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小型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系统的构建

2014-04-16王方林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3期
关键词:预案危机预警

王方林

(黑龙江省海伦市委党校,黑龙江绥化 152300)

浅谈中小型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系统的构建

王方林

(黑龙江省海伦市委党校,黑龙江绥化 152300)

而中小型城市(区域)由于规模较小、财力不足,建设模式与系统有着和特大型、大型城市1不同之处。中小型城市各应急部门,除公安、消防部门外,其它部门的信息系统比较初级,从而整合信息平台的阻力较小;应急管理工作量相对不大,完全有条件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设应急指挥与社会综合服务系统,整合公共安全信息与公共服务。

中小型城市 突发公共事件 应急指挥系统 预案

我们都会注意到,一座城市看上去建筑密集、车水马龙、灯火辉煌,非常繁华,但是表象的背后常有一些容易被人忽视的威胁。且不说如纽约遭遇到的恐怖袭击事件,一个城市如果水、电、气、热供应系统出了故障,城市的局部乃至整体都可能陷入瘫痪,难以短时间恢复。这就使得城市应急体系建设变得尤为重要。有鉴于此,许多地区纷纷进行应急指挥系统的设计与建设。

1 我国中小城市已进入危机凸发期,然而,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中小城市突发公共危机管理状况却不容乐观

(1)缺乏统一的权威的突发公共危机管理结构。我国中小城市政府普遍缺乏专门、常设的突发公共危机管理部门和专业人员,突发公共危机应急反应迟缓,各部门彼此独立,事件控制办法单一,跨部门协调动员机制不畅通。(2)缺乏快速有效的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缺少宏观综合协调机构。我国目前尚未把突发公共危机的前期控制过程纳入各种小城市政府的规划目标,在日常管理中,突发公共危机的信息预警能力不足,在突发公共危机爆发后的处理过程中,政府往往显得被动。(3)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法律法规。中小城市政府由于没有立法权,只能出台规范性文件或实施办法、细则等、法律效力明显不够。一旦有突发公共危机发生,往往是现抱佛脚,因法律依据不足,纠纷不断,难以及时迅速有效的处理问题,且随意性大。(4)重救轻防,缺乏突发性公共事件管理的理念。突发性事件管理包括预警、识别、隔离、救援和善后处理等环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而忽视事前的预防和事后的反思,缺少相应的信息预警机制来防范危机的发生。相当部分政府官员在内的大部分公民缺乏危机教育,社会、组织、个人的自救及呼救意识和能力落后。

2 中小型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系统的构建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包括事件发生前、事件发生中、事件发生后的所有管理活动。通过寻找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根源、本质及表现形式,并分析他们所造成的后果,就能够通过降低风险和实施预防措施来更好地进行应急管理。有效的应急管理应该包括准备、预警、应急、管控、善后等五个环节。简而言之,有效的应急管理需要达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根源、范围和影响,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初始管理的地位,改进突发公共事件冲击的反应,以便迅速有效地减轻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害。

2.1 准备

现实生活中,应急预防和应急准备是最容易被轻视和被忽略的地方,加强应急管理,首先必须加强应急准备,以减少和避免事件的发生,并预测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同时在事件发生后能使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幅度内,然后促使事件向积极健康方面发展。

(1)实施有效规避。规避突发公共事件经常被管理者疏忽,成为应急管理过程中最不受重视的一环。充分发挥广大民众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在事件发生时,建立沟通机制,公布信息,满足民众的知情权,培养民众的危机意识和自救能力,在民众中广泛宣传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种知识,对可能面临某种突发公共事件的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开展各种演练和培训,让民众学会突发公共事件状态下的自救、互救,以及如何配合公救,在全民中培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文化”。(2)强化预案管理。所谓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是指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主体为了更好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在其发生前经过一定程序制定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总体方案。制定应急预案对于及时、有序处理突发公共事件至关重要,但各地发生的许多突发公共事件表明,不少地方制定的突发公共事件管理预案在应急处理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2 预警

应急预警是整个应急过程的第一道防线,目的是为了有效预防和避免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比单纯的某一特定突发事件的解决显得更加重要。

(1)广泛收集信息。信息的“谎报、瞒报、迟报、漏报”,以及决策者的“信息疲劳”等,皆为大敌。从“非典危机”与“松花江重大环境污染”等事件的发生于蔓延,我们能清楚的看到信息的重要性。(2)认真整理归纳信息。信息整理环节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信息整理以哪些对象为重点,以什么类型的情况和内容为重点;二是初步判断这些对象可能引发哪些危机或契机;三是从中确定哪一类信息最为重要,哪一类潜在的危机或契机构成重大影响等。(3)准确及时作出应急预报。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报告是有关决策机关掌握事件发生、发展信息的重要渠道。

2.3 应急

(1)快速评估、选择应对方案。事件发生后,对于工作优先次序的选择,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评估,以区分应急中需要处理的各项事宜的轻重缓急,做到从实际出发,保证重点,统筹兼顾。(2)及时启动预案。一旦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即可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的程序和范围,紧张有序地进行应急工作。(3)应急介入、控制事态。首先,要畅通信息发布渠道;其次,快速反应,及时处理,控制事态;再次,发挥政府规范导向功能,通过政府的“紧急规范”,带领公众同心协力,步调一致,共同战胜危机。

2.4 管控

突发公共事件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使组织赖以运转的结构和机制遭受严重破坏,社会秩序趋于严重瘫痪和混乱,社会组织及其成员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和应急管理人员就必须寻求一系列可行的办法,争取在对短的时间内控制事件,迅速恢复法律和社会秩序,将事件造成的破坏和利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5 善后

(1)妥善做好安置工作。建立、健全受害人援助制度,使事件的社会震荡削减到最低程度;及时做好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确保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存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2)尽快恢复重建。恢复重建应以人为本,必须法制化是两条重要原则。(3)对应急全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第一,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相对预防、处理的全部措施进行彻底、系统的调查;第二,对应急管理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估,并要深刻剖析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第三,对应急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综合分类,分别提出整改措施,并责成有关部门逐项落实,从而提高今后应急管理的能力。

目前,各地正掀起中小型城市应急指挥与社会综合服务系统的建设高潮,本文基于我们所进行的中小型城市(区域)应急指挥与社会综合服务系统规划的经验,提出一个业务体系和信息平台框架,以抛砖引玉。

[1]王宏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防处置与恢复重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

[2]张小明.《公共部门危机管理》.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预案危机预警
核电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考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危机”中的自信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