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讹人大妈”假新闻看媒体标签理论应用的偏差
2014-04-15王智
王智
【摘 要】标签理论源于“符号互动”学派,是以社会主流价值认同为标准,将越轨人群“标签化”,以便更好的进行社会控制。媒体的贴标签行为贯穿整个媒体活动。媒体通过对社会越轨行为进行报道,引导人们从善弃恶,也指导着媒介的工作,但是对标签理论认识的不正确,会导致假新闻的产生,降低媒体公信力。
【关键词】新闻报道 讹人老人 标签理论
新近出炉的“2013中国十大假新闻”,“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排在了第二位。这个事件以现场视频的曝光为分水岭,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声讨“讹人大妈”,第二个阶段则以还原真实以及媒介反思为主。在最早的“讹人老人”报道中,让受众认识到了搀扶老人是有风险的,而后的相关报道则不断加剧并最终形成“中老年人倒地”就是“敲诈讹钱”的观念,最终使得“倒地老人”一词污名化。“贴标签”的做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大众传媒的“标签”理论应用
社会控制机制一般可以分为制度型控制与非制度型控制。非制度控制,是指以舆论、风俗、习惯、教化、伦理道德等力量影响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进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制度控制,是以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等明文规定的规范形式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控制。相比非制度控制,制度控制更具体、更明确,更具有外在性和强制性。①
当下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变化快、社会风险增加,尤其需要明确的社会控制机制来促使人们遵守社会规范,按照社会所期望的方式行动。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的文化系统、信息系统,是社会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媒体,对社会越轨现象进行报道,通过媒体显微镜和聚光灯效应,将问题暴露出来,以促成权力部门和社会公众的重视,从而通过道德或法律规范,强化社会秩序,增强社会凝聚力,维护社会的发展。而“贴标签”的方式则是大众传媒进行舆论引导、规范社会行为的一大工具。
早在20世纪60年代,“符号互动论”学派在解释社会越轨行为时首次提出“标签”概念,其中“互动”一词强调了个体社会化是个体与他人或是群体交互的结果,“符号”一词则表明,这种互动是通过各自行为和反馈的符号进行的。被赋予了社会化期望和意义的符号则被认为比人类行为本身重要得多。越轨者则在这种动态的交往中,违背了社会化期望,即主流文化的规范,当社会其他成员对越轨行为进行认定和解释后,这些人就会被当做越轨者来看待。
通常情况下,这种标签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单位人”时期就出现的,以个人所属阶层为划分依据,比如:吸毒者、失足妇女、罪犯等等。另一类,以个人行为作为划分依据,比如网瘾少年等等。社会对越轨的界定和认知往往建立在媒体对越轨大规模集中报道的基础上。
二、“讹人老人”并非越轨“标签”
1、“讹人老人”是“造词”的结果
“标签”反映着越轨行为和越轨人群的规律性和常态化。媒体对越轨群体进行报道是在认知层面上丰富受众的认识,以事实和评论带动受众进行善恶评判,针对越轨人群的社会舆论往往都带有强烈的道德评价色彩。
这与流行造词不同,流行造词所产生的“词语”往往是以行为频率以及感知范围作为标准,是一种对特殊行为的概括,多产生于网络环境。“造词”既有对越轨者的关注,也有对一般现象的关注。很多的网络流行语都是造词运动的结果,比如“中国大妈”、“表哥”等等。
“造词”与“标签”最大的区别在于,“造词”带入的是先入为主(preconception),而“标签”则带入的是刻板印象(stereotype)。这两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先入为主是对经验的总结,以便在遇到类似的事物时更快的进行类比推断,当然这种概括是以偏概全的,往往还没弄清楚事实,只要发生行为就会得出定论。刻板印象则是指对人或物稳定不变的看法,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偏向,也是一种概括,但往往是对事物的主要方面进行的概括。②
