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中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现状研究

2014-04-16张俊霞

晋中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晋中市新生代社会保障

张俊霞

(晋中学院机械学院,山西晋中030619)

晋中市是我国人多地少矛盾较突出的城市,据统计,截至2010年8月晋中市农民工总数达到30余万人,出生在1980年以后的农民工已经占到62.5%。目前,这些年轻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了晋中市产业工人的主体力量,他们的工作种类涉及销售、采矿、建造、运输、家政、餐饮、IT等各种行业。但由于技能水平、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因素,这些数量庞大的新生代农民工时常处于工作无保障的状态,他们在为晋中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稳定与安全方面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当前晋中市农民工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特别是满足年轻一代外来务工人员各方面的需求,目前已成为政府着重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晋中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笔者经过走访一些农民工较为集中的企业,共发放调查问卷350份,其中涉及到的具体问题达50多个,最终回收的有效问卷共326份,回收率高达93.1%。在调查过程中,得到了晋中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晋中市榆次区公安局、晋中市总工会以及各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的帮助与支持,获得了晋中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的资料,基本情况如下: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在农民工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59.8%,说明现在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在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比重分别为12.9%、35.5%和32.1%;而老一代农民工中从事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的比重分别为38.9%、26.7%和18.9%。新生代农民工在制造业、服务业就业的比例都高于老一代农民工,开始偏向于劳动环境和就业条件更好的行业。在文化程度方面,新生代农民工中初中毕业的占到35%,拥有中专文凭的占到32%,高中毕业的则占23%,还有7%的拥有大专以上的文凭。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要高于老一代农民工。从收入水平上看,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也略高于老一代农民工。

二、晋中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现状

通过调查结果我们不难看出,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无论在价值观念还是在就业选择上都发生了改变,他们在城市中长时间生活逐渐融入了城市并希望留在城市。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需要高于老一代农民工。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体制下,仍旧缺乏医疗服务、就业培训等社会保障。

(一 )工伤保险覆盖面小

调查显示,只有25%的新生代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而且参加了工伤保险的人员也主要集中于建筑和制造业等具有高风险性的几个行业,而服务业的工伤保险参保情况最差,参保率只有11.3%,另外接近60%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不清楚工伤保险的具体赔偿措施相关规定。相比较而言,老一代农民工的工伤参保率达到43.4%,这与近几年山西省政府着重关注农民工在建筑、采矿等高风险性行业中的工伤参保状况有密切的关系,而老一代农民的就业选择通常也主要是这几个行业。

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观念和择业选择上已经发生了改变,但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新生代农民工仍无法融入到城市的正规就业体系中,在就业过程中仍然受到歧视,即便是任职于服务行业,大多数从事的也是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工种,风险性高,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劳动时间为10.1小时/天,远大于普通工人的平均劳动时间。调查中,45.9%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经常会被要求加班,并且加班时间往往超过3个小时,63.5%的人表示没有双休日。恶劣的工作环境,外加超长的劳动时间,致使新生代农民工的健康受到严重的损伤。在工伤事故发生后,用工单位常常会以因双方没有签署正式的劳动合同而没有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为由,拖延甚至拒绝支付工伤赔偿金。

当问到是否愿意参加工伤保险时,59.6%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愿意,但同时他们认为即便参加了工伤保险,在真正发生工伤情况时,也不能得到赔偿,更多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选择与用人单位私了。他们觉得能拿到一些钱总比什么都得不到强,况且打官司的最后结果自己也不见得能得到全部的赔偿。

(二 )医疗保险尚需完善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35%的新生代农民工参加了城镇医疗保险,与老一代农民工33%的参保率相比差别不大。在问卷调查中,41.3%的新生代农民工和45.6%的老一代农民工选择在生病时“随便吃点药,凭身体扛过去”;22.6%的新生代农民工和20.2%的老一代农民工选择去私人诊所,可见新老两代农民工在对待生病时所采取的处理方式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医院收费过高,而医疗保险制度对农民工的覆盖率不高以及各种限制性条件的存在等原因,使他们不能在生病时得到及时的治疗,尽管有21.5%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在生病时会选择去正规大医院看病,但治疗的费用一大部分都是由自己支付,用人单位为他们报销的医疗费用不足实际看病费用的20%。

