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社保对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效用研究

2014-04-16

江汉学术 2014年2期
关键词:社会保障经济发展

陈 宇

(兰州商学院 陇桥学院,兰州 730101)

改革开放之后三十年,我国的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目前的GDP总量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我国经济在长期发展之后,所积累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地表现出来。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又使这些问题更加严重。十八大之后,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考虑如何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试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点分析和建议。

一、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整体发展和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1. 经济结构失衡

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由来已久,经济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就是产能过剩,而金融危机的发生又加剧了这种失衡。目前我国已有多种产业存在产能过剩,在传统行业如钢铁、水泥的生产上,调查显示:2009年,中国国内钢铁产量约为6.6亿吨,国内需求为4.7亿吨,即便加上出口需求,也存在25%左右的过剩;同期国内水泥总产能达17亿吨,存在约3亿吨剩余产能。此外,风电和光伏电等新型能源产业也极有可能形成新一轮产能过剩,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这一问题:“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结构调整难度加大。”“主要是强调好字当头,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1]

其次,我国经济结构发展失衡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居民储蓄率过高。2008年,中国储蓄率为51.4%,比世界平均储蓄率23.9%高了27.5%。储蓄率如此之高的原因,主要是对广大中低收入的普通居民来说,其有限的存款资源更多用于支付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下的养老,子女教育,医疗及其他未来需求。[2]29居民储蓄与消费比例失衡,消费对于经济拉动的作用有限。

再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也是经济结构失衡的重要表现。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城镇居民家庭人和农村居民家庭,以及地区和地区之间人均收入之间的差距。据报道,我国自2003年以来,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一直在0.4的警戒线之上。[3]我国收入差距过大不仅表现在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还表现在城市居民内部和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过大。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2009年,垄断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的2-3倍,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4]

储蓄率过高和两极分化现象的存在,导致内需不足,使得沿海的产业严重依赖海外市场,在这种消费结构下,一旦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就会对这些出口导向型的产业带来严重影响。这也是为什么金融危机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如此巨大的原因所在。

2. 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的建立不完备

与商品和服务市场相比,我国的资本市场、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发展都还很不完善,不能完全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经济的运行机制上,许多方面仍停留在“双轨制”上,而双轨制的重要表现就是政府权力对于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力,如果政府的管控缺乏科学性,就会导致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竞争不畅,市场无法完全整合资源,优质资源无法获得扩充,无法为市场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导致整个经济的发展都受到影响。

(二)生产要素方面存在的突出性问题

1. 失业及就业压力问题严重

目前我国就业的状况是:就业压力总体上持续增加与结构性用工短缺的矛盾并存。一方面,劳动力供求总量在一定时期内仍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主要表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重大,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的规模相当大。另一方面,就业上又存在着结构性供不应求的用工短缺情况。广州市“十二五”规划需求技师10万人,而目前不足8000人,其中高级技师不足300人。更严峻的是,我国在岗技术工人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大龄高级技工趋势日益凸显。[5]二是因为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对工作选择、生活待遇、未来前途等有了新要求,使得用工需求方与劳动供给方二者出现不匹配。

2. 企业自主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后劲乏力

总体来看,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我国目前已有近200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却很少,尤其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更是稀少。据统计,我国出口的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尚不到10%。我国大量的出口产品中,多数为贴牌产品,只在国内制造;我国出口的通讯、半导体、生物医药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品中,外国公司获得授权的专利数占到90%以上。这样,我国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的低端,产品附加值很低,大量利润被拥有知识产权的外资企业拿走。近几年,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我国也缺乏核心技术和领军人才,无法和国外的大型企业竞争。没有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就没有自主发展的真正动力,我国的经济发展始终走在别人的后面,在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的风潮中,我国的制造业如何占领国际市场,仍面临着巨大压力。

(三)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首先,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商品出口。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经济衰退、消费锐减,导致我国沿海的制造业企业出口明显下降,严重打击了我国的制造业,我国国内已经有相当一批主攻海外市场的企业倒闭。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出口影响逐月增加,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表明,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的外贸出口10740亿美元,增速比2007年同期减少4.8%,已经倒闭的外向型企业2万多家,GDP降为9.6%,是近6年来第一次回落到一位数。2008年11月,我国的出口首次出现了负增长,11月当月我国出口1149.9美元,下降2.2%,我国外贸单月进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12月当月我国净出口总值111.6亿美元,下降2.8%,进口721.8亿美元,下降21.3%。[6]

