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哩”字的助词用法研究——以山西曲沃方言为例

2014-04-16

晋中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中心语补语助词

李 华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119)

一、引言

曲沃县位于山西省南部,曾是古代晋国的都城。曲沃方言属于汾河片绛州方言小片,但其方言内部也有差异,以滏河为界,分为“沟南和沟北两大片”。由于沟南片更能代表曲沃方言的特点,故本文以沟南片县政府所在的乐昌镇方言为调查对象,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其中极具特色的助词“哩”的用法进行探究。

二、曲沃方言中“哩”字的助词用法研究

“哩”字读轻声[li],是曲沃方言中最常用的助词之一。它位置灵活,既可用于句尾,也可以用于句中。“哩”字的功能多样,根据它在句中充当语法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哩”

曲沃方言中的结构助词一般只用“哩”。“哩”做结构助词,既可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也可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还可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之间。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的”“地”“得”。

1.“哩”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按照定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其使用情况又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用在限定性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一类是用在描写性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其用法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的”。

(1)限定性定语对中心语进行限定

名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性质形容词、区别词做定语多表示限定性。例如:

①夏天哩拟设(衣服)。

②学习哩方法不对。

③黑哩衣服。

④大型哩设备。

(2)描写性定语对中心语进行描写

状态形容词、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做定语多是描写性。例如:

①雪白哩馍

②绿油油哩小麦

③黑黑哩衣服

值得注意的是在曲沃方言中,若“哩”字处于可用可不用的情况,那么使用“哩”一般起到强调定语的作用。例如:

④黑衣服 黑哩衣服

⑤学习方法 学习哩方法

“黑哩衣服”,强调衣服的颜色是“黑色”,而不是其他颜色。“学习哩方法”强调是“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其他的方法。

2.“哩”字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

状语可以是副词、状态形容词、介词结构、量词结构等。“哩”的用法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结构助词“地”。

曲沃方言中用在状语结构中的“哩”字一般可以省略。“哩”字有无对语义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只是语气上会有一些小的变化。例如:

①悄悄哩说,别让他都(他们)听见。

②她脸上红扑扑哩冒热气。

以上句子中的“哩”都能省略,“哩”的作用主要是强调动词中心语的状态,而且也能使得语气比较和缓。如果删掉“哩”,句子仍然能够成立,表意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删掉“哩”之后,句子的语气就会比之前显得有点生硬急促,含有了祈使或者命令的口气。

3.“哩”字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之间

补语一般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哩”的用法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结构助词“得”。例如:

①把二蛋哈(吓)哩抖擞(哆嗦)。

②宰也(这一个)苹果好吃哩很。

③他急哩脸都红啦。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曲沃方言中“哩”在中补结构中出现有限制条件,它只能用于结果补语和中心补语之间,而不能用在可能补语和中心语之间。因为在曲沃方言中连接可能补语与中心语有另外一个结构助词“得”[dei]。这样就避免了可能补语和结果补语产生混淆。例如:“写得好”在普通话中既可以分析成结果补语,也可以分析成可能补语,而曲沃方言中就不会产生这种混淆,因为曲沃方言中可能补语读作“写得[dei]好”,结果补语读作“写得[li]好”。

其他例子还有:

①这件事他做得[d ei]好。

这件事他做得[li]好。

②他用功,一定能考得[d ei]好。

他考得[li]好,因为他用功。

这两组例句中,第一句是可能补语,表示有能力做;后一个是结果补语,表明达到的结果。

曲沃方言中补语与中心语之间的“哩”一般不省略。“哩”字的作用在于将句子的语气拉长、放缓,强调补语的程度深。例如:“疼哩厉害”通过将“哩”字拉长,使得人们对“疼”的理解更深,对“疼”有更长时间去体会。

4.“哩”字用在固定形式结构中间

(1)指称性“哩”字结构

代词、名词、区别词、形容词、动词、动宾结构、主谓结构等后面都可以加“哩”,组成“哩”字结构。“哩”字结构作用相当一个名词,在句子中一般不做定语。例如:

①他哩是黑哩。

②小鸡哩是尖哩。

③好看哩是姐姐哩。

④说话哩是谁?

(2)描写性“哩”字结构

这一结构含有“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意思。表示比想像中的程度深,或者超过一般程度。通常表明说话者对结果不满,或者有不悦的情绪。例如:

《行路难》作于天宝初年,李白奉诏入京,不足三年遭谗去职后,起笔化用鲍照《拟行路难·其六》“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极言酒食之美,抒情主人公却忧思绵绵,无暇应对。

①油哩

②灯亮哩

这种描写性“哩”字结构可以由名词、动词、形容词、主谓短语等加“哩”构成,并不仅限于性质形容词。因为状态形容词已经有了描写性,所以状态形容词没有这种用法。

(二)动态助词“哩”

作为动态助词的“哩”一般都用在与动词有关的结构中。在曲沃方言中,“哩”字与动词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整个句子时态的变化。

1.“哩”字用在谓语动词后面

强调动作的施事、时间等。表示时间概念,强调动作已经完成。例如:

①王书记发哩言。

②他佛(说)哩他截个(今天)回来。

这里的“哩”表示整个句子的动作已经完成。有时句子本身已经有时间因素,而且有无“哩”字都能成立。但是句子时态会发生很大变化。例如:

④截个(今天)七点吃哩饭。

⑤截个(今天)七点吃饭。

例中的七点虽然是时间,但是这个时间不表示时态。整个句子的时态是由“哩”表现出来的,动词后面“哩”字有无会引起整个句子时态的变化。例中的第一个句子说明吃饭这个动作已经完成;第二个句子说明动作还未完成。