(三 )失业保险几乎空白

农民工工作具有零散性、随机性等特点使得他们辞去工作的概率较大。在接受调查的农民工中,仅有3.4%的新生代农民工和2.1%的老一代农民工参加了失业保险;80.9%的新生代农民工和76.3%的老一代农民工表示有过失业的经历,两者差距不大。但事实上新生代农民工在失业后所面临的问题要更多,当被问及如果失业后在长时期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会做什么样的选择时,66.5%的老一代农民工选择“回到农村”,而仅有12.5%的新生代农民工愿意回家务农,76.3%的人表示会继续留在城市等待工作机会。

另外,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性要更强,调查结果显示,一年内仅在1个单位工作过的仅占17.7%,在两个单位工作过的占30.4%,在3个以上单位工作过的达到了半数以上,而老一代农民工超过61.3%的人在一年内都没有更换过工作单位,所以新生代农民工发生摩擦性失业的频率要高于老一代农民工。调查显示,在失业期间57.2%的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来源来自过去所积攒的储蓄金,21.8%的新生代农民工向家人求助,15.8%的新生代农民工依靠借贷生活,仅有3.2%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在失业期间得到过政府资助。

(四 )养老保险建设严重滞后

2010年晋中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一份报告显示,当年晋中市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工共有5 792人,仅占当时晋中市内就业农民工总数的2%左右。晋中市总工会所出具的一份关于晋中市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调查表明,不愿意购买目前晋中市推行的养老保险的雇主超过80%。接受调查的新生代农民工中参加养老保险的不到5%,老一代农民工中参加养老保险的也只占3%左右。同时,47.4%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养老对于自己来说过于遥远,52.6%的老一代农民工认为自己早晚要回到农村,没有在城市参加养老保险的必要。

(五 )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严重缺失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福利缺失主要表现在住房福利或补贴、职业进修和培训以及各种劳动保护等方面。调查显示,农民工享受的住房福利待遇保障情况不容乐观,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无法享受此项福利。虽然与老一代农民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租住社区楼房比例达到19.5%,远高于老一代农民工的6.3%,但他们的居住条件仍不容乐观,52.4%的新生代农民工住在集体宿舍,还有19.3%至今仍然居住在工地窝棚。另外从教育福利上看,除了个别工作时间较长、技术水平高的农民工有机会参加工作单位提供的培训外,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职业培训的老、新农民工分别达到78.3%和83.3%。虽然晋中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时常会组织针对农民工群体的培训班,但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外出务工的相关注意事项,期限也较短,多为两三天。新生代农民工由于缺乏工作技能方面的培训使得他们在工作岗位竞争上处于弱势。

三、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的原因

(一 )制度方面的原因

1.户籍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依然存在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由户籍制度改革滞后而带来的极不协调的矛盾。这种矛盾也是导致新生代农民工不能享受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有效保护的根本原因。

2.新生代农民工仍然受到城市就业制度的排斥

由于制度原因,新生代农民得不到城市居民在工资和社会福利待遇等方面的保障,出现无故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二 )企业方面的原因

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筹资原则是由单位、政府以及个人三方共同承担,所以企业必须将收入总额的一部分作为其员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而企业主不为其所聘用的新生代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手续,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成本,获取高额的利润。例如,目前在晋中市城镇户籍的年轻人的平均工资已经超过1 500元,而雇佣一个青年农民工只需要1 000元左右即可,甚至低于800元,外加这些年轻农民工对单位的福利方面也没有什么要求。很多企业和雇主就是因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低廉而愿意雇佣他们,调查显示,90%的雇主“不愿意为农民工买保险”,他们表示之所以愿意雇佣年轻的农民工,主要考虑到新生代农民工年轻力壮,头脑灵活,而且生活成本低。一些企业主认为在市场竞争中,为农民工上保险会增加用工成本,从而使企业失去价格优势,其自然要对农民工社会保障施以抵制的态度。

(三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原因

1.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和能力缺乏

尽管新生代农民工的维权意识比他们的父辈们强了很多,但大部分人在自己合法权益受侵害时,仍然不懂得通过合法手段保护自己,调查显示,仍有42.3%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选择“默默忍受”。这说明他们在城市中仍然属于弱势群体,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一部分人选择忍气吞声,没有通过合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2.新生代农民工组织化程度低