其次,金融危机造成美元汇率波动,导致人民币相对美元更快升值。目前国际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大都以美元标价,美元的持续贬值,造成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使我国制造业的成本飙升,同时使我们的出口产品价格上升,这些都沉重打击了我国的制造业,使得我国产品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都会丧失殆尽。

再次,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9500亿美元,美元贬值,使得我国外汇储备遭受严重损失。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从2008年下半年起下滑,到2009年第一季度下降到谷底,虽然从2009年第二季度起开始逐渐回升,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其中原因主要是:我国经济回升是依靠政府实施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而社会投资意愿尚未明显跟进,居民消费后劲乏力,无法进一步扩大内需,而外需的萎缩和低迷状态又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部分产业再次出现产能过剩问题,不仅钢铁、水泥、电解铝、造船、煤化工等传统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多晶硅、风能设备等新兴产业也因投资过度出现产能过剩问题。[2]30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危机还导致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问题严重。在解决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国在2008年投入四万亿的资金到基础设施,一方面,对于克服我国经济遇到的短期问题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长远来看,却造成了我国目前比较明显的通货膨胀问题。我国2011年的GDP为47.3万亿元,货币供应量为85.5万亿元,比例高达190%,超过了国际标准的100%。在发达国家,若达到100%就应该下降了,如美国的2011年的比例为50%左右。[7]这是目前我国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在上述我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中,经济结构的失衡是最主要的问题,它是产生其他经济问题的根本原因。我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之际出现如此多的问题,比如出口下降引起企业的倒闭,消费不畅带来的经济增长乏力等,都是因为经济结构失衡造成的。上文提到的其他两个问题,即解决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善和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在首先解决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后才有可能解决,如果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解决不了,我国经济将很难健康稳定发展,而脆弱的经济结构又会使我国经济发展在未来随时出现问题。

由于上述经济情况的存在,西方一些经济学者判断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到头,未来中国经济将走下坡路。从我们的分析来看,这一预测未必是空穴来风,要想使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上述经济问题必须予以解决。

二、我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原因探究

(一)主要原因:政府市场经济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落后

首先,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造成经济结构比例失衡的主要原因。中国改革开放后的近三十年,我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大约为9%,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然而,这些长年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资的方式产生的。政府主导经济发展在特定时间确实能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但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府主导经济建设的模式也需要进行调整,政府职能需要转型。[8]

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但另一方面其消极作用也是非常显著的,主要表现在:首先,成本约束机制不健全,风险无人承担,各级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常年大量投资于能够为本地区GDP增长尽快带来实效的行业,而很少考虑后续影响;投资和经营决策与市场真实情况往往脱节,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GDP的增速仍然作为干部考核、升迁的指标,大量社会资金用于投资,以促进本地的发展,从而提升自己的政绩。而在现有的分配和经济运行机制下,在这种政策导向下,如果地方经济以政府投资的方式来刺激当地经济发展,而政府的投资多数都放到了能够快速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设施方面,日积月累,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将会更加严重。同时,权力主导下的经济建设持续地侵蚀和破坏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平原则,造成优质资源的整合力度下降。既造成市场不公平的竞争,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的浪费,持续地侵蚀和破坏市场经济的建设。

其次,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各级政府指导经济的政策应该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但是就目前来看,政府对于市场经济运行的管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各级地方政府在发展思想上对社会的公平问题重视不够,对社会出现的两极分化问题,价值分配的科学性不够,不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现阶段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情况下,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非常大。消费已经和出口、投资一起被称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但是各级政府投入到刺激消费方面资金却很有限,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在社会保障上投入的力度太小。这使得扩大内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不利于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局面解决。同时,由于企业人员社会保障远远低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导致人们不愿意去企业工作,也不愿意去创业,导致各级政府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问题,也使得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的完善和建立缺乏动力。

各级政府在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方面,基于地方保护利益,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利,导致科技发明者无法获得相应的技术回报。而由于在社会保障上投入力度太小,使得很多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去创业,遏制了社会的创新能力,这些阻碍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发展,使得我国的企业生产在技术创新方面缺乏动力。

