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的研究进展

2014-04-15

精神医学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心理学弹性个体

李 杰 厉 萍

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的研究进展

李 杰1,2厉 萍1

抑郁症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精神疾病。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为传统抑郁症对症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近20年来,心理弹性作为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成分得到了广泛地关注和研究。本文针对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的评估与干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开展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弹性的研究和制定有效的积极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抑郁症 心理弹性 研究进展

抑郁症是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以心境或情感异常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表现为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行为减少的“三低”症状,伴有与异常心境相应的认知、行为、心理生理学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改变或紊乱[1]。抑郁症患者病情重,发病率、致残率高,病因复杂。大量研究显示,社会心理因素在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2,3]。抑郁症患者的个体心理特征、家庭环境、社会支持左右着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去,对抑郁症患者的研究多集中在其负性方面,如疾病康复与生活质量,很少有人以积极的、向上的心态来面对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健康,从心理弹性的角度关注研究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发挥心理弹性的积极作用。

心理弹性(resilience)的作用机制体现在实际生活中,当个体面临逆境的挑战时,许多人能够成功应对,并且没有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由于面对逆境,个体反而变得更加坚韧和乐观,这正是心理弹性( resilience)的效用[4]。对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将最大限度地挖掘个人的潜力,帮助人们充分发挥内在的积极品质,从而提高对生活的满意度和个体幸福感。因此,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研究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弹性,对降低抑郁症的发病风险,调动抑郁症患者的内在潜能,促进积极干预措施的应用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1 心理弹性的定义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在近30年里,心理弹性已经逐渐成为心理学界的研究热点。心理弹性(resilience),又称心理韧性、心理复原力等。美国心理学会(Ameriean psychologieal Assoeiation,APA)将心理弹性定义为:在面临逆境、创伤、悲剧、威胁、艰辛及其他生活重压下能够良好适应的“反弹能力”。

国内外研究者关于心理弹性的定义大致可归为三类:结果性定义、能力性定义和过程性定义。结果性定义是从发展的结果来定义心理弹性,认为个体即使在严重威胁下,心理弹性仍能使个体发展顺利、适应较好等的一类现象[5];能力性定义则把心理弹性看成是个体的能力或品质,是应对压力、挫折、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是个体所具有的从消极经历中得到恢复并灵活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某种特征[6];过程性定义则认为心理弹性是一种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是个体健康发展的一部分[7]。这些定义各有偏重,但是都强调心理弹性是个体在遭遇挫折情境下促使其追求自身和谐发展,调动一切保护性资源,实现良好适应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潜能[8]。

2 心理弹性的研究历程

心理弹性在30余年的研究过程中,共形成了三次浪潮[9]。这三次浪潮各有倚重、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逐次推进,构成了心理弹性研究领域简短而丰硕的历程[10]。第一次浪潮:是个体心理弹性的确认和保护性因素的发现;第二次浪潮:将心理弹性置于发展系统与生态系统,关注过程;第三次浪潮:以干预促成心理弹性。其实质是开展心理弹性理论的实验研究,是心理弹性研究与干预科学在目标、模式和方法汇合的结果[9,11]。

3 心理弹性测量工具的研发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了适应量化研究心理弹性的需要,许多国内外的研究者开始研究开发心理弹性量表,例如常用的成年人韧性量表(RSA),Cornor和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及其10条目的简化版。这些量表均被翻译成不同的语言版本,有着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在抑郁症患者中也得到了应用,为评估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弹性提供了科学的应用工具。

4 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弹性研究现状

抑郁症已成为人类的主要致病因素,据全球疾病负担估计,到2020年时,可能成为居第二的疾病,仅次于心脏病[2]。因此对抑郁症患者的关注也就越来越多。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积极心理健康观也逐步深入人心,心理弹性作为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积极作用正在不断地发掘和研究。心理弹性最初研究的对象是弱势儿童、青少年和处于压力和逆境的人群等,近年来,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弹性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

4.1 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的研究 以往对抑郁症患者研究显示,无论伴随着过多的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或是神经过敏症状,抑郁症患者很少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而是多采用消极方式应对。对抑郁症人格特征的研究表明,易患上抑郁症的人具有高依赖型及自我批评型人格、低自信的个性[12]。个性内向的患者比外向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差,焦虑、抑郁、偏执因子偏高。自卑、自责、悲观等,都较易导致抑郁症[13]。心理弹性“特质论”的观点,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的人格特质或者能力,是一种稳定的个人心理特征,是个体应对压力、挫折、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或特质。Sermin Kesebira[14]在抑郁症患者的情绪气质和韧性之间关系的对照研究中得出结论:重度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弹性与健康个体的不同。Jeong-Ho Seok等[15]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显著下降。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因子的得分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多元回归的结果说明,与心理弹性相关的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显著下降。心理弹性是个体对不利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是由个性特征、家庭凝聚力和家庭支持和外部支持系统共同来决定。

