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隧道快速施工技术探讨
2014-04-16韩兴旺
韩兴旺
(舟山正大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浙江 舟山316100)
1 工程概述
沈应线隧道进口位于沈家门城区东海中路与教场北路交叉口处,穿越岭陀山体,从变电所西侧北口与平东线相接,路线全长2 367m,其中隧道里程为K0+135~K1+360,全长1 225m。隧道进出口民房密集,进口紧临的东海中路为舟山市普陀区的主要交通干道。鉴于以下原因,舟山市沈应线隧道工程(岭陀隧道)快速施工显得非常迫切:
(1)工程处于市区,场地小,居民多,施工过程中的开挖、支护、排污和噪声对周边市民影响较大,尽快建成是社会各界的愿望,工程工期要求高;
(2)为了减小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保证居民休息,采取了夜间停止施工的措施;同时由于施工流程中断,降低了作业效率,加大了管理难度,工程工期矛盾更加突出;
(3)隧道不良地质问题突出,尤其是进出口段埋深浅、地质条件差;
(4)隧道属典型的大跨小间距结构,左右隧道最小净距为4.7m,施工难度大,且国内有很少类似经验供借鉴;施工工序多、左右洞施工相互影响大,工程进度受到限制;
(5)隧道弃碴场离工地远,而且弃碴时间受到限制,快速作业受到限制;
(6)施工场地狭小,储、备料场地受限;
(7)环境保护要求高,尤其是对地面沉降和爆破噪声要求高,作业循环进尺受到限制。
由此可见,工程工期是本工程建设的关键。如何在复杂环境下将快速施工技术成功运用到工程中,减小工期损失,对项目建设和以后类似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2 隧道施工方案选择
施工方案决定隧道施工组织、机械配置和进度水平,尤其是对本隧道而言,因没有以往类似工程可借鉴,加之大跨小间距的复杂结构和位于市区复杂的环境条件,施工方案的选择更应慎重。稍有疏忽,不但不能加快施工进度,还有可能发生洞口段坍方、山体滑坡、民房及周围构筑物坡坏、岩柱垮塌、隧道坍方、衬砌结构开裂及工期长期拖延、工程投资增大和效益滑坡等一系列问题,甚至会对城市地区修建大跨小间距隧道的设计思路产生怀疑,进而影响这一结构形式的发展。
针对本隧道的特点,确定了基本的施工方案原则是:保证周边环境、施工和结构安全,施工过程规范、连续、稳定,平衡环境与工程进度的关系,尽可能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工程进度满足工程工期要求。在此原则指导下,经过认真研究,结合围岩类别确定总体施工方案如下:
(1)隧道采用钻爆法掘进、无轨运输、边顶拱整体式模板台车衬砌的作业模式;
(2)隧道进出口段接长明洞以实现“早进晚出”和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3)隧道左右洞错开施工,错开距离在100m以上,以减小双洞间的影响;
(4)隧道进口采用CRD 工法结合超前小导管注浆通过Ⅴ级岩段,出口采用超前管棚结合超前小导管注浆台阶法通过浅埋软岩段;
(5)隧道Ⅲ级围岩段采用上下台阶爆破法、Ⅱ级围岩段采取全断面爆破法组织施工,在Ⅱ级围岩地段,采用开挖、支护和衬砌三条平行作业线,以加快工程进度;
(6)隧道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控量测和信息化反馈,主要以爆破振动监测、地表建筑物变形及隧道结构变形监测为主,量化环境影响指标;
(7)通过夜间停止施工、采取低振动低噪声爆破及工地水幕降尘器降尘、集中无轨运输等措施,减小对市区环境的影响;
(8)加强文明施工和宣传工作,和谐生产。
3 机械设备的选型配套
(1)机械设备的外型尺寸与隧道断面匹配,能在隧道净空允许的空间内运转自如,同时应为施工人员通行留下足够的安全空间。本隧道单洞一般地段的宽度为13.4m,高度为10.9m,开挖断面面积为123.25m2,能够满足大中型机械的作业空间。
(2)机械设备生产能力及数量应能满足施工进度和开挖、初期支护和衬砌平行作业内容的要求,生产能力应有25%的储备量,设备数量应有30%的储备量,同时应能适应隧道内作业环境。本工程地处市区,信息和交通发达,机械采购或租赁周期短,可根据工程各阶段需要及时调配。
(3)与工程供电能力相匹配。市区内电力供应有限,为节约用电,尽可能多地采用内燃机械,并减少缺电造成的工期等损失。
(4)选用的机械和设备应能适应隧道施工的环境,并满足噪声、排污、防爆等行业和环保强制性标准。
4 快速施工技术措施
工程进度与地质状况、钻爆施工方案、机械设备的配套、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及施工管理等多种因素有关,快速施工的技术措施如下。
