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30年中国建材工业“创新提升、超越引领”发展战略(节选)
——建材工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发展战略第三阶段深化研究(续)

2014-04-15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江苏建材 2014年1期
关键词:水泥材料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2013年6月

2030年中国建材工业“创新提升、超越引领”发展战略(节选)
——建材工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发展战略第三阶段深化研究(续)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2013年6月

(二)加快新兴产业、新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

1.加大对新材料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形成规模经营

加强开发特种玻璃、特种陶瓷、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节能绿色建筑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人工晶体、非金属矿物材料产品及深加工技术和装备的生产与应用,突破关键材料制备和装备技术瓶颈,在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产业、新材料和国防军工等战略性产业领域中占有更多的份额和市场。

特种玻璃技术。重点突破超薄玻璃基板成型、低辐射及多功能复合镀膜、导电膜系材料及高效成膜、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用光电和光热玻璃、高强及防火等高端玻璃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

特种陶瓷技术。开发高纯超细陶瓷粉体及先驱体制备、陶瓷蜂窝结构设计技术。

新型节能绿色建筑材料技术。开发轻质高强、施工便利的防火保温外墙承重材料制造和应用技术,复合型墙体材料工业化制造和应用技术,高性能节能门窗材料和制造技术,防火防水保温一体化屋面材料和制造技术。

高性能复合材料技术。开发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技术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烧结、渗透等制备加工技术。

人工晶体技术。巩固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超硬材料、激光晶体、非线性晶体和压电晶体等人工晶体技术优势,开发人工晶体生产及加工等技术。

非金属矿物材料开采及深加工技术。发展工业化高效超细粉碎、煅烧、提纯、改性、复合等非金属矿材料通用深加工技术;开发战略性矿物资源的高效利用技术、重要共伴生矿、低品位矿和尾矿高附加值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发高性能矿物功能材料、环保材料、生态修复材料、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开发高纯石墨连续式化学提纯和柔性石墨连续膨胀压延成型加工技术与装备。

2.加快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及非矿深加工制品业的发展

适应国防军工、高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为重点,以产业技术进步为支撑,以技术领先,创新能力强、实力雄厚,发展基础好的企业为主导,开发高纯石英粉合成和光纤预制棒制备技术、玻璃纤维浸润剂技术、高温连续式绝氧气氛窑生产技术和超硬材料制备等技术;开发新型高性能、多功能和结构材料及制品,推动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及非矿深加工制品业的发展。

积极发展薄膜太阳能电池 (TCO)导电镀膜玻璃、太阳能光伏超白玻璃,真空玻璃,发展PDP、TFT等电子信息产业用基板玻璃。

积极发展高性能玻璃纤维、碳纤维、碳化硅纤维等无机纤维,大力发展建筑工程、新能源、节能减排等领域用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

积极发展氮化硅陶瓷、氧化铝陶瓷、石英陶瓷以及陶瓷分离膜等特种陶瓷,大力发展生物陶瓷等医用级材料及制品,加快研发高频多功能压电陶瓷材料等新型元器件材料。

积极发展人工晶体、超硬材料和特种石墨等其他新材料。

大力发展以石墨、高岭土、膨润土、滑石、建设用骨料一砂石、硅灰石、石英、萤石、珍珠岩、菱镁矿、硅藻土、云母等重点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

3.加快推进利废环保产业的发展

积极推进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和工业危废物。使水泥企业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型工业化企业,成为促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环保生力军。

推广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在大中型城市选择重点企业试点,建设年处理100万吨及以上规模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线,并配套建设再生骨料混凝土制品生产线,推进城市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

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支持利用脱硫石膏用于水泥、纸面石膏板、建筑石膏制品等的生产;在磷石膏集中产生区域,建立磷石膏建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重点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磷石膏加工建筑石膏粉、纸面石膏板、磷石膏砖、石膏砌块等产品生产线,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化。结合煤炭基地、煤化工基地、大型火电厂建设,建立以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电石渣为主生产水泥、墙体材料的综合利用工程,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4.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新产业

积极推进建材产业与节能环保产业的融合,发展建材节能环保新产业,将节能环保产业中的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装备、产品应用于建材产业发展之中,进而更好地推进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运用于市场和建材行业的环境治理之中。

节能环保技术。积极提升与改造建材节能技术,提升余热余压利用的高效节能技术及装备、协同处置技术与装备、垃圾处理、脱硫脱硝等现有的技术与装备。同时借用国家环保技术的开发与推广,不断提升建材节能技术与装备的水平。

节能环保产品。满足城市建设、建筑节能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的需要,大力发展中空玻璃、夹层玻璃等节能玻璃,陶瓷薄砖、节水洁具等建筑卫生陶瓷产品,高性能防火保温材料、烧结空心制品和粉煤灰蒸压加气混凝土等轻质隔热新型墙体材料。

节能环保服务。构建节能减排专项服务平台,积极开展面向服务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咨询、能效评估、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检测认证、科技成果推广等专项服务工作,扶持壮大节能环保服务产业。

(三)推进建材工业的绿色发展

建材工业的绿色发展要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为重点,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要途径,以构建绿色建材产业体系为发展目标。

1.推广先进生产工艺和节能技术,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

——水泥行业提升新型干法水泥窑外分解技术,降低系统运行能耗,提高水泥生产的功能与能效;推广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高压变频电机、生料立磨、水泥辊磨等先进的节能粉磨技术,提升粉尘减排与烟气脱硝技术;开展碳捕集与贮存(CCS)技术,研究进一步降低水泥生产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促进节能减排跃上新台阶。