(二)社会不公现象与经济发展问题的加剧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存在社会的不公现象,这些现象包括权钱交易、管理秩序混乱、政府调节不力等。由于我国处于改革发展阶段,所出现的管理和制度真空,使得一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为社会经济单位谋取好处,这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发展,优质资源的合理流动都产生了严重的冲击。这些现象也加剧了上文所提到的经济存在的各种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比如:为了促进国内的消费,政府提高了各地最低工资的标准。表面上这种做法维护了工人的利益,但是这样的方法是违背经济规律的,因为企业的利润是给定的量,工资的多少应该交给市场去解决。这样做不仅不会解决工人工资低的问题,而且还会因为强制性的涨工资引发大批中小企业无力维持而失去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机会,从而造成更严重的失业问题。其他方法诸如给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免除中小企业的相关营业税,但是这些方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现存的经济问题,因为这些措施无法真正拉动中国的消费增长,而消费增长是解决目前经济问题、调整经济结构的根本方法。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才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和核心所在。

三、完善社会保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的内容主要为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从财政角度来说,社会保障就是政府通过财政收入的再分配,把高收入人群体的部分财富转移到低收入群体的财富再分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作用。”[9]当今,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政权的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为他们创造安心工作的心理环境,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发展。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中,社会保障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较为有用。目前我国要使经济持续发展,乃至保持政治与社会的稳定,都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一)改善我国经济结构失衡,使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最为明显的作用,就是可以鼓励大批的劳动者进行创业和进入企业工作。有了更多的创业者,可以引导相当数量的社会资金投入到市场真正的所需要的领域。这样一方面可以消耗我国产能过剩领域的产品;另一方面,由于创业者可以吸纳大批的劳动力,又转而可以扩大社会资本对于消费领域的投资,使我国经济结构趋于平衡。这不仅有助于解决我国已经出现的经济失衡现象,而且对于我国经济目前出现的泡沫现象具有挤压和引导作用。目前我国有大量资金集中在楼市和股市上,创业人口的增加会使社会闲散资金从股市和楼市上分流,有利于挤压这些行业的泡沫,使我国国民经济更为健康的发展。更多市场主体的出现,也会促进各个生产单位的竞争,促使各个企业改进管理,提高企业劳动者的收入,使得我国的经济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对于我国居民储蓄率太高、消费率不足、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社会整体消费不足问题,研究表明:有社会保障家庭的人均消费远高于无社会保障家庭。要想刺激消费,应该尽快推广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10]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这是造成目前我国居民储蓄率如此之高的原因之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可以提高居民消费,将有效地缓解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压力,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也有助于消除两极分化的现象,从而促进社会的消费能力增加。国外的经验表明,社会保障水平与收入分配差距负相关,即社会保障水平越高,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就越小,反之则越大。[1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扩大内需,促使我国经济结构发展趋于合理。

(二)在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双轨制也使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员工与企业(包括国企与私营)员工收入差距过大,这是目前表现最为明显的两极分化。这一现象使得人才主要往行政事业单位集中,而真正为社会创造价值和需要大量优秀人才的企业,却吸纳不到优质的劳动力资源。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首选公务员,因为公务员意味着高工资,工作稳定,最为吸引人的是其可享受完备的保障系统。公务员医疗和养老的待遇是国企和私企无法比拟的。其次的选择是事业单位,除了社会权力的地位不如公务员之外,事业单位与公务员的待遇相差无几。再次为国企,国企待遇是不错的,但是因为企业都有下岗的危险,而且实际收入总体上也和公务员、事业单位差不多,但是在医疗和养老上差距明显。最后的选择为私企,现在私企的待遇除了工资之外,保障很少,有的连员工的工资都变相克扣。这样的待遇差距使得大学毕业生在创业之前都要权衡得失。这将导致经济无法获得长远的发展动力,因为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几乎是不创造社会经济价值的。如果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我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现在高校毕业的本科生以及研究生不愿意去企业,尤其是私企工作。其原因主要是这类企业的社会保障不如公务员完善。如果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了,劳动者可以解除后顾之忧,会吸引大批的人才往企业流动,也会鼓励大批具有创业愿望的年轻人创业,进而会增加社会企业的数量。这样可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有了完善的社保体系,新创立的企业会雇佣更多的劳动力,中国的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将会大大显现,会为社会提供巨大的创造力。在社会竞争的压力下,这些企业自然就会给员工增加工资,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情况下,这又会吸引更多优质的劳动力资源进入企业工作。这样不断通过改善社保鼓励人们去创业,社会也才能不断保持创造力,也才能从长远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三)完善我国的生产要素市场

