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国骏运用健运中州法治疗癌症经验

2014-04-15姜丁荣张国骏徐玲

江西中医药 2014年3期
关键词:中州正气气血

★ 姜丁荣 张国骏 徐玲

(1.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0193;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河北 廊坊 065001)

癌症本身及手术与化学药物治疗均会损伤患者组织器官功能,使患者免疫力低下,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及生活质量,致使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低下。张国骏教授临床20余年,经过长期观察探索与应用,通过辨证论治,以健运中州为主,益气养血,兼以养心补肾之法,治疗多位癌症患者,效果显著。

1 典型病例

患者白某,女,59岁,于2011年12月诊断为卵巢癌,后行卵巢癌子宫及附件全切术,术后1年复查肿瘤标志物偏高,于2013年3月始行第2轮化疗,4月30日行第3次化疗。化疗后体质虚弱,身倦,食不下,稍多即呕恶。不堪忍受化疗之苦,经病友介绍特来就诊。2013年5月8日初诊:面色少华,脱发,食少纳呆,胃脘胀满,稍食蔬菜即不适,口淡无味,时心悸乏力,手足不温,掌心觉热,腰酸,大便完谷不化,每日1~2行,舌胖大质淡暗不鲜有裂痕,右侧剥苔余白腻苔,脉细弱稍涩。遂辨证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处方:党参10g,白术15g,生黄芪20g,茯苓20g,鸡内金20g,神曲15g,山楂15g,炙甘草10g,桂枝10g,黄精20g,猪苓10g,阿胶珠10g,当归15g,鸡血藤10g,酸枣仁10g,川断10g,山萸肉15g,山药15g,白豆蔻5g,佩兰10g。

2013年5月15日复诊:药后矢气频作,胃脘胀满减轻,自述3剂药后即可稍进食蔬菜,气力渐增,精神转佳,心悸好转,掌心烦热减轻,夜寐渐佳,舌胖质暗苔白腻,脉细弱,效不更方,于原方稍作加减。山萸肉增至20g,另加白扁豆、陈皮各10g健脾化湿。

5月22日三诊,精神继续较前好转,自述与前2次化疗后判若两人,恢复至化疗前状态。此后以此为基础方随症加减,患者服中药调理,再次行化疗时无甚不适症状,头发亦无脱落,健如常人,近日外出长白山旅游,亦无甚疲乏症状。

2 病案分析

癌症患者多属于虚实夹杂之证,其年老体衰,气血不足,手术及化疗更加耗伤气血,长期使用化疗药物对外周神经毒性较重且持续积累,对胃、肝、心脏及肾等组织器官功能造成损伤。尤以对胃肠刺激为著,造成脾胃虚弱。故口淡无味,胃脘胀满,稍食蔬菜即不适。食少纳呆,脾胃不运,气血生化乏源,必加重气血亏虚。故面色少华,心悸乏力,手足不温,脾阳不足,故大便完谷不化。肾为后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源。后天化源不足,必致先天亏虚,故腰酸,舌胖大质淡暗,有裂纹剥苔,均为脾胃虚弱之表现。

黄元御有云:“胃主受盛,脾主消化,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腐熟,精气滋生,所以无病。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1]又云:“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湿则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以故医家之药,首在中气。”[1]中气在二土之交,中州之运。故中州健,中气生,津液精血化,则五脏六腑可安。

党参、白术、黄芪、黄精、炙甘草、山药、鸡内金、山楂、炒神曲皆为中焦补气健脾和胃之药;桂枝温运心脾之阳;脾虚不运,易生湿浊,茯苓、猪苓、佩兰、白豆蔻健脾渗湿,化湿和中,使补而不滞;佐以阿胶珠、当归、鸡血藤、酸枣仁养血活血,使气血互生;稍佐川断、山萸肉属于微温补肾之药,以补先天之源。

3 健运中州法介绍

张教授善用半夏泻心汤调理中州,但凡患者以胃脘胀满、嗳气不舒为主,必主以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调畅中焦气机,合六君子汤健益脾气,如其大便黏腻不爽,苔白腻,脉濡等脾虚不运,湿浊内蕴之证,则合以四苓汤健脾利湿之剂;如患者兼见心烦易怒、或郁郁寡欢等肝气不疏之证,则配以小柴胡汤合郁金、玫瑰花,疏肝解郁;如兼见心悸、胸闷气短等心阳不振,心气不足之证,则配以桂枝甘草汤温通心阳。心主血脉,心阳不振心气不足,常损及心行血脉之功,故常合丹参饮活血行气每获显效;如患者胃脘胀满不甚,总以纳呆、乏力为主,则主以参苓白术散健运中州,如兼见心悸、气短则合归脾汤调脾和胃、益气养心。如伴腰痛膝软等肾虚之证,多配山萸肉、杜仲、川断、枸杞子等补肾较为平和之剂。如兼见大便秘结,则多配以火麻仁等润肠通便之属,或熟大黄缓下通便之味,以防伤其正气。总之,以运脾和胃,健运中州为主,兼顾其它病机,主以顾护脾胃之气,培补后天之本,使气血生化有源,中焦气机斡旋升降正常,则机体有望可复。

