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和汤加减治疗乳腺小叶增生肉芽肿性乳腺炎1例

2014-04-15徐琳付志红马瑶江西中医药大学0级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研究生江西南昌33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江西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 2014年6期
关键词:温阳通左乳消炎药

★ 徐琳 付志红 马瑶 (.江西中医药大学0级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研究生 江西 南昌33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 江西南昌330006)

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rous mastitis,GM)是一种较罕见的乳腺炎症性疾病。此病的临床相关报道及其相关治疗方法文献较少。本文介绍本院门诊收治的1例病例。

1 病案

曾某某,女,27岁,教师。剖宫产后4个月。2013年10月19日初诊。半年前左乳患化脓性乳腺炎,局部红肿热痛,体温达39.4℃,于外院就诊时,予抗生素静点,并予消炎药治疗,服药期间热退,局部红肿减轻。5个月前停药后体温再次升高,局部红肿亦复发,再次口服消炎药治疗1个月,另用金黄膏等外用药效果均不佳。因病情反复,原红肿处结块,触摸则感疼痛难忍,平日用热毛巾外敷有缓解。查体:左乳外侧可扪及4cm×3cm之肿块,有触痛,局部皮肤无红肿及橘皮样变,活动度差,皮肤温度稍高,舌暗体胖,薄白苔,脉细弦。

辅助检查:2013年7月外院病理检查。大体所见:左侧乳腺包块穿刺标本:灰白条索组织;体积:0.3cm ×0.2cm ×0.1cm;镜下所见:小叶内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多核区细胞聚集。病理诊断:(左侧乳腺包块穿刺)形态符合乳腺肉芽肿性小叶炎伴化脓性炎。B超:1.双侧乳腺增生;2.左乳上方混合性肿块,考虑为乳腺炎;3.双侧腋下淋巴结稍大。

中医辨证:此病为乳痈期间,过用寒凉药物,致使寒凝血瘀,乳络阻塞,结为肿块。治以温阳通脉,消肿散结。

初诊予阳和汤化裁。处方:熟地30g,肉桂3g,麻黄3g,鹿角胶10g,白芥子6g,姜炭3g,生甘草6g。服药1周后左乳疼痛减轻,硬块变软,体积缩小约30%。

半月后因外感风寒,口服消炎药1周余,局部红肿热痛情况再次复发,于外院收入院治疗。彩超检查提示乳腺增生、左乳囊肿。遂行左乳脓肿穿刺抽液,继服抗生素类消炎药,症状不得缓解,仍感疼痛难忍。遂来我院门诊再次就诊。

二诊:嘱停用抗生素类消炎药。上次处方中的鹿角胶改为鹿角片(打细粉,温米酒调服)20g,鹿角霜 20g,王不留行 10g,皂角刺 10g,莪术 15g,制附片先煎10g。三诊:去制附片,加当归15g、炙黄芪20g、醋鳖甲先煎20g、夏枯草15g。日1剂。煎药时水、米酒各半。四诊:去白芥子和麻黄,加赤芍、丹参。患者左乳现已无疼痛、无烧灼感,硬块变软,体积缩小约50%。

按:本病乃“乳痈”病变的初期,由于剖宫产后气血运行乏力,导致气血凝滞,阻滞胞脉。又因过量使用苦寒的抗生素类药物,耗伤阳气,再逢哺乳期,积乳瘀滞更甚。阳气潜伏于内,不得运行气血,由阳转阴。故用阳和汤加减,以达到温阳通滞,散寒通脉,补气养血,化痰散结等作用。方中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具有温阳通脉,散寒化痰作用。二诊鹿角胶改为鹿角片,加大通调督脉之阳气,温阳通脉、养血益气功效更甚。制附片有温补脾肾,散寒止痛之功效。王不留行、皂角刺、莪术则起到活血通脉、行气止痛之作用。三诊加当归、黄芪,补气活血养血,顾护正气。醋鳖甲、夏枯草软坚化痰散结。四诊加赤芍、丹参活血通脉。

2 讨论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临床上一种少见的慢性肉芽肿性病变,临床上较难区别于乳腺癌、乳腺脓肿、乳腺导管扩张症、浆液细胞乳腺炎等。肉芽肿性乳腺炎又名乳腺瘤样肉芽肿、哺乳后瘤样肉芽肿性乳腺炎、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本病多发生于青年、已婚、经产妇女,较多发生在哺乳后。乳腺肿块多发现在乳晕外。肿块边界多不清或皮肤易与组织粘连[1]。有学者认为本病病因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学者认为是因残存的乳汁或蛋白质脂肪导致的免疫现象或局部超敏反应;还有学者认为因服用避孕药物、感染、创伤等引起的炎症,炎症侵犯小叶间质,破坏了小叶的内部结构[2,3]。临床上乳房出现无红肿热痛的肿块,则考虑该病的可能性极大[4]。

通常情况下单纯性肉芽肿性乳腺炎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临床上多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氨甲喋呤等治疗。但因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周期较长,且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致使患者无法长期坚持使用。治疗过程中又常会伴有反复脓肿形成或持续性的感染,患者最终不得不选择手术治疗,而手术带来的痛苦较大,且易于反复,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病人的痛苦。此类肉芽肿性乳腺炎在外科治疗上,有人根据“提脓祛腐”综合疗法,用火针洞式口术等外治法合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本病[5]。也有报道用阳和汤治疗乳房类疾病取得较好疗效[6,7],但并无文献提及此类少见病例。阳和汤出自王洪绪的《外科证治全生集》,具有温阳散寒,化痰解凝,补血通滞功效,治疗阳虚寒凝之阴疽证[8]。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发现,此类病人多以虚寒性乳房肿块为主,所以用“温补”之阳和汤治疗疗效甚佳,且副作用小,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1]何春年,郭雨华,吴瑜.乳腺肉芽肿病25例分析[J].河北医药,1993,15(3):

[2]曹月敏,王国佩.乳腺外科学[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05 -106.

[3]郭荣荣,范艳芳,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超声特点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0(13):1 296-1 297.

[4]蒋爱梅,青竹玛.5例肉芽肿性增生乳腺炎伴脓肿的诊治报告[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4):135 -136.

[5]林毅,朱华宇,司徒红林,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实践[C].第十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乳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184-188.

[6]莫小勤,李廷冠.阳和汤治疗乳房肿块的应用举隅[J].广西中医药,2013,14(27):43 -44.

[7]王玉玺,王松岩,邹存清.阳和汤治疗乳腺肿块验案[J].山东中医杂志,2004,23(8):502 -503

[8]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47.

猜你喜欢

温阳通左乳消炎药
半条被子(四)
基于Sema3A/NRP-1/PlexinA体系探讨温阳通络方拮抗类风湿关节炎嗜神经侵袭的机制*
温阳通络法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理论探讨
温阳通络方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机制研究*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左乳
消炎药和抗生素是一回事吗
使用消炎药,把握三要点
巨大原发性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
治乳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