(1)首先应有与地质状况、机械设备配置水平符合的钻爆方案。方案应能保证施工安全、钻爆效率最高、施爆后超欠挖最少且轮廓圆顺、爆出石碴块度大小合适使得装碴效率最高。同时,钻爆方案尽量简洁,便于工人掌握和现场操作,利于多台机械同时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
(2)要有与钻爆施工方案相符合的机械配备。
(3)熟练的钻爆工人能有效地实施并优化爆破设计方案,使工作面机械化程度达到最高,从而压缩工作面作业时间并保证良好的爆破效果。
(4)加强施工组织,做到各工序之间衔接紧密,生产作业不间断,保证开挖、初期支护和衬砌作业线平行作业,其他非关键工序在关键工序作业期间完成。
4.1 优化钻爆设计,提高爆破进尺
4.1.1 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
本工程所处区域为舟山市沈家门城区,周边群众较多,所以要做到减震、低噪声控制爆破。根据隧道的地质情况,选取了不同的爆破开挖方式:Ⅲ级、Ⅳ级围岩为上下断面分区爆破开挖,Ⅱ级围岩主要采用全断面爆破的方式,提高了隧道的爆破进尺,满足了结构和周边环境要求。
4.1.2 合理选择循环进尺
炮眼深度不仅影响着每个掘进循环的工作量、各个工序的完成时间,而且影响着爆破的效果和掘进效率。在大型机械装碴运输的条件下,为了提高掘进速度,一般应加大炮眼深度,提高循环进尺,减少循环次数。循环进尺通常与炮眼深度、岩石软硬、隧道断面大小等因素有关,同时还要考虑爆破装药量与爆破振动要求、噪声影响以及大跨小间距隧道结构安全要求等方面的因素。循环进尺还与机械配置状况有关,尤其在软岩地段,适合的挖掘机械比爆破的效率更高。
4.1.3 合理选择掏槽眼和周边眼的形式
“有无进尺看掏槽,有无光面看周边眼”,这揭示了隧道钻爆法施工中掏槽眼和周边眼的重要性。掏槽成功,隧道掘进的进尺就能得到保证,反之就会严重影响进度。若周边眼布置不恰当,则隧道钻爆轮廓就会不圆顺,影响岩面稳定,超欠挖量大,处理时间和费用加大,工程进度和效益受影响。掏槽眼和周边眼形式的选择方法如下。
(1)掏槽眼有直眼掏槽和斜眼掏槽两种形式。直眼掏槽多用于深孔爆破中,对掏槽孔的要求较高,需要有丰富的钻爆经验,需钻凿出相距较近的多个炮孔。斜眼掏槽在循环进尺3.5m 以下的洞室爆破中应用较多,节省钻孔数量,但掌子面钻机数量受限。根据本工程特点,选用了斜眼掏槽的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为提高钻爆轮廓圆顺度,周边眼采用间隔装药结构,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为了减少炸药爆炸生成的高压气体从炮孔逸出,增加爆炸应力波的作用时间,提高炸药爆炸能量的利用率,所有炮孔均用炮泥堵塞,堵塞长度不小于30cm。
4.2 合理配备装运机械,提高运输效率
“隧道,隧道,出碴进料”,反映了装运能力在快速施工中的决定地位。在研究快速施工中,应将装运机械配置作为重点。经认真计算和现场试验,洞内配置一台挖掘机用于掌子面清理、翻碴和装碴,采用ZL50装载机配大吨位自卸汽车装运。这样在起爆后一边装运岩碴出洞,一边用挖掘机迅速把掌子面清理出来,形成掌子面钻眼与掌子面后方装碴的平行作业状态,提高了作业效率。
4.3 加强工人岗前培训,提高作业效率
好的方案和机械配置需要熟练和优秀的工人来实施,工人尤其是技术钻工的岗前培训是实现快速施工的重要内容。
本工程以技术交底和岗前培训为切入点,以工人绩效考核为动力,不断提高工人技术素质和工作效率,取得了较好效果。
(1)通过考核钻爆超欠挖、钻爆时间和循环进尺,激励钻工提高技术水平。根据工人技术程度,把钻掏槽眼、周边眼作为重点,安排技术好的工人来钻打并与其他部位钻工差别收入;整个掌子面的施钻,采用分区定机定人的方式,硬化了责任,规范了施工,强化了技术;钻爆时间控制上采用分区平均完成时间、最早完成时间与循环总时间综合考核,提高了工人收入和积极性。
(2)掌子面倒碴、装碴和运碴时作业机械多、安全要求高,操作人员必须有熟练的技能,才能实现平行作业和快速施工。
4.4 做好平行作业,压缩工序衔接时间
4.4.1 开挖与初期支护平行作业
本隧道在围岩较好地段,左洞超前100m 施工。开挖后,不需立即进行支护,考虑右洞会进一步影响围岩,仍须进行初期支护(喷锚支护)。综合安全和快速施工的要求,初期支护滞后工作面2~3倍洞径约25m,这样就形成了开挖掘进与初期支护平行作业的状态,大大缩短了工作面作业的时间,提高了掘进速度。
4.4.2 衬砌与开挖支护的平行作业
隧道开挖、初期支护完成后,仰拱作业分两幅交错作业,保持与掌子面50~80m 的距离,有利于交通运输和后序作业。
隧道边顶拱衬砌滞后右洞工作面里程约30~50m距离,这样一方面为了减小右洞爆破对浇筑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同时又保持了左洞前后作业面的均衡,为工程总体工期节省了时间。
4.4.3 装碴与钻孔平行作业
在采用台阶法开挖段,起爆后先用挖掘机把上台阶的岩碴倒到下台阶,之后上台阶钻眼,下台阶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装运碴。或者爆破后挖机配合装载机将碴倒到掌子面后方,掌子面前方钻眼,后方装碴。