由此看来,“讹人老人”应该被拆分为两个部分来看,新闻媒体对“讹人”事件的报道属于越轨行为的报道,但是作为“标签”,讹人行为并不将角色定型为老人,老人讹人本身不具有规律性和常态性,社会中有专业讹人者,也就是常说的碰瓷。针对讹人,媒体的报道很好地践行了“标签”明辨善恶的作用。
但是将两者连在一起就会出现问题。在最初的报道中,讹人这一行为与人们传统印象中的老人相差太大,具有反常性,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但在随后的报道中,“老人”这一社会角色被不断的突出,最终在受众中建立起了帮助老人就是好心没好报的刻板印象,也就是将“讹人老人”标签化,最终导致其污名化。
简而言之,对讹人的报道是对的,可以起到警示的效果,但是将老人与讹人建立起联系并通过标题等方式突出,新闻媒体的这种做法则有欠考虑。“讹人老人”这个词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造词”方式。与失足妇女、暴力组织成员等等是不同的两个范畴。但是对“讹人老人”的报道处理方式显然是按照贴“标签”的方式进行的,即以常态化和规律性作为“标签”的分类。观念的改变尚可通过潜移默化等方式进行,但是刻板印象一旦定型则很难回转。
2、“讹人老人”是道德评价泛化的结果
标签理论认为职业越轨者,其形成的過程应该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越轨行为被所谓的上位者察觉,虽然对越轨者本身来讲,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带来的社会后果;第二步是由上位者对越轨者贴标签,一旦被贴上标签,越轨者的行为即被认定,并将其从社会主流群体中划分出去;第三步是将个体越轨者划归越轨人群。
从这三个步骤来看,贴标签这种行为本身是一种社会管理者通过摒弃的方式将社会主流群体与越轨群体隔离开,从而达到教化的目的。新闻媒体作为大众传播工具,承担着社会教化功能。
新闻媒体贴标签的行为不同于制度控制系统所形成的标签。由制度控制系统所形成的标签,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相对客观性,如:经由医学认定的“精神病人”,对于健康群体来说是危险的,对于他们的治疗同样也是脱离健康人群的。制度控制系统对越轨人群的界定和矫正,由于界定的明显性和明确性,人们更加容易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理解,只有与自身发生社会关系时,才会带有个人情感与道德评价。对碰瓷行为的治理是由强于新闻媒体的控制机构来完成的,受众很难对有相应处理办法的越轨行为进行道德评价。
新闻媒体作为上位者,只有与制度控制系统的“标签”相一致时,才能真正的解决社会问题,单由新闻媒体进行的“贴标签”行为,更多地在于引发舆论,通过舆论进行道德评价。
“讹人老人”的行为,并不完全能够由制度控制系统进行矫正,也正是由于制度控制系统介入的缺失,使得由媒体报道所引起的道德评价得以填充。道德评价作为社会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相对于制度控制界定明显的标签来讲,是一种简单的负面情绪的宣泄,如果把握不当则很有可能出现越轨群体界定不明的问题,最终导致泛化。由新闻媒体带动的“贴标签”行为可以带动相关制度控制方式的出现,但前提是对越轨者的明晰界定。
“讹人老人”并不具有可以明晰界定的特征,同时老人讹人也只能是道德问题,很难成为治安问题。因为没有明确的界定所以导致无法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所以“讹人老人”这个标签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只能是让人们遇到类似的事情时对老年人持否定态度。这种否定态度最终被映射在了整个老年人群体,认为他们都有可能是潜在的讹人者,并由此带来一系列关于老人的负面印象,比如媒体对老年人跳广场舞的报道也可能存在这种倾向。老年个体的越轨行为经由道德评价泛化到整个老龄群体。
3、“讹人老人”并不具有被“贴标签”的相应行为
主流群体成员个体成为越轨者,会出现两种行为模式,首先是“初级越轨行为”,也就是越轨者发生越轨行为时其内心并不会出现价值冲突,这种越轨行为是社会认定的结果。第二种是“次级越轨行为”,指的是越轨者自身认可社会定性并且继续发生越轨行为。也就是俗称的“破罐子破摔”。
