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编辑角色之适应

2014-04-16

晋中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信息内容精英传统媒体

杨 珏

(山西日报特别报道部,山西太原030012)

有研究者将“自媒体”界定为:凭借科技手段的优势,至少就技术层面而言,个体可以自行支配并向不特定受众传播信息、表达观点的媒体或平台[1]。以此为前提,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一个所谓的“自媒体时代”。其中,传统的媒体及其传播方式正在遭受冲击,并发生改变。与此相对,微博和社交网站对人们发布和接受信息的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如果是这样,人们首先便会自然提出如下问题:如果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那么在自媒体中,编辑的意义何在?在新技术条件下,有人将自媒体分为六种类型[2],分别是:写作型、分享型(如“土豆”)、话题型(如“推特”)、交友型(如人人网)、游戏型和编辑型(如百度百科)。在这几种类型中,编辑型的自媒体显然离不开编辑的作用。此外,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一些大型的网站(如新浪、搜狐等)一方面很难归属于传统的媒体,因为无论就载体、信息源抑或传播方式都具有自媒体的特点,但是如果严格套用上述的类型划分,它们也很难被归入某一特定类中。毋宁是,它们具有一种混合的特征,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它们也属于“自媒体”的一种。至少在编辑型和这种混合型的媒体形式中,编辑的角色依然不可或缺。

既然“自媒体”中离不开编辑,那么,如下问题便会接踵而来:这种信息传播平台对编辑的角色或曰素质是否有新的要求?要回答这一问题,自然便要首先论及自媒体的特征,以及在这种特征下,传统的编辑角色的局限性。对这些问题的论述构成本文的核心内容。这样,我们首先分析“自媒体”的特征,然后简要提及在自媒体下传统编辑角色的有限性,最后说明在新媒体形式下,编辑如何进行适应。

一、自媒体的特点

“自媒体”一词最早源于美国学者谢因波曼与克里斯,他们在界定这一概念时,强调了该媒体作为新闻和信息传播途径的重要性。总的来说,自媒体及其所传播的信息带有如下特征:内容的非“专业性”,传播的快速性,方式的多样性。我们分别予以说明。

自媒体内容的非专业性是相较于传统媒体的内容特质而言的。传统媒体的内容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性或者来源于特定群体的政治意志,或者源于在特定领域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或者源于编辑本身。这些内容来源不仅都具有较高的公众认可性,而且数量相对有限。在这里,数量虽少,却和质量似乎具有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就此而言,可以说,传统媒体的权威性源于较高程度的专业性,而这种专业性又源于较高的公众认可性。在此意义上,传统媒体及其内容似乎总是精英之间的对话。专业性、精英性、权威性因此与传统媒体及其内容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自媒体却似乎具有相反的特征,至少从表面上看是这样。自媒体的内容不再像传统媒体那样,强调一种具有精英性质的“专业化”。这主要表现在“其信息形成的主导者和参与者所具有的广泛性,即所谓的‘草根阶层’”[3]。如前所述,这当然首先得益于科技所带来的信息传播技术的现代化,其次得益于人们观念的变化。这些主导者和参与者可以借助这些技术积累、传播和共享信息,也许最初是在最小的范围内,但并不排除这些小众信息成为大众焦点。而其他受众也乐意参与其中,不仅成为接受者,也成为传播者。在观念上,这也散发出一种平等性和个人性的文化信息。传统媒体关系中纯粹的“观者”也转变为信息形成和共享的“当事人”。就此而言,自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实际上与人们平等表达和自由表达的权利紧密相连。人们可以就相关素材进行发布、评论,表达对事件的观点和看法。无怪乎有研究者说[4],这种强烈的自主性使得自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人们展示自我的一个平台。传统媒体却往往受制于客观条件以及自身角色的设定,信息内容源具有较强烈的固定性和单调性,因此,也不具有自媒体所具有的这些特点。

前述多点式参与、链条式传播的方式明显不同于传统的传播方式,广泛性削弱了人们对传统媒体权威性和专业性的理解和认知。与此相随,在某种程度上,信息传播的速度也得到极大提高。这种“非专业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顾及时常为传统媒体所考虑和重视的权威性,而且在客观上也不需要任何制度上的程序,因此传播飞速,且极有效率。自媒体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突破时空限制。虽然传播效率可能对内容质量造成影响,但也可使不同思想观念即时碰撞,相互辩论交流,形成良好互动。此点可能对于不好言辞交锋的传统媒体而言,有些格格不入。不过,这也是上述平等性和个体性观念的一个表现。

