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酸”的“涌泄”作用

2014-04-15党思捷谢双峥

江西中医药 2014年4期
关键词:酸味内经素问

★ 党思捷 谢双峥

(1.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 四川 成都 ;2.江西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 江西 南昌 33000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中医药大学本科课程《内经选读》的必选篇章,文中条文“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前一句的理解基本能达成共识,但后一句“酸苦涌泄为阴”却经常是学生理解的难点。究其原因,《中药学》讲到五味中的酸味是具有收敛的性质,那么收敛的“酸”是如何达到“涌泄”的作用呢?

1 历代医家之见解

唐代王冰注:“酸收苦泄,故涌泄为阴,”又云:“涌,吐也。泄,利也。”他解释了涌是吐,泄是泻。吴崑、李念莪等也持类似的看法。但未对酸苦涌泄的机理进行阐述。清代张志聪的解释则是:“苦主泄下,而又炎上作苦。酸主收降,而又属春生之木味。皆能上涌而下泄,故酸苦涌泄为阴也”。高士宗则认为:“气味辛甘,从中达外,主能发散,故为阳气;味酸苦,从中上下,主能涌泄,故为阴。”历代虽多有论述,但都不能全然使人信服。查阅多个版本的《内经选读》,对于此条文或从张志聪之说,或未予注释。

2 现代诸家之看法

现代学者对此条文研究不少,角度也比较多样。有从文献学角度出发,又从中药药性分析,亦有从中医理论本身研究的,做出了以下几种解释。黄氏认为此句应断句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可理解为气味辛甘的属阳,具有发散作用的属阳;气味酸苦的属阴,具有涌泄作用的属阴。[1]《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注:“涌,柯校木作‘通’。”认为“涌泄”即为“通泄”。有学者提出“涌泄”为偏义副词,如李今庸认为“涌泄仅指呕吐的症状,泄字在此无实际意义”;再如刘仁毅认为偏义为泄,指酸苦之药作用趋势向下(但非单指泻下)。[2]还有学者认为,涌字在此是形容词,形容“泄”之状态或“泄”之性质。就“涌泄”两字而言,似以解释为泻下之状如涌,或泻利不止较为恰当。此外,若以“涌”字作形容词用,则“辛甘发散为阳”之“发散”与“酸苦涌泄为阴”之“涌泄”(泻下)相对,甚是吻合,再从《素问·至真要大论》“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而论,“渗泄”与“涌泄”相对,堪称恰当。[3]骆氏则认为,酸能生津,即服了酸味的物质,可使津液上蒸如涌,故酸以生津为涌。[4]张氏认为,酸味药有收敛之酸与涌泄之酸的分别,涌泄之酸表现在清热解毒、行气散结、活血化瘀、利水通淋、涌吐痰涎,消食化积等几个方面。[5]

3 讨论

3.1 酸不仅酸收,涌确为涌吐 《说文解字》:酢也。从酉夋声。关东谓酢曰酸。酢即是醋。所以酸味就是描述醋的味道的词汇。《尚书·洪范》曰:”曲直作酸“。曲属阴,直属阳,曲直作酸是说阴中有阳而后作酸。药性酸味,能曲能直,曲者收之义,直者散之义,故《汤液本草》谓:“酸能收能散也。”所以酸味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而这种“双向调节”的观点在中医学中屡见不鲜,如内关穴对于心率的双向调节作用已被现代医学所证实,这也符合中医学阴阳学说的基本观点。醋作为酸的代表,李时珍《本草纲目》引《别录》说明其药性: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后有云:大抵醋治诸疮肿积块,心腹疼痛,痰水血病,杀鱼、肉、菜及诸虫毒瓦斯,无非取其酸收之义,而又有散瘀解毒之功。《神农本草经》中有酸味药十五味。有收敛、补益的作用,亦有利关节、通九窍、利小便水道、消瘀血等通利、消散作用。所以将酸味的性质仅定义为“能收、能涩”[6]肯定是不全面的,而临床上酸味药物可广泛用于各种病证,切不可拘于酸收之说,畏而不用,缩小其使用范围。[5]《素问·藏气法时论》也有“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的说法。由此可知,酸味收敛只是人们在学习中医理论时所形成的思维定势,理解“酸苦涌泄”重在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临证时切不可只取其收涩之功。

《说文解字》云:“涌者,腾也。”所以“涌”是指涌吐无疑,中药涌吐药胆矾便是明证。《谭氏小儿方》曰:“初中风瘫痪,一日内细研胆矾如面,每使一匙许,用温醋汤下,立吐出涎。”此方用胆矾加醋涌吐,是酸味致涌吐的典型方剂。而深得《内经》精髓的医圣张仲景,所创立的涌吐方——瓜蒂散,深刻体现了《内经》“酸苦涌泄”之深意。有学者以“涌泄”为偏义或“涌”为形容“泄”的性质之说,虽然《内经》中确实存在偏义的用法(如“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中“逆从”偏义为逆),但这种说法否定了酸味药可致涌吐(如胆矾、醋、赤小豆等)的事实,是不客观的,故不可取。

3.2 酸的作用的认识

3.2.1 收敛、固涩 酸味的收敛作用主要体现于上焦。《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治疗肺气上逆导致的喘满,代表方剂有小青龙汤(五味子)、千金神秘汤(五味子)等。《素问·藏气法时论》曰:“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代表方生脉饮(五味子)。还有张熙纯应用于防止元气虚脱的来复汤(山茱萸)。酸味的固涩主要体现于下焦,如涩肠止泻、涩精止遗、固经止带等,代表方剂有真人养脏汤(罂粟壳、诃子)、玉锁丹(五倍子)、金樱子膏等。