2.“哩”字用在动宾短语后面

“哩”字用在动宾短语后面,表示“正在做某事”。这个结构对动词的选择有限制,限于表示持续状态的动词。例如:

①吃饭哩

②发言哩

结合上述例子可知,当“哩”字位于动宾结构之间时,表示的是完成时态;当“哩”字位于动宾结构之后时,表示的是进行时态。普通话中没有这样的用法,例如:

③山上架着炮。

这个句子在普通话中存在歧义。因为“架”这个动作,既可以表示完成时态,也可以表示进行时态。而曲沃方言就将这两种情况进行了区分,用两个句子表示:

④山上架哩炮。

⑤山上架炮哩。

第一个句子表示的是完成时态,“山上架了炮”;第二个句子表示进行时态,“山上正在架炮”。

(三)语气助词“哩”

“哩”在曲沃方言中做语气助词使用时,基本作用是“使句子的语气和缓;有时还会带有疑问语气和夸张的意味”。

1.“哩”字用在疑问句中

(1)“哩”字用在有疑问词的疑问句中

“哩”在这里出现的基本作用是使得句子的语气和缓。例如:

①在(这)是咋回事哩?

②你心(寻)啥哩?

③你要哪一外(一个)哩?

去掉“哩”后这些句子依然成立,表达的意思也基本不变。“哩”字的使用与否,只与语气是否和缓有关。加“哩”后,语气和缓且疑问语气得到了加强。

(2)“哩”字用在无疑问词的疑问句中

表示疑问语气。这里的“哩”既表示了疑问语气,也是“成句的基本要素”,不可或缺。例如:

①杯子哩?

②截个(今天)哩?

在以上两个句子中,“哩”不仅担当了疑问功能,而且也是成句的必备要素。去掉“哩”字不仅表示的疑问语气消失,而且句子也不能成立。

笔者推断,在曲沃方言中,“哩”的疑问语气是从省略疑问词的疑问句中产生的。就像上面的例子,它们都可以将省略部分补充出来:

③杯子在哪儿?

④截个(今天)怎么样?

由于句子末尾疑问词的省略,造成了“哩”字临时承担疑问语气,这种形式后来固定下来,“哩”字也就有了表示疑问语气的用法。

2.“哩”字用在陈述句中

其位置不固定,既可以出现在句子的末尾,也可以出现在句中有语气停顿的地方。它的基本作用是舒缓语气,表示肯定,有时略带夸张。一般不能省略。例如:

①我还莫(没)吃完哩。

②我说离门(那么)面熟哩,半年(原来)是老同学。

“哩”用在这些句子中的主要作用是使得语气和缓,不那么生硬。作用相当于普通话中的陈述语气词“呢”“吧”。用在句末主要是为了让听话的人不觉得有命令、祈使的语气。用在句中主要是使得句子的停顿处语气更加连贯,也让听话人有时间去思考他人所说的话。

(四)其他用法的“哩”

1.“哩”表示担任

“哩”表示某人担任何种职务,有“是”“当”“担任”的意思。表示前面的名词和后面的名词是“等同关系”。例如:

①二蛋哩书记,狗蛋哩村长。

②他哩小偷,我哩警察。

2.“哩哩”连用现象

曲沃方言中“哩哩”连用只出现在一种情况,即两个“哩”连续出现在动宾结构之后。第一个“哩”表示从事某种职业的人,第二个“哩”表示领属关系,意思是“从事某种职业者的人的……”[1]39。例如:

①卖菜哩哩筐的。

②放羊哩哩鞭的。

3.“A A儿哩”格式

“哩”字用在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式后,构成“AA哩”格式。这种结构有两种理解方式,一种表示“少量、有点”,一种表示“量多”。区别在于第二个字的读音,如果第二个字读轻声、儿化,表示“少量”;如果第二个字不读轻声则表示“量多”。例如:

①甜甜儿哩

②大大儿哩

“甜甜哩”第二个“甜”字读轻声表示“有点甜”;第二个“甜”字不读轻声表示“很甜”。所以相同的结构,第二个字读音的不同,使意思截然相反。

4.“哩”字有关歧义

在曲沃方言中,有些时候一个结构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

①吃哩苹果 吃苹果哩

“吃哩苹果”可以是定中结构,表示是“吃哩”苹果,而不是“榨汁哩”苹果,或者是作为其他用途的苹果;或者可以表示完成时态,表示“刚才吃了”苹果,而不是其他时候吃。

“吃苹果哩”可以是“哩”字结构,表示“吃苹果哩人”;也可以表示是“正在吃苹果”,表示现在进行时态。

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动词“吃”造成的,作为动词吃可以表示持续动作,也可以瞬时完成,于是就会出现两种时态。动词“吃”既可以在定中结构中做限定性定语,又可以用在“哩”字结构中构成指称性“哩”字结构,所以就出现了两种用法。

三、结论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发现,在曲沃方言中“哩”字的助词用法很有特点。它既承担了普通话结构助词“的”“地”“得”的所有语法功能,又有一些特殊的用法,与普通话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它还有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的语法功能,做动态助词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或者动作行为正在进行,而作为语气助词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呢”“的”“吧”等,主要作用是加强语气。

[1]侯精一.山西方言的分区(稿)[M].太原:山西高校出版社,2010.

[2]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侯精一.现代晋语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猜你喜欢

中心语补语助词
浙江桐庐中学 晏铌 老师答疑
韩国语助词的连续构成与复合助词的区分
日语中的“强调”表达研究——以助词为中心
转折副词“却”在单句中连接状语中心语的特点和功能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浅析汉语以形容词为中心语的定中结构——以《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所列例句为例
汉语补语应用浅析
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
初级对外汉语教材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考察
生成语法框架下并列结构的句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