自媒体的传播方式还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传统媒体借助纸张和印刷术进行传播,表现形式主要是报纸、杂志或书籍。但得益于现代科技,自媒体信息内容的传播者可以利用相对简单的操作,借助文字、图片和视频等不同方式进行信息传播,微博、博客、个人主页、论坛甚至电子邮件等都可以作为自媒体的展示平台。而借助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介质进行信息传播,自媒体的信息内容可能更具有冲击力和吸引力。

二、传统编辑角色的局限

我们也可以用“地位弱化”来描述传统编辑角色在自媒体时代的局限性。当然,无论是在传统媒体中,还是在自媒体时代,编辑所扮演的都可以说是“把关人”角色。那么,我们还是根据上述自媒体的特点,来说明传统编辑角色可能存有的局限性。

首先,传统媒体中编辑的精英化角色可能会与自媒体的特征发生冲突。这种精英化角色源于传统媒体内容的权威性。而随着自媒体内容“非专业性”的形成,传统编辑恐怕得对自己的精英角色稍作调整,“放下身段”,以平民化的视角去审视对象内容。换言之,对象的非精英性影响到了传统编辑更浓烈的主导意味。既然自媒体具有上述特点,传统编辑角色就势必在新情势下带有局限性。

其次,在享有其优势的同时,自媒体也必须承担因此产生的不良后果。自媒体内容上的“非专业性”特征使得自媒体上的内容显得丰富多彩,同时也嘈杂喧哗。因为缺少专业性,所以信息杂乱;因为缺少精英性,因此内容往往是理性与非理性并存;因为缺少权威性,因此在真实性上就可能产生问题。总体说来,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的传播内容显得良莠不齐,并因此具有“泛娱乐化”情形。这一切不仅给编辑工作带来挑战,但也带来新的内容。所以,一方面使传统编辑去精英化,另一方面却是“把门人角色”的加重。

以新闻为例。传统媒体和自媒体的编辑在决定某信息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时,其标准可能不同。有些可以登录在传统媒体上的稿件不一定就能直接被编辑进网站信息之内,反之亦然。自媒体编辑可以更为宽松和灵活的标准选择信息,进而引发受众的讨论和传播。这就意味着,传统媒体的编辑在进入自媒体时代后,其传统的精英化色彩削弱。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在自媒体时代就完全无可作为。只不过,这里存在的是“把门人”职责内容的些许变化,甚至可以说是“加重”。因为,前已述及,“去精英化”和“非专业性”就意味着所面对信息内容的良莠不齐,这与传统媒体精英化的特征不同。就此而言,传统编辑如果采取传统的标准可能导致两种不利后果:一方面,将本该纳入新媒体之中的信息内容排除在考虑范围之外;另一方面,如果完全没有任何标准,又会将不该纳入的信息内容置于考虑范围之内。另外,自媒体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对传统编辑的把关新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一旦编辑没有尽到把关人角色,使虚假信息进入传播渠道,负面后果会更加严重。所以,在新媒体时代,编辑的角色或任务应该加入一些新的内容。

最后,也是非常明显的,是自媒体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对编辑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传统媒体的编辑所从事的技术工作主要指精英化的、与文字质量有关的工作,而新媒体时代则不仅要求这样的职责,还要求编辑能追随传播技术的大潮,熟练使用新的编辑和传播技术。

三、自媒体时代编辑角色的适应

在自媒体时代传统编辑必须进行一些调整,以适应新的传播方式的要求。我们认为,根据前述的自媒体的特点,这一调整和适应至少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理解和把握传播理念;提高专业和技术水平;在精英化和平民化之间进行平衡。下面对此分别予以分析。

(一 )理解和把握编辑理念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自媒体,只要是与其相关的编辑工作,都有一些共同的规律与传播理念,即所谓的“万变不离其宗”。所以,无论内容和技术上的特征如何变化,但一些传播理念总是自媒体也不能忽视的。

也许自媒体传播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的“非专业性”与“去精英化”使其显得更接地气,但自媒体的编辑必须认识到,自媒体在整体上也是一种媒体。因此,在传播时要针对符合不同的信息内容的本质要求。同时,要以受众为本,正如有些研究者指出的那样[5],“把敬畏民众”作为编辑的必备意识。比如,新闻内容要保持尽量公正客观,不能为了吸引受众而忽视媒体传播所要最终实现的目的。

