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课时”教学改革使因材施教变成现实
2014-04-16胡宝菊
胡宝菊
(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系,辽宁 锦州 121003)
1 因材施教的理念
“因材施教”一词最早出现在《二程遗书·卷十九》:因“孔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的这一成语。其中“因”是根据的意思,“材”比喻人,“施”指的是实施、进行,“教”指的是教育、教诲。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材料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教师要监控学生的发展过程并适时纠偏。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由于教学任务、教学材料、教学进度和教学地点的限制,因材施教在现代教学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成了一种美好的奢望。还好,我们的教学前辈们和教育工作者总是不满足已有的教学成果,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中,我们又有了大胆的教学模式改革——“零课时”教学模式。
2 零课时教学的内涵
探讨“零课时”教学(Zero-Class-Hour Approach),我们不能不提及近年来语言教学领域讨论颇为广泛的话题,即自主教学(Autonomous Learning)。早期的外国教育研究者对自主学习深入地进行了研究,给我们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81年,Henri Heloc在《自主性与外语学习》中第一次将“自主性”这一概念引入英语教学并将其定义为负责自己学习的能力。他认为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意味着获得学习的目标、内容、材料和方法,确定学习的时间、地点和进度,以及对学习进行评估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就有关学习各方面的问题进行决策。行为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是由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组成的学习方式。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根据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这样一来,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对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学生成为了主体以后,由被动的接收信息转成主动监控和评估自己的学习动态,那么这个主体就会发现自己的弱项和不足,当主体把这个信息传达给教师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辅导,当学生和教师可以共同决定教学任务、教学材料、教学进度和教学地点的时候,也就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机会了。本文重点讨论一下大学英语专业泛读课程进行零课时改革的必要性和着重点。
3 零课时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着重点
3.1 零课时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阅读零课时是一种建立在以学习者自主理论基础上的英语教学新模式。阅读课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但是长期以来,泛读课程主要就是讲解一本固定的教材,其实教材当中的材料还是不错的,一般都是一些优秀的小说或杂志文章,可惜由于教学任务和期末考试的压力,泛读课变成了主要讲解材料生词和句子结构,或者是占用大量课堂时间讲解阅读技巧,一直都是教师在讲解理论的东西。本人曾试着讲授课程中的材料背景知识,把学生注意力引导到故事情节中,但是只有30-40%的学生对此感兴趣,因为这些似乎和考试没有多大关系。本人感到惋惜的是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还是貌似高中生的被动和循规蹈矩。所以泛读课程“零课时”改革势在必行。
3.2 零课时教学改革的着重点
泛读的一个特点是题材广泛、趣味性强。泛读课要加强学生增长英语知识的愿望和能力。泛读课把单纯的语言学习变成欣赏英语文学,了解西方文化、历史和思想,自然而然地、渐渐地熟悉、认知并学会应用英语。想要达到这个教学目的,笔者认为教学材料的选择是零课时教学改革的着重点。泛读课教材Extensive Reading是教学材料的中心,一年级新生的英语课处于打基础练基本功的阶段,泛读Ⅰ和Ⅱ重点是扩大词汇量,学会用词典,认识各种复杂的句子结构;养成用英语解释英语的习惯和英文的思维方式,改掉边读边译的毛病;注重对文章的深层理解。因此改编后的泛读课教程是课堂教学的很好的中心材料。但是鉴于课时压缩,单凭一本泛读课程教材不易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容易造成教学材料单一的局面,不符合学生多层次的认知风格。我们英语小组这次教学改革缩短了讲授教材的课时,添加了大量的课外读物,比如英文报纸,经典名著,国内外英语杂志。所有这些阅读材料的选择是结合学生的目前已有的阅读水平和对学生的课后阅读材料选择调查得出的。泛读老师不仅要讲好课文,还要给学生课外阅读辅导。这样学生的泛读课教学立刻变得活色生香起来,学生有机会接触不同风格的阅读材料,积极调解自己的认知风格,使之与接触的阅读材料相匹配。这无形中符合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因为面对不同的阅读材料,学生会根据自己已有的英语水平进行选择,也会根据自己在实际阅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提问和探究,老师予以相应的辅导和探讨时,便是因材施教这一理念的完美体现。
“零课时”教学改革使学生明白阅读训练要靠自己、靠课下、靠平时积累。“零课时”教学改革使阅读训练更贴近学生所需、更有针对性,看似课上课下颠倒,却使得尊重学习者个人特点成为现实,教师从课堂紧张的讲授中解放出来,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注意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通过定期检查学生作业,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在阅读中的问题、想法和感觉。我们欣喜地发现因材施教不再只是美好的奢望。
4 结束语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英语阅读“零课时”教学改革是一种真正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在英语阅读零课时的教学模式下,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以教师为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学生有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和建设者,由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转变为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时间、地点,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知道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教学方法由注入式转变为启发式,由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交流,因材施教,实施创新式教学方法。英语阅读零课时教学改革为孔老夫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美德变成现实做出了微薄的努力。
[1]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3.
[2]Yanfen KE.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Extensive Reading of College English[J].Foreign Language World,1998(4):43-47.柯彦玢.《大学英语》泛读的特点与教学方法[J].外语界,1998(4):43-47.
[3]Duqin Wang.The Training of Autonomous Learning of College English[J].Foreign Language World,2002(5):17-23.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2(5):17-23.
[4]Hong Wang.The Discussion on the Framework Modal of Listening Teaching and Training from the Angle of Zero-Class-Hour[J],Journal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2003(4).汪红.从听力零课时谈听力教学与训练的框架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