——平板玻璃行业重点推广熔窑余热综合利用技术、全氧燃烧技术、配合料预热技术、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等,实现节能减排的突破与提升。加工玻璃生产采用先进节能型设备。推进平板玻璃原料尾矿的综合利用及矿山的利用率。

——建筑卫生陶瓷行业重点推广干法制粉工艺、陶瓷砖塑性挤压成形工艺、陶瓷砖一次烧成工艺、卫生陶瓷高压注浆工艺、瓷砖薄型化和洁具轻型化技术,提升技术装备,尤其是新型节能窑炉、制粉、成型等主体装备节能水平的提高,实现行业高效生产,低碳排放。

2.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实现水泥工业燃料替代专项技术,支持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和工业废弃物。

——推广以纯低温余热发电为主体的建材工业窑炉余热利用技术,全面实施建材工业窑炉余热发电工程建设,以及以水泥粉磨节电为重点的节能改造工程。

——推进工业副产石膏、电厂脱硫石膏、电石渣、碎石粉、建筑垃圾等在水泥生产和墙体材料制品中的应用,扩大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利用范围。

——建立与电力、煤炭、钢铁、化工等工业紧密结合的循环经济生产体系,扩大资源综合利用范围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利用总量。

——推进非金属矿尾矿的综合利用,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努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材料

围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以绿色节能建筑新型墙体材料、各种围护隔断绿色建筑材料、绿色装饰装修材料和绿色节能门窗、节能屋面系统材料,使绿色节能建筑材料成为建筑材料的主要支撑。

鼓励发展蒸压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玻化微珠制品、烧结多孔自保温砌块、岩棉等不燃型保温隔热材料及制品、低辐射镀膜中空/真空节能玻璃门窗,防燃型屋面保温材料体系、陶瓷薄板、轻质陶瓷保温板、石膏板、硅酸钙板、超薄石材复合板、居室环境净化与装饰功能一体化材料绿色节能产品。

4.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产业向轻型化发展,通过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加工制品业和新材料产业,实现产业的节能与轻型化,降低传统建材产业在建材工业总量中的比重,从而提高全行业的整体能效与排放水平。

——生产减量减薄减体。水泥行业大力发展高强、高性能水泥及其制品,通过提高水泥强度等级减量生产实现碳减量排放;建筑陶瓷向薄型化发展,卫生陶瓷行业通过适度减薄坯体厚度、减少产品体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优化能源结构。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实现碳减排。如建筑卫生陶瓷行业采用清洁燃料可实现明焰裸烧,达到烧成热耗最低,产品质量最好,能源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相应减少。

——推广应用低排放、节能型新产品,减少生产过程能耗以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加大节能型水泥新产品,推进Low-E中空玻璃、节能门窗、节能保温型墙体材料等节能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力度。

(四)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建材工业实现现代化,成为世界建材强国的标志之一。

1.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工艺技术设计,促进行业设计水平的提升

深化产品设计和工艺流程的智能化程度、扩展智能知识在工艺设计、系统仿真、人工智能操作与管理中的集成与应用,建立持续改进、及时响应、全流程创新的产品研发与设计体系。从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向计算机辅助工程、虚拟仿真、数字化管理方向发展。建设产业链协同设计体系,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设计模式。

2.推动生产装备智能化和生产过程金自动化,实现智能化生产和管理,进一步提升科学生产与管理水平

以研制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特征的自动控制系统和装备为重点,研发与提升建材重大技术装备自动智能化的成套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水泥工业的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探索窑磨自动控制技术、窑系统温度多变量控制技术和窑磨系统模糊逻辑自动控制技术,采用仿真控制技术,不断提高窑磨自动控制水平,进一步稳定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推动建材产品向价值链高端跨越;同时探索采用三维自动盘库技术和自动计量技术结合,建立实时自动电耗、能耗、产量统计上报和分析,提高水泥工业生产运行与管理水平。优化平板玻璃生产线智能化控制水平,提高玻璃加工制品一次性优良品率。

组织开展新一代智能化工厂设计,通过对现有生产线实施改造或新建生产线,进行试点示范,在取得成功后组织全面推广。

3.推动信息技术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促进产业链流程再造,创新企业商业模式,提高行业运行质量和效益

加速信息技术融入建材产业领域,构建信息化技术融入与支撑行业技术创新和经济运行管理体系。构建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依靠信息化技术支撑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通过信息化与生产性服务系统的融合,提升全行业经济运行和企业管理水平。

4.推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加快建立企业现代经营管理体系,提高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

将信息化管理普及到企业战略管理、经营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综合管理、营销管理的全过程,为精减管理流程、精简管理方法、减少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提升企业管理效益提供支撑。

5.建立行业信息资源开发和公共服务平台

加快行业科学发展,必须及时地提供为行业、企业服务的公用信息,并涉及到行业产业政策、规划、法规、标准、科技、生产经营等各类信息资源的创新与提升,因此要充分发挥与组织建材行业各级各类专业协会、联合会有关信息资源,组成信息,为企业、行业提供公开服务的公共平台。

猜你喜欢

水泥材料
焊接材料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通过对水泥管式磨机隔仓板结构改进提高水泥台产
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材料
化腐朽为神奇—本土创造—水泥环保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