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源性肩周炎研究进展

2014-04-15冯赵慧子康明非黄岚

江西中医药 2014年4期
关键词:颈源肩部肩周炎

★ 冯赵慧子 康明非 黄岚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江西 南昌 330006)

近半个世纪以来,肩周围关节炎(以下均称肩周炎)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而且呈年轻化趋势。诱发肩周炎的因素繁多且复杂,近年来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的改变,颈椎病人群逐年增多,由颈椎疾病所引起的肩周炎发病率亦升高。本文就近几年来有关颈源性肩周炎的研究综述如下。

1 颈源性肩周炎定义

关于颈源性肩周炎(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 cause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至今在学术界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陈志生[1]认为颈源性肩周炎(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 cause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亦称颈肩综合征,是指因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和肩周围软组织病变而引起的以肩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和支配肩关节周围的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它是肩关节周围组织在颈椎外伤或退行性病变的基础上,进而发生持久的无菌性炎性病理变化的结果。

2 发病机制(病因病机)

颈源性肩周炎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无定论,关于此方面的研究现在仍处于摸索阶段。张永超[2]从中医基础理论的角度认为,颈源性肩周炎属于“痹症”范畴,其本质还是由于年老体虚,风、寒、湿等邪气侵袭人体,导致闭阻经络,气血运气不畅,不通则痛。

江振家[3]研究发现,颈源性疾病是颈源性肩周炎致病的源头,肩关节周围组织的肌肉群受C5~T1神经支配,参与完成肩关节的运动功能。当颈椎发生病变时,造成颈椎脊柱内、外平衡失调,从而引起神经性的肌肉痉挛性疼痛,若这种状态进一步加剧,则会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发展成肩周炎。王希[4]等人认为,颈源性肩周炎的实质是存在两个因素:首先是颈神经损伤。肩肱关节和周围的滑液囊主要受C5-6神经支配,当C5-6神经被卡压而导致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其次是肩部关节组织结构发生病变。当肩部关节发生病变时,易使肩关节内产生炎症,导致粘连的产生,从而出现肩关节功能障碍。

卢心宇[5]则认为肩部的血管和感觉运动均受颈脊神经和交感神经的支配,当颈椎病、骨质增生或退变、无菌性炎症反应和肌肉痉挛等发生时,会刺激和嵌压脊髓、交感神经以及血管等,使肩关节及其周围出现神经性反射痛,肌肉和血管痉挛性疼痛,形成了颈肩痛症的初期反应。由于肩部肌肉和血管痉挛,导致肩部神经营养不良,出现血液循环障碍、代谢失常、组织缺氧而产生乳酸,这些反过来又刺激肩关节及其周围的神经末梢,形成恶性循环,使肩关节周围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再加上本身肩部因疼痛而活动受限,久而久之,肩关节周围组织开始萎缩粘连,最终导致颈源性肩周炎的发生。陈志生[1]对222例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引起颈源性肩周炎的主要原因是肩关节周围的神经功能障碍,颈源性肩周炎是颈椎病的继发症和阶段性表现。

李思忠[6]从解剖生理的角度分析,认为颈椎在劳损或退变中造成失稳,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造成颈椎关节错位。刺激所支配肩周肌肉相应的神经,导致肩周肌肉营养功能失调,代谢产物堆积,肩部软组织呈慢性炎症反应而产生疼痛,长此以往致使肩周肌肉粘连,导致肩关节活动功能减少、受限,最终形成颈源性肩周炎。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双卡效应”[7]可能是颈源性肩周炎的发病机理。所谓“双卡”即当近端神经根被卡压时,通常不会引起比较明显的临床症状,然而,当该神经的远端再次受到卡压时,纵然是受到非常小的压力,也会产生疼痛过敏症状。通俗地讲,颈源性肩周炎形成的相关性有两方面因素,一是由神经根受到刺激导致,和肩部合并颈部病变所致;二是由颈部神经根通过反射导致肩关节局部的功能受限,而产生无菌性炎症与组织粘连,起初可无明显症状,但当已经敏感的颈部神经再次受到刺激或卡压时,就会导致“双卡效应”,从而产生颈源性肩周炎症状[8]。

3 鉴别和诊断

3.1 鉴别 由于颈源性肩周炎很容易与单纯性肩周炎、单纯性颈性肩痛症和单纯性颈椎病合并肩周炎混淆,所以要注意鉴别区分,全面综合地分析患者病情后得出诊断结果,不能单凭患者主诉,以免导致漏诊、误诊的发生。单纯性颈性肩痛症是由颈椎病所引起的一种肩部放射痛、肌肉及血管痉挛性疼痛的临床症状。而颈源性肩周炎是在颈性肩痛的基础上,由于没有彻底治愈导致病情反复发作,愈发加重,最终导致肩周炎。因此,患者除了有颈部痛症的症状和体征外,同时还表现肩关节周围疼痛明显、活动受限甚至活动痛、肌肉组织僵硬等肩周炎相关症状。而颈源性肩周炎相比于单纯性肩周炎,其疼痛表现为酸胀、夜间疼痛尤为明显、不局限于肩部周围等特点。颈源性肩周炎是属于肩周炎的一种,但其病变部位不局限于肩关节,其病源在颈椎。

3.2 诊断依据 目前,临床上对于颈源性肩周炎的诊断有以下几个要点[9]:(1)颈源性肩周炎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主要以35岁以上中年人为主,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2)病人疼痛部位主要在肩关节,有时可放射至肘关节、腕关节,更有甚者放射到肩胛部、颈肩部。(3)疼痛主要以钝痛、酸痛、胀痛或麻痛为主。(4)患者发病期间常伴有心理情绪的改变,主要表现为失眠、心烦、多疑等。(5)肩关节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1个月以内肩关节周围组织为假性粘连,超过1个月则为真性粘连。(6)通过辅助检查,如颈肩部CT片、X线摄片可显示颈椎椎体增生,锥间隙狭窄呈阳性表现,而肩关节则呈阴性表现。