4 运用健运中州法经验

4.1 与癌症和平共处,增强体质,以求长存 癌症一经确诊,常施以手术、化疗,但术后多易复发。且多次化疗给药,机体产生耐药,同时患者体质下降,即使治疗后可见病灶缩小,但患者体质及生活质量下降,生存期随之缩短。以人为本、改善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才是对患者的最大帮助,也最为切合实际。体质及机体免疫功能增强,癌症因子被抑制在正常范围内,患者最后并非死于癌症,也算是治愈癌症。带癌生存,增强体质,延长寿命,张教授称此法为“治而不治,不治而治”。张教授曾有一位胃癌病人,初始运用西医手术及化疗之后,因其体弱,白细胞低于1×109mol/L,西医不敢再其行化疗之法,束手无策,并言其寿命只余3月后,患者一怒之下,转求中医治疗,未再行西医化疗,张教授不与癌症为过,转而扶助正气,健运中州为主,辨证论治,患者很快逐渐康复,此患者经中药调理,至今6年仍健在,且与常人无异。今年3月份做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令人拍手称奇。

4.2 慎用峻剂戕害人体正气 不少中医大夫认为化疗药物对人体产生毒素,大量运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药,欲除之而后快。殊不知癌症患者,或年老体弱,或病久体衰,属于邪实正虚,手术及化疗更加损伤机体正气,其素体本气血不足,在用大量清热解毒,攻坚散结,以毒攻毒之峻剂攻伐戕害,则更加耗伤人体气血,终致未等将癌症细胞全部清除,患者即很快衰亡。与其消耗人体残余正气去攻逐邪实,不如修生养息,培补后天,补益气血,人体正气充足,自可抵抗外邪,消除体内邪气。

4.3 慎用大剂滋腻之药 若因气血虚弱,处以大量补益滋腻之药,中州不运,反碍脾胃。笔者亦见不少患者经其他中医治疗,效果不佳,经病友介绍前来诊治。观前医所用之药,皆大剂补益气血如鹿角胶、灵芝、龟板等药,患者舌胖大质紫暗白腻苔,身乏力,食下稍多即吐,其虽属气血两虚之证,但其脾胃虚弱,怎能耐受如此大量滋腻之药,且脾虚之人,体内大多伴有湿浊不能运化。在行大量滋补之药,只会导致气血壅滞,运行不畅。张教授主以健脾益气,和胃调中,化湿运滞为主,稍佐以养心补肾、补血活血之品,患者体力很快逐渐恢复,身上各种不适症状减轻。此虽处药平和,但平淡之中常见奇效。

4.4 健运中州为主,培补后天,贯穿治疗全程 癌症患者手术及化疗耗气伤血,常形成以脾、肾、肝亏虚为核心的五脏气血精津等正气虚弱之证,因虚致实还可出现一系列瘀血、瘀浊、气滞等标实之证,扶正祛邪为其治疗大法。但病机当以虚衰为本,主以补虚。扶助正气应重视调补脾、肾、肝三脏,此已形成共识。但癌症患者多体质虚弱,化疗药物及其它西药辅助治疗药品,大多久服损胃,气血生化乏源,更加重机体迁延不愈。机体生命活动持续和气血津液生化全赖脾胃运化水谷精微。饮食物及药液的消化吸收依赖脾胃运化,水谷化为精微及药液治疗作用亦赖于脾之转输与散精功能,将其灌溉四旁布散全身,达至病所。中州运转正常,气机升降出入平衡,则五脏六腑功能可补,正气存内,拒邪于外,病可已矣。《五脏六腑脾脏图》曰:“凡治疾,必须先扶植脾土,诚不刊之妙典也……万物从土则归出,补肾不若补脾”。故临证治癌须从中焦入手,贯穿治疗全程,健运脾胃中州,分型论治,每多获良效。

5 小结

临证治疗癌症之时,因患者虚弱之体质,不可用大量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攻坚散结,以毒攻毒等之峻剂,大队补益滋腻之品,运用健运中州为主之法,健脾益气,和胃调中,化湿运滞,稍佐以养血活血,养心补肾之品,药性平和,勿伤正气,不为消除癌症,只求与其和平共处,“治而不治,不治而治”,此法及理念在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程度及免疫力,降低复发转移率,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黄元御.四圣心源[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52,53.

猜你喜欢

中州正气气血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明代中州文学社群考论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正气方天祥
《中州大学学报》征稿启事
藿香正气真的治疗中暑吗
女性与气血的不解之缘
“画藤”与“结瓜”——做人不做“卖瓮人”,也不可学“中州蜗”
清风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