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匮要略》预防思想撮要

2014-04-15尚云冰周雪亮荀丽英

吉林中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金匮要略仲景体质

尚云冰,周雪亮,荀丽英*

(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2.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济南250022)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l世纪医学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注重治疗”向“注重预防”发展,这使得“治未病”这一中医思想宝库的最高境界,再度成为学术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而作为“医方之祖、杂病之宗”的《金匮要略》,其中蕴含的丰富的预防思想不仅自成体系[1],且对现代预防医学的发展足资启迪。

1 未病先防

仲景继承古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观,其未病先防思想集中体现于外避邪气与内养正气两方面。

1.1 外避邪气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况人处天地气交之中,难免受四时不正之气的影响[2]。《金匮要略》提出的“未至而至”“至而不至”“至而不去”“至而太过”等反常气候,均易引发疾病或加速疾病的传变。故仲景提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即是未病先防的第一步。

1.2 内养正气 “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是仲景对内养正气的高度概括。只要人体真气充实,营卫通利,自然能够“邪不可干”。如何才能达到“元真通畅”的最佳状态?仲景指出:“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 、热 、苦 、酸 、辛 、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现代人生活昼夜颠倒,可谓是“以酒为浆,以妄为常”“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的再现。能否养成合理的饮食作息习惯,对于文明社会的未病先防尤具价值。

2 欲病防发

钱天来曾提出:“欲作,盖将作未作之时也。”《金匮要略·痉病篇》:“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根据“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提示病虽在表,却有里传之势,若袖手旁观,极易发展为“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齿”的刚痉。故以葛根汤舒经解痉,果断出手,截断病势。又如《金匮要略·疟病篇》的蜀漆散需“临发时服”“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则是在服药时间上及早干预,力求消患于无形。由此可引申出对于某些慢性、顽固性疾病,在前驱期或缓解期进行较长时间的预防性用药,如支气管哮喘、风湿病的冬病夏治等,均是对仲景欲病防发思想的具体实践。

3 既病早治

大凡外邪侵袭人体,都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传变规律。《金匮要略》强调,“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均是对《内经》“善治者治皮毛”“上工救其萌芽”的发挥。《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云,“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外形虽似无病,但通过脉象的细微变化,精气内损已露端倪,只有早诊断,早治疗,才能防止阴精暗耗。可见,仲景明察秋毫的审证态度和防微杜渐的治疗意识,为中医预防医学领域树立了典范。《金匮要略》对重症的警惕,是其预防思想更深层次的体现。如升麻鳖甲汤治疗阳毒,仲景强调“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另外对于肺痈的治疗,仲景亦指出“始萌可救,脓成则死”。所有急危重症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仲景所强调的“不可治”“死”,目的不在于辨出死候而束手受败,而是以死相警,示人早图救治。

4 已病防传

《金匮要略》首篇即开宗明义地指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欲使病不相传,首先要通晓“相传”之理。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生克制化的生理关系同时也是疾病传变的病理途径。只有循脏腑经络先后,准确预测疾病传变的趋向,“截断”才能有的放矢[3]。因此,仲景此语的价值不仅在肝病治脾,更在示人已病防传的津梁准则。沪上名医严苍山先生深谙仲景之旨,在叶天士“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的基础上,特提出“在卫须顾清气,在气应兼凉血,杜其传变为上工”的新观点,既发展了温病的治疗大法,同时也是对治在证先,顾护“未受邪之地”的最好诠释。

5 防药伤正

《金匮要略》中防止峻药伤正的配伍方法,亦见仲景预防之一端。如十枣汤、皂荚丸、葶苈大枣泻肺汤中大枣的应用,既缓芫花、大戟、皂荚的峻猛之性,又安中益胃,谨防下后伤正[4]。此外,常被忽视的方后注也蕴含预防思维。如治疗百合病的百合地黄汤方后注:“中病,勿更服”,治疗刚痉的大承气汤方后注:“得下止服”,都是中病即止,顾护胃气,防止药过伤正的具体体现。

6 剂型预防

许多慢性疾病病理损害虚实夹杂,两难兼顾,常常顾此失彼。如《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篇》,妇人宿有病,又兼妊娠,大刀阔斧的逐瘀势必伤胎。仲景特取“丸者缓也”,以桂枝茯苓丸缓消瘕,“亦无殒也”。又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气血阴阳俱虚,极易外感风邪,本病取效不难,难在防止反复发作。对于此类“未病”,不宜治,只宜调;而调,又不宜荡,只宜缓;而缓,又不宜汤,只宜丸[5]。故以薯蓣丸调气养血,攻补兼施。且仲景叮嘱“百丸为剂”,意在调控阴阳气血的持久平稳,对疾病的预防始有远期疗效。

7 饮食预防

仲景于《金匮要略》首篇提出“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的饮食大法,又于末篇指出“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的食疗辨证观,可谓首尾呼应。此外,《金匮要略》又特设“禽兽鱼虫禁忌”和“果食菜谷禁忌”,教人饮食却病之法。如“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龟鳖肉不可合苋菜食之”“食肥肉及热羹,不得饮冷水”“贪食,食多不消”“桃子,多食令人热”“梅多食,坏人齿”等。这些饮食宜忌现在看来有些仍具实践价值,有些则待商榷或纠正。但仲景重视饮食预防,杜绝“病从口入”的精神实质是足资借鉴的。

8 体质预防

体质,是指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身体结构、机能、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状态。体质决定了人体对病邪的易感性和所患病证种类的倾向性。例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养尊处优的人,都具有皮毛柔嫩,气血运行迟缓的体质共性,最易感受风邪,发为血痹。可见,依据体质类型,对易感病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要比后期诊治疾病高明的多。

除预防易感病,仲景亦强调预防“医病”。如《金匮要略》中列举了大量的汗法禁忌,“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必便血”“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但凡称为“家”者,均是久患某病之人。“久”即是体质的间接反映,故仲景谆谆告诫“不可发汗”,亦是以“汗”借代。各类治疗方法均应与体质类型相适宜[6],以防变证丛生。

《金匮要略》全篇处处闪烁着仲景未雨绸缪的远见卓识。以上所举,挂一漏万,仲景严谨的预防策略、丰富的预防方法,在新兴的预防医学思潮下依然具有原则性的指导意义,值得后世医家反复寻思,继承发扬!

[1]郭琰,张晓康.谈中药的不良反应及预防[J].吉林中医药,2007,27(2):59.

[2]唐瑛.《金匮要略》中胸痹、心痛内涵新释[J].吉林中医药,2012,32(7):749.

[3]张丽艳,曲道炜.《伤寒论》治未病思想探微[J].吉林中医药,2011,31(5):389.

[4]王文远,杨进.古代中医防疫思想与方法概述[J].吉林中医药,2011,31(3):197.

[5]李璐.深化《预防医学》课程改革,培养复合型中医人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3):465.

[6]陈建民,姜建国.防未病的治疗观与相关丸药运用[J].山东中医杂志,2001,20(8):501-502.

猜你喜欢

金匮要略仲景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金匮要略》对黄疸病的认识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谈中医药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对青年教师的要求
瓜蒌薤白半夏汤在肺间质纤维化病程发展中的应用
浅析《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论治痹病的启示
试析仲景《金匮要略》下法的应用特点
仲景痹证药对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