4.4.4 压缩工序衔接时间,提高进度
工序衔接时间在通常生产中占了大部份循环时间,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上道工序工作完成不彻底。如爆破欠挖不能及时处理、找顶不彻底,影响初期支护和出碴作业;出碴时工作面留碴太多,钻眼时又大量翻碴清理掌子面;喷锚支护留下太多锚杆头,在防水层施工前又花大量时间处理锚杆头等。加之不属同一工序,作业内容不同,生产工具不适合,会成倍地浪费时间。
(2)上道工序作业时损坏的设备没得到及时维护,影响下道工序的生产。尤其对风水管电线的毁坏给其他工序带来的影响最大,同时同一工序不同工班间机械设备的不及时报告维护,都会造成大量的时间损失。
针对这些问题,要采取技术措施来压缩工序衔接时间,尽可能实现作业面零中断。
4.5 施工配套技术
通风降尘、施工排水、监控量测、不良地质段预测和处理等配套技术是快速施工的重要保证。
(1)通风降尘技术
通风管随开挖随接长,保证在掌子面工作人员的健康。在每个工作面配4~6 台水幕降尘器,爆破后和出碴时及时开启,减小扬尘。喷锚支护采用湿喷工艺,减小扬尘污染。
(2)施工排水技术
很多案例反映了这样一个问题,除非隧道施工涌水较大,作业人员都不愿意抽排掌子面积水和不重视路面积水。这样在钻设底板眼时钻眼效率极低,而且装药难度很大;路面积水加快了路面破坏速度,影响了车辆运输速度,当然也不符合文明施工的理念,这都大大降低了施工速度。应及时排除工作面积水和路面积水,以保持良好的作业环境。
(3)监控量测技术
通过监控量测收集施工信息,是保证施工安全、保证周围建(构)筑物安全、控制和解释环境影响指标的重要措施。加强对隧道周围建(构)筑物变形、地表变形、爆破振动、爆破噪声、中间岩柱变形、洞内净空变化、结构受力状况及锚杆受力状态等的综合监控,并建立完整的反馈体系,把信息及时反馈到施工。
(4)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和不良地质段处理技术
鉴于地下工程设计阶段勘察精度有限,以及本隧道大跨小间距的特点,隧道坍垮后对结构安全影响很大,施工阶段的超前地质预报和不良地质的妥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结合钻爆与初期支护平行作业的安全要求,在每循环钻爆中及时将钻眼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报告给工程地质人员,作为超前地质预报的一个重要手段。
根据初期支护滞后距离的需要,把隧道地质素描放在重要位置,工程地质人员在每循环掘进后,及时进行隧道地质素描,通过地质素描评价毛洞稳定性、预测前方地质状况、决定支护滞后距离和不良地质体的施工预案。
工程地质人员的工作时间与隧道断面测量同步进行,通过地质预报和及时合理的不良地质处理,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和掘进与初期支护平行作业的顺利实施。
5 加强工地宣传,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
作为工程施工企业,做好工地宣传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市民对于施工不太了解,会产生担忧或者敌对情绪,所以要让群众和市民了解施工过程,消除对工程的担心或敌对情绪。尤其是将工程进展状况向市民公报,让市民关心工程进展,并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总之,搞好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很重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循环进尺,进而提高施工进度。
6 快速掘进效果
采用以上的快速施工技术措施后,沈应线隧道的进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实施快速施工技术前,每月Ⅲ级围岩的施工进度平均在80~100m 左右,在重新调整施工组织和设计,将施工的各方面因素进行优化后,在夜间不能施工的情况下,月进尺都在150m 左右,而且未发生安全事故,爆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7 结语
工程进度在很多时候都会被重视,因为生产效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利润的提高。通过对本工程快速施工技术的研究,可以看出影响制约施工的因素有很多,诸如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机械设备、人员配备、施工组织等。在本工程施工中,尽量做到平行作业,互不干扰,互相促进,加快隧道施工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