这种“敬畏民众”的理念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首先,它体现在对自己的尊重上,这是尊重他人的前提。其次,以此为基础,它体现在对受众的尊重上。在这里,可能会涉及编辑伦理道德的问题。道德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规则应发挥作用:当认为某事物对自己或自己关爱之人都构成一种不尊重时,则应该认为把它传播给受众将构成一种不尊重。在价值判断的主观性较为严重甚至形成虚无性的时代,这至少可以成为一个基本的判断基础。因此,如果为了满足一些粗俗需要,而散发不符合道德底线要求的新闻内容时,不能说是尊重,只能说是“迎合”;或者,为了吸引眼球,而散发夸大其真实性的信息时,也不能构成一种“敬畏”。因为,无论如何,对于编辑自己而言,如将自己置于受众的位置,也不会认为这是一种尊重。

只有具备了自尊和尊重他人的传播理念(它同时也是编辑道德的基本要求),才可能进一步发现编辑工作的一般规律,并将这些规律与“敬畏民众”的传播理念结合起来,并将之用于对具体编辑工作的指导之中。

(二 )提高专业和技术水平

在上述编辑理念的指导之下,自媒体的编辑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和传播技术水平,以适应自媒体编辑工作的要求。

首先,编辑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即信息的甄选水平。传统媒体下,编辑的专业水平其实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如前所述,自媒体的一个特点就是信息内容繁杂多样,所以,编辑的甄选水平就极其重要。一方面,要将受众喜爱和需要的内容散播出去,另一方面,还要敬畏民众,剔除不尊重受众的信息。换言之,编辑需要提高自身对内容的鉴别和处理能力。在这里,编辑必须在上述理念的指导下研判舆情。这样,在专业知识方面,对大众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可能就极为重要。只要编辑做好这一点,自媒体的公信度就会相应提高。

现在人们普遍认识到,新兴技术使谣言更难以辨识,但又更容易传播。就此而言,谣言具有隐形性,在传播上,则可能呈枝状分裂结构方式传播。有人将这种谣言称为“隐形信息源”,而将其传播方式称为“树形信息道”[6]。此外,娱乐化也使得一些虚假信息产生并散播。如有些传播者为迎合大众的猎奇心理而传播一些虽然无害却并不真实的信息。对于这些信息,自媒体的编辑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不使其鱼目混珠。为此,在某些特定自媒体领域,编辑就应该严格把关,杜绝虚假信息,做好“把门人”角色。在某种程度上,编辑有时候还要兼任记者或调查者的身份。

其次,自媒体时代的编辑还要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这是由自媒体与现代传播技术密不可分的特征所决定的。一方面,编辑在做好“把门人”角色的同时,要利用现代技术拓展信息来源渠道,利用现代技术把握焦点新闻,并适时地与信息受众进行互动交流,这也是掌握舆情民意的一种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编辑还要熟练掌握和运用网络和电脑编辑,以便很好地完成上述任务。

(三 )在精英化和平民化之间进行平衡

对上述分析进行总结,对于自媒体时代的编辑而言,也许关键的一点是要在传统的“精英化”角色和现在的“平民化”角色之间进行平衡。一方面,媒体自身需要编辑具有精英化的色彩,这不仅体现在其专业水平上,也表现在其道德要求上。无论是现代科技,还是传统技术,编辑的这一特色皆不可或缺。另一方面,自媒体的某些特点又需要编辑必须获得一些平民化的特征,这主要体现在其对信息内容的处理上,以及其可能作为受众一环的地位上。

这样,在自媒体时代,编辑必须意识到自己可能具有的双重任务,作为一名编辑,必须坚守传统编辑的某些职能和操守,同时又要善于从草根阶层汲取信息内容,并丰满自己的角色形象。

[1]孙东东,万莲姣.舆论格局与舆情判断[J]湘潭大学学报,2012(4):148-151.

[2]周晓红.自媒体时代:从传播到互播的转变[J].新闻界,2011(4):20-22.

[3]刘建军,沈逸.网络政治形态:国际比较与中国意义[J].晋阳学刊,2013(4):94-106.

[4]岳淑珍,李轩英.自媒体时代社会化媒体与个人媒体的互动互补[J].中国传媒科技,2013(1):110-111.

[5]丁柏铨.自媒体时代的舆论格局与舆情判断[J].天津社会科学,2013(6):37-43.

[6]陈喻,徐君康.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传播解探析[J].新闻界,2013(15):50-53.

猜你喜欢

信息内容精英传统媒体
浅析知识仓库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它们都是“精英”
信源、信息内容、情绪特征对微博转发的影响探究
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的创新与完善
精英2018赛季最佳阵容出炉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当英国精英私立学校不再只属于精英
昂科威28T四驱精英型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