71%,只有15.29%的产品用于国内市场;第三,外商主导的出口企业特征明显,出口额排名前10名的企业中有8个是外商企业,排名1000的出口企业中453个是外商企业,比例达到45.3%,同时,据统计资料所载,目前所有出口企业中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所占比例不同。其中,外商企业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的44.63%,私营企业占比为21.73;港澳台控股的企业所占比例为20.11%;国有控股为9.83%;集体控股为3.7%。可见,外商主导的出口特征十分明显,因此,我国的外贸出口企业并不完全是内源于国内市场并进一步拓展到国际市场的国际化企业,而是某些跨国公司在我国价值投资的延伸。
3.面临新的挑战。目前我国的出口市场仍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大多为WTO“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的主要成员,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消费行为变化很大,生态意识日益增强,人们开始关注绿色产品,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促进了国际贸易中绿色产品市场扩大,这为一些国家实施贸易保护提供了市场基础,致使一些发达国家为保持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护国内市场,解决贸易逆差,便以保护环境为由,利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严格的环境标准,通过打破WTO关于发展中国家特殊和差别待遇的规定,制定高标准的TBT/SPS(技术性贸易壁垒/标准定位服务)措施,提高产品的环境要求,来抵消其他国家在资源和劳动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实施贸易保护。我国企业出口产品可能会因环保、安全因素而无法进入目标市场或被强迫退出目标市场。这就必然迫使企业加大对环保的投入、产生认证的费用、增加引进先进测试设备的成本,加上成本内在化的要求、反补贴措施的影响,此外,一些国家又对我国出口产品征收生态关税,这些都会导致我国企业出口产品成本增加,进而影响价格优势,削弱其国际市场竞争力,最终影响出口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新形势下加强外贸企业建设的对策建议
1.对一般贸易企业,政府应当重视企业生产率对出口的重要影响,在提高现有出口企业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将推出激励政策的着眼点放在提高一般贸易企业生产率和创新能力方面;更应当通过降低企业出口的固定成本来激励更多企业参与出口行为;提高国有企业的生产率依然是国有企业国际化的有效途径,同时,提高私营企业的出口参与行为,政府应将着眼点放在融资优惠及风险分散等支持性政策,防止私营企业被边缘化,以促使更多企业实现国际化。
2.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主动采用国际标准。企业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专业化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贸易保护问题;只有通过生产出合格甚至更高的产品,充分利用优质产品和绿色消费潮流的发展机遇,努力开发绿色友好型产品,才能将贸易保护带来的危机转变成商机。
3.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预警应对机制。出口产品的环保符合性是今后的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我们企业不仅要高度关注目标市场环保技术法规的变化,更要从内部生产管理抓起,不断强化质量环保控制,以保证出口产品符合各类环保法规要求。
4.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实施绿色营销策略。出口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根据出口产品的生命周期和不同国家对环境保护的不同要求,通过市场细分,调整产品定位,实施差别化的市场经营战略来满足不同国家的要求,规避环境壁垒,要特别重视在巩固现有市场基础上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对于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应积极探索跨国经营,通过对外投资、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方式,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避免由于国内低标准、国外高标准给生产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充分享受与东道国企业相同的自由流通便利,跨越环境壁垒,实现经济利益、环境利益和消费者需求的统一。
新形势下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化道路长远而曲折,在经济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潜在的市场需求是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有效地把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开拓对外贸易市场的同时,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1]刘思峰.对外直接投资效应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2期.
[2]肖文 杨书菲.全球贸易模型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1年第3期.
[3]吉生保.出口固定成本融资约束与企业的出口行为[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报.2012年第6期.
[4]林永生.我国出口鼓励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