现在新生代农民工的队伍非常庞大,但缺乏组织,很难形成维权合力。调查显示,各个企业的工会只有少数新生代农民工得以加入,52.6%的新生代农民工不知道工会的作用。缺乏组织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受到歧视、不公正待遇时,缺乏诉求的渠道;在遭遇突发性、灾难性事件时,缺少求助的途径。

3.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性大

新生代农民工年龄大多20岁出头,尚处于职业起点阶段,且缺乏职业规划,工作变动大。为了寻找更好的发展空间,他们频繁地从一个地方流向另一个地方,虽然现在国家已经出台的政策规定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可以异地续接,但由于各地生活水平差距大,导致许多收入较高的大中型城市的劳动保障部门不愿意接收来自低收入地区的社会保险,且跨区域保险衔接手续繁琐,使流动人口望而却步。

四、完善晋中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对策

(一 )改革户籍制度,放宽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落户政策

近几年来,不少城市在针对外来人口落户本市的问题上呈现出松动的态势,特别是像晋中这样的中小型城市,在落户的条件上基本上是把握两条原则:一是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并有缴纳某项保险(例如大病保险)2年以上的记录;二是有合法的固定住所,也就是得在城市投资购买住房。但事实上,在目前这种房价不断攀升的形势下,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并不高,储蓄有限,通过购买住房获得户口对于许多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在新的户籍法出台前,晋中市政府可积极探索和构建适合本市实际情况的、具有可行性的新户口管理办法,有条件地将年轻的、文化水平高的农民工先转为城市正式居民。

(二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建设

1.深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将新生代农民工逐步纳入保障范围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应结合实际,先从工伤保险开始,然后是针对大病的医疗保险,再考虑养老保险,分层次、分阶段、逐步推进,最后再将所有的新生代农民工都纳入到城市社会保障中去。

(1)工伤和医疗保障方面可以先为新生代农民工设立一种不同于城镇户籍人员的、单独的综合保险。这方面可借鉴上海市三险合一的成功作法。

(2)逐步推进农民工养老保险。考虑到新生代农民工年龄尚小、流动性大的特点,加之大多数早期进城农民工在年老体衰后选择回到农村生活,所以当前养老保险不宜全面铺开、强制实行,而要降低门槛,区别情况,逐步推进。

2.加强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运行情况的监督

首先,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并且要强化执法力度。

其次,各地相关部门应该注意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进行规范管理,并且提高管理水平。只有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才会逐步健全。最后,要为新生代农民工建立起全国性的社会保障网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管理一体化,针对当今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性较强这一情况,各地政府要不断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登记制度,运用网络技术进行一体化管理。

(三 )提高企业和新生代农民工个人对参加社会保障的正确认识

1.企业应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重要性

所有雇用农民工的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与民营企业,要彻底转变让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只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的错误思想观念。企业应当意识到,从长远发展角度看,让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有利于企业留住人才,防止熟练技术人员流失,减少因培训新员工而产生的成本,能够在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凝聚力的同时,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财富和社会效益。

2.新生代农民工也需要转变自身的观念,提高对社会保障的认识

虽然新生代农民工还非常年轻,但也需要为自己的将来多做打算,目光要长远一些,要有忧患意识。除此,新生代农民工还应通过发展自我互助组织、自我管理组织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该组织还可以成为新生代农民工与当地社会进行沟通的纽带和桥梁。

3.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新市民观念”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联系着城市与农村。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具有非农非城的双重性特征,以当前的国情来看,如果将其完全纳入到城市中去是很不现实的,但他们也无法再回到农村。因此,要很好地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就必须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树立市民观念,增强其市民意识,逐步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

[1]李婧斐.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缺失与保护[D].长春:吉林大学,2009.

[2]刘敏,黄润龙.基于社会保险的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实证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7(5):51-55.

[3]王一曼.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缺失与保护[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晋中市新生代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新生代”学数学
2019—2020年晋中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分析及建议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挑好“金扁担” 阔步奔小康——晋中市第二届现代农业博览会开幕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