3.2.2 散消 酸味属阴中之阳,其行散主要行阴邪之结滞,水聚、瘀血之类是也。[7]米醋,又名苦酒,可谓酸中之最。《本草纲目》引《别录》说明其药性: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李时珍认为其有酸收之义,又有散瘀解毒之功。山楂,酸而不收涩,消积散瘀,近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认为:“山楂,味至酸微甘,性平,皮赤肉红黄,故善入血分为化瘀血之要药。能除痃廦瘕块,女子月闭,产后淤血作疼。”其它酸味药花蕊石、川牛膝等亦有活血化瘀之功。

3.2.3 涌吐 涌吐药多为苦味、酸味。有常山、瓜蒂、胆矾等。胆矾酸、涩、辛,寒。有毒,归肝、胆经。功效为涌吐痰涎等,能够涌吐风痰及毒物。如《济生方》二圣散(胆矾、白僵蚕)。《本草纲目》曰:“矾石……吐利风热之痰涎,取其酸苦涌泄也。”现代药理研究,白矾、胆矾均有催吐作用,主要是刺激胃粘膜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呕吐中枢兴奋所致。[8]

3.2.4 生津 酸能生津,即服了酸味的药物,可使津液上蒸如涌,故酸以生津为涌。如玉泉丸中以酸味的乌梅为主药,配合花粉、葛根、麦冬等生津止渴,以治疗因虚热所引起的消渴证。[10]成语“望梅止渴”,作为一种生理条件反射,也说明酸味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

3.2.5 利水泄热 酸味药中“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利水消肿,利尿通淋。《神农本草经》载酸味药十五味,有“利小便”或者“利水道”之功的有郁李仁、薏苡仁、鼠妇、酸浆等。近代医家张锡纯认为白芍“善利小便”“能收敛上焦浮越之热下行,自小便泻出,为阴虚有热小便不利者之要药。”并附医案以说明:“邻村霍氏妇,周身漫肿,腹胀小便不利,医者治以五皮饮不效”,即重用生杭芍两半为君,“煎服一剂即见效验。”

历代医家直到现代中医研究者对于酸味致大便泄泻的讨论比较少。我们可以将酸苦泄热的思想作为对于酸泄的一种补充。孙思邈尝云:“凡除热解毒,无过苦酸之物。故多用苦参、青葙、艾、栀子、葶苈、苦酒、乌梅之属,是其要也。”如治伤寒五六日斑出,猪胆汤方,以猪胆、苦酒配伍,再加鸡子,合煮三沸服之,汗出即愈。[9]

3.2.6 利咽开音 酸味药中,诃子、五倍子、橄榄等具有清利咽喉作用。诃子善于消痰下气,对痰嗽气逆,咽喉不利者可以咀嚼含咽数枚。亦与陈皮、半夏配伍,消痰下气利咽。用桔梗、荆芥、麦门冬配伍则辛润利肺,开合肺气,又有利咽清音作用。五倍子与白僵蚕、甘草配伍能消咽喉肿瘤。橄榄能治咽喉红肿,无论急性慢性均有效。[10]

3.3 酸味药的使用注意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素问·五藏生成》曰:“多食酸,则肉胝月刍(皮厚为胝,皮皱为月刍)而唇揭。”《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曰:“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由此可知,酸味药在运用过程中需注意,不能过用,正所谓过犹不及,过食酸味不仅会伤到肝与筋,也会间接影响脾与胃。对于醋而言,陶弘景就认为:“多食损人肌脏”;李时珍亦云:“酸属木,脾病毋多食酸。”这是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

3.4 全面理解《内经》原文 综上所述,辛与甘具有发散的作用,酸与苦具有涌泄的作用,这是经得起理论推敲和临床实践的。而收敛只是酸味药物性质的一个方面与其涌吐和泄水泄热之作用并不存在根本矛盾。

对于经文“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对其“酸”的阴阳属性的理解亦是难点。笔者认为:辛甘为气、属阳,酸苦为味、属阴,而辛味为阳中之阳、甘味为阳中之阴;苦味为阴中之阴、酸味为阴中之阳。此观点方可与张志聪、高士宗之论切合,其理亦通也。

4 建议

(1)完善酸味的属性概念。建议《中药学》教材中增补关于酸味除“能收、能涩”以外的其他性质,包括散、消、涌、泄等方面。避免给初学者造成不必要的思维定势,影响其学习更影响其临床实践运用。

(2)改进《内经》教材与教学。在《内经选读》教材中对此条文进行注释并附按语,应包括本义注释、理论阐释、举例说明、思维发散等方面,并在教学过程中予以体现。使初步中医殿堂的学生们打破思维定势,更全面正确地理解《黄帝内经》并更好的指导临床。

[1]黄景.“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之我见[J].中医药学报,1985(6):48.

[2]刘仁毅.“涌泄”浅释[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6(3):17-18.

[3]李国卿,曹洪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浅识三则[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9,13(3):67-68.

[4]骆洪道.酸苦涌泄为阴刍议[J].四川中医,1985(12):8-9.

[5]周新益,张芙蓉.试论酸味药的涌泄作用[J].中医研究,1992,12(4):10-11.

[6]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3

[7]郑虎占.酸味初探[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2):9-10.

[8]吕兰燕,孙喜才.常用中药药理[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126.

[9]罗眈.浅谈酸味药的配伍应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2(25)增刊:17-18.

[10]邵凤凤,王秀玲.从四气五味谈酸味药的临床配伍运用[J].河北中医,2004,12(26)第12期:919.

猜你喜欢

酸味内经素问
秋分
——以“收”为主 多酸少辛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酸汤肥牛
多吃酸味食物可缓解焦虑
防腐剂和酸味剂对发酵萝卜保藏作用的影响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