社会保障完善后将会鼓励更多的人去创业,他们会主动寻求满足市场的生产要素需求。良好完备的市场竞争形成后,可以有效弥补我国在经济转型期产生的生产要素市场的短板。同时,有了完善的社会保障,我们民众的消费能力才会提高,随着消费能力的提高,市场有了诸多新的需求点,会刺激我国市场经济的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完善社会保障不单是为了践行执政为民的思想,而更具有了促进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四)促进良性竞争,推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现在很多人不愿意去创业的根本原因就是企业的社会保障力度太小。完善社会保障,会鼓励这些人大胆创业。有些创业的人中,拥有先进的技术,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业,建立一批技术领先的企业,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市场主体的增加,活力的增加,会加强市场的竞争力度,迫使原有的在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的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这样会整体促进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五)缓解金融危机的影响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可以刺激国内的消费,使得我国过剩的生产力有宣泄的渠道,而居民的消费增加,刺激生产单位的自然调整,一些经济结构失衡的企业在国内市场的自然竞争中将被淘汰。而围绕居民消费市场建立的生产结构,将是真正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经济结构。一旦出现新的经济危机,充沛的国内市场需求和完善的社会生产结构,将有效缓解其影响。适度的消费率,能够使中国的经济增长摆脱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状态,使经济保持其内在的发展公理并保持稳定长久的增长。[1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应该伴随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完善。西方的经验告诉我们,完善的社会保障,不仅可以使我们经济的消费不会发生断层,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对于社会稳定,对于推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社会保障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不仅是为老百姓做贡献,应该把它放在发展生产力进一步的必然选择和发展经济的制度和措施,不是恩赐,更是为了经济发展的必要措施。社会保障问题解决了,会使我国深化改革的阻力大大降低。当前存在的主要政治问题是:社会对于公平问题反映日益强烈;这是目前改革遇到的最大的阻力,通过社会保障建立和完善,可以安定社会,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改革进一步向前发展。

四、目前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首先,公务员、事业单位和企业的社会保障差距明显是目前百姓意见最大的问题。在这样的分配机制下,公务员岗位或者一个公办幼儿园教师的岗位,会吸引过量的优质劳动力加入竞争。其次,低收入群体和农民缺少或者处于低保障水平状态,这是目前社会的突出问题。农村是我国最为广大的市场,我国人口绝大多数都生活在农村,但是,如果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不解决,农民是不敢用其微薄的储蓄进行消费的。所以为了提振我国的内需,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也应该逐步予以解决。

在我国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上,首先,废除公务员、事业单位和企业社会保障的双轨制是当务之急。废除了双轨制,才会有更多的人去创业,才会有更多的劳动力加入到真正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企业中去,万人争考公务员的现象才会降温,才能使我国的经济获得持久的发展力量。其次,加快建设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会真正促进消费的增长,会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会使得我国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第三,建立随着国民财富增长而相应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应该伴随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完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会使得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协调,从而解决社会经济运行的内在失调的问题。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加剧了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现象,这不能不得到妥善解决。经济问题导致的社会问题非常严重,许多地区都有社会群体性问题,虽然诱因都是一些简单的问题,但是经济问题没有解决好是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西方的经验告诉我们,完善的社会保障,不仅可以使我们经济的消费不会发生断层,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对于社会稳定以及对于推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在当今的中国更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搜狐财经. 温家宝称今年经济发展环境好于去年 但矛盾突出.[EB/OL].(2010-03-05)[2010-10-05]http://business.sohu.com/20100305/n270599640.shtml.

[2] 王佳佳.后金融危机时期抑制我国资产泡沫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1(9).

[3] 新华网. 国家统计局公布基尼系数 称收入差距逐年回落.[EB/OL].(2013-01-18)http://news.qq.com/a/20130118/001899.htm.

[4] 李世千.我国经济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经济危机、中等收入陷阱[J].现代商贸工业,2012(16):6.

[5] 滕远杰.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及完善策略[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2):73.

[6] 谢带刚,王洁,何雄浪.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25.

[7] 魏杰.当前经济稳增长与调结构的重点[J].中国市场,2012(42):13.

[8] 方竹正.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基于我国需求结构视角的思考[J].管理学刊,2011(4):31.

[9] 杨勇刚,董芳.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困境及出路[J].经济论坛,2010(5):54.

[10] 方匡南,章紫艺.社会保障对城乡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J].统计研究,2013(3):58.

[11] 王延中,龙玉其.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问题、经验与完善机制[J].学术研究,2013(4):32.

[12] 赵坚毅,徐丽艳,戴李元.中国的消费率持续下降的原因与影响分析[J].经济学家,2011(9):19.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