4 治疗方法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口服药物、针灸、手法推拿、理疗以及心理护理等方法治疗。

4.1 综合疗法 夏玉光等[10]采用四联疗法(敏感点松解+自拟解凝汤+手法整复+康复锻炼)对98名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96%。卢心宇[5]对61名颈源性肩周炎患者采用治疗颈椎病的方法,结合治疗肩周炎的方法进行治疗,即颈椎枕颌带牵引法+手法推拿或颈部中药离子导入法+肩关节局部注射封闭疗法+肩关节功能恢复锻炼疗法,治疗有效率为95.8%,治愈的患者中无一例复发。陈志生[7]对222例颈源性肩周炎患者采用中药内服+手法治疗+牵引疗法+肩关节局部封闭+功能锻炼复合疗法进行治疗,有效率高达91.79%。马金萍等[11]对26例患者采用颈椎牵引+中药导入+肩关节局部封闭+针灸+颈肩理疗+肩关节功能锻炼综合疗法,治疗结果为:优18例,良6例,差2例。汤远兴[12]除了采用普通常规治疗方法外,还加以心理护理和日常护理,治疗总有效率91.43%,而普通常规治疗总有效率为60%,复合疗法明显高于普通常规治疗方法。杨礼淑[13]对35名患者采用颌枕牵引+手法按摩+功能练习+内服药物综合治疗,经过1~3个疗程,治愈25例,好转10例。叶翔尔[14]对38名患者采用正骨推拿疗法+常规疗法(ROM训练+药物治疗+ADL指导),总有效率达到100%。

4.2 手法疗法 党莉[15]对76名患者采用“龙氏正骨手法”配合静态牵引下红光照射疗法,治疗总有效率为100%。

4.3 针灸疗法 李华等[16]对50名患者采用针刺天鼎穴疗法,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8%。王文远等[9]对1280名患者采用平衡针灸疗法,1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为98.05%,2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高达100%。

4.4 针刀疗法 钟泳坚[17]对颈源性肩周炎患者采用针刀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雒生梅[18]对25例患者采用以小针刀疗法为主,23例获得满意疗效,2例症状减轻。

5 小结

目前,对于颈源性肩周炎缺乏系统的研究,因而没有规范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从而导致临床较多的漏诊、误诊、失治、误治。

对于疾病的治疗,中医一直以来主张“治病求本,标本兼治”,从病程先后看,先为本,后为标;就病因与症状而言,病因为本,症状为标。颈源性肩周炎是在颈椎病的基础上产生的肩关节周围组织的无菌性炎症,颈椎病变早于肩关节病变。换言之,颈椎病变是本,肩关节病变是标。因此,治疗颈源性肩周炎应当标本兼顾,颈肩同治。从文献看,多采用综合疗法。

从临床需要考虑,建立颈源性肩周炎的诊断标准,探索或筛选其治疗方案,是近期的研究方向。

另外,目前对于颈源性肩周炎的发病机理也不明确,说法不一,明确其发病机理,这也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1]陈志生.颈源性肩关节周围炎222例[J].中国骨伤,2009,22(2):83-84.

[2]张永超,桑志成.颈源性肩周炎——肩关节疼痛不可忽视的原因[J].中国临床医生,2010,38(11):73-75.

[3]江振家.手法松懈合颈椎整复治疗颈源性肩周炎40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4,23(12):730.

[4]王希,袁君君,李瑛.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分析[J].中国骨伤,2004,17(1):3-6.

[5]卢心宇.颈源性肩周炎的探析[J].福建中医药,1999,30(2):11-12.

[6]李思忠.颈源性肩周炎的手法治疗及发病机制浅探(附60例报告)[A].跨世纪骨伤杰出人才科技成果荟萃[C].2004:570-571.

[7]陈志生.肩关节周围炎与颈椎病的相关性[J].中医正骨,2006,18(11):22-23.

[8]张善东,梁建新,赵尔弘,等.顽固性网球肘从颈论治及临床分析[J].中国骨伤,2004,12(2):24.

[9]王文远,田波,刘岚,等.平衡针灸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8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4):4-6.

[10]夏玉光,张建福,王建设,等.四联疗法治疗颈源性肩关节周围炎98例[J].河南中医,2010,30(9):890-891.

[11]马金萍,黄卉,马晓群.颈椎病引起的肩周炎26例误诊分析[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7(6):99-100.

[12]汤远兴,陈敏涛.康复护理在颈源性肩周炎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4):200-201.

[13]杨礼淑,闵本初.综合治疗绝缘性肩关节周围炎35例报告[J].中医正骨,2003,15(9):48.

[14]叶翔尔.手法为主治疗颈源性肩周炎38例[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6):645-646.

[15]党莉.正骨手法配合红光照射治疗颈源性肩周炎76例护理体会[J].贵州医药,2011,35(2):189-190.

[16]李华,文蕾,郑吉琦.针刺天鼎穴为主治疗颈源性肩关节周围炎5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3):187.

[17]钟泳坚,范志勇,黄增彬.针刀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运用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14):18.

[18]雒生梅,杨小芳.中药湿热敷配合针刀治疗颈肩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中国优生优育,2011,17(4):239-240.

猜你喜欢

颈源肩部肩周炎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以“四天穴”为主针刺治疗颈源性耳鸣验案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