从越轨行为来界定,“讹人老人”同样不具备越轨行为的认定标准,媒体对老人讹人的报道并不局限于一个有固定成员的群体,而是通过无差别报道的方式,对全国各地的老人讹人事件进行报道。后续报道的缺失是无法将个体划归越轨群体的,换句话说,曾讹人的老人是否会因为媒体的曝光继续讹人行为是不得而知的。然而媒体却根据个体偶发的越轨行为将整个老人群体贴上有越轨倾向的“标签”。
三、“标签”偏差的后果以及对应措施
标签虽然可以帮助人们迅速的把握越轨群体的主要行为特征,但是经由新闻事件被贴上的“标签”仍然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标签。根据标签理论学家的说法,代表法律、秩序以及传统道德力量的人是典型的“贴标签者”。③显然,新闻媒体将自己视为传统道德力量的代言人在行使“贴标签”的权力。由于很多越轨行为并没有被人们认识,这项工作只有通过媒体才能够得以完成,所以媒体“贴标签”这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作为公知权力的委托人,媒体在“贴标签”时由于对标签群体进行放大报道,贴得对则有助于帮助强力控制系统进行社会整合工作,贴错了则需要媒体自身承担相应后果。
“讹人大妈”事件成为2013年十大假新闻,从一方面说是假新闻误导了受众的认知,欺骗了受众。从另一方面说,则是违背“贴标签”的不可逆性所带来的反噬。“贴标签”本身就是利弊并存的做法,若没有明确界定和道德的顺应,“标签”所带来的污名化后果是被误贴标签者难以承受的。
如何在“贴标签”时避免出现错误,是媒体急待解决的问题。其实自标签理论产生至今,对其的不足,学界就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媒体可以从其不足入手对“贴标签”进行把握。
1、标签理论不能解释越轨初因
标签理论单纯的将越轨行为归咎于他方力量对越轨者施加的消极贴标签过程,并没有探究初级越轨如何发生。
媒体的工作是还原真实事件,但是事出必有其因,没有一个新闻事件是独立存在的,如果能够对讹人事件发生之前的情况作出说明也就可以有效遏制先入为主的带入。这一点不论对受众还是新闻工作者都是有效的。
2、标签理论忽视了人的主动性
人的社会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个体内化是内因,越轨者的越轨行为往往是由于内化系统发生故障,从而使人的社会化过程发生越轨,最终导致越轨行为的发生。标签理论忽视了内因,只重视外因,只看到了互动双方“贴标签”与“被贴标签”的行为。
新闻媒体应该透过事件表面,从当事人的内在原因进行把握。在媒体对正向“标签”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媒体对人物内心历程的把握,比如对农民工的报道中,正是通过对农民工工作的全面展示,让受众全面把握农民工的生存方式,从而激起了对其的同情,这种全景式的报道方式同样适用于对越轨行为的报道。
3、标签理论忽视了越轨者的个性
从“贴标签”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贴标签这种行为本身就带有主流价值观对非主流价值观的矫正,将越轨者视为群体,而忽略了越轨者作为社会个体的个性。
对标签理论这一点的不足,20世纪60年代末期,符号互动论的另一个版本“现象学理论”则对其进行了很好的补充。现象学理论不同于标签理论之处,在于是否深入到越轨者的主观感受中去,去理解越轨群体的价值系统。
新闻报道应该深入到事件当事人的主观感受中去,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准确把握当事人的内心想法。主要应该依靠越轨者的自我体验进行主觀解释,也就是要进行角色带入,而非先入为主的观念。角色体验在前,“贴标签”在后。而且,在“贴标签”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与之相应的解决措施。
总之,媒介对标签理论的应用确实可以为日益复杂的社会提供具有深见的洞察力,但是标签理论自身的局限和不足也应该被看到,不能将其绝对化。其实解决这一问题的报道方式,我们的新闻媒体都已经在实践中有过应用,只是针对“讹人大妈”没有通过这种正确的方式进行报道。说到底,还是记者对自己权利以及其承担责任认识不够的结果。□
参考文献
①王勇,《论越轨新闻信息传播与社会控制》[J].《求索》,2010(1)
②http://blog.sina.com.cn/s/
blog_4cacf1f30102e9vt.html
③亚历克斯·梯尔:《越轨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2012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