4.2 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 心理弹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心理弹性的保护因素[16]。对心理弹性起积极作用的因素是心理弹性的保护因素[17],一般分为个人特质、家庭资源及社会支持系统三类[18]。把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又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内在保护因素和外在保护因素。积极人格特质、家庭支持系统、社会支持和外在资源等保护因子在许多研究中发现,又如人格中的自信心、社交能力、较高的IQ;良好的家庭支持、邻居学校、社会的关注支持等等。Fergus S等[19]认为较高的心理弹性是成功应对逆境的条件,因此把心理弹性作为个体保护性因素。Fredrickson BL等[20]已经研究证实积极情绪和心理弹性之间的正向关系。Haeffel GJ等[21]研究表明消极认知与压力性生活事件会产生抑郁,而增强认知的缓冲作用和增加积极的生活事件,对个体具有保护作用,可提高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弹性,从而更好地恢复健康。Felicity Boardmana等[22]研究得出,通过扩大社会支持,积极改善人际关系和发展个人优势等,能增强心理弹性的保护因素,帮助抑郁症患者有效应对病耻感等。

4.3 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积极干预策略的研究

随着对心理弹性研究第三次浪潮的兴起,对心理弹性的干预研究逐渐增加。美国国会在2001年通过了国家弹性发展法案(NRDA),这标志着美国开始以行政手段来支持心理弹性的干预研究。随着研究的发展,对抑郁症患者的干预研究也逐年增多,Konradt B等[23]研究表明,采用积极幽默调节法可以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弹性,缓解抑郁、自杀倾向,提高生活满意度;Southwick SM等[24]的研究得出心理弹性对于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意义,拥有多种保护性因素将增加心理弹性;Wallapa Songprakun等[25]应用自助手册的方法在泰国做随机对照试验,得出此方法能有效提高抑郁症患者个人的心理弹性,促进患者的康复;Jung-Ah Mina等[26]研究抑郁症患者的高心理弹性与低特质焦虑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高的心理弹性能够改善对抑郁疾病的治疗反应。

5 研究展望

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对心理弹性的研究也不断深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社会压力随之增加,对抑郁症患者的不利因素也随之增加。为了更好的促进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从心理弹性的角度来关注和研究抑郁症患者,挖掘抑郁症患者自身的潜力和积极因素,促进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显得越来越重要。只是目前对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弹性及其相关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和缺憾,许多领域有待完善,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来支持。目前,国内对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的研究少之又少,大多是国外的研究成果。因此,国内研究者应在总结和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多方面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深层次了解分析。研究者应加大对抑郁症患者的关注,同时深入了解抑郁症患者的个性特征、心理状态,周围环境的影响,家庭支持情况、社会地位,经济情况等等。同时关注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提高心理弹性的保护因素,增加对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的积极干预,使患者在患病过程中能够发挥最大潜能,寻求支持、积极应对。使抑郁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被动便主动,促进康复、减少复发,提高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加大与患者家属、社区的沟通,增加社会支持。对在患病过程中能积极应对,并适应良好的患者进行评估,深入研究其成功应对的心理机制及影响因素,心理干预对策,从而指导临床应用,帮助抑郁症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抑郁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促进康复、减少复发,提高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1] 沈渔邨,精神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44-561

[2] 张东玉.抑郁症的病因研究概述[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3,8(72):10006-10007

[3] 袁勇贵,张心保,吴爱勤.焦虑和抑郁二种理论模式的研究进展[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1):65-67

[4] 郑敏.心理弹性:积极心理学的新视角[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28):123-126

[5] Masten AS.Ordinary Magic: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J].Am Psychol,2001,56(3):227-238

[6] Connor M,Davidson RT.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J].Depress Anx,2003,18(2):76-82

[7] Luther SS,Cachet D,Becker B.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J].Child Development,2000,71(3):543-562

[8] 刘丹,石国兴,郑新红.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韧性[J].心理学探新,2010,30(4):12-17

[9] Tusaie K,Dyer J.Resilience:A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Construct[J].Holist Nurs Pract,2004,18(1):3-10

[10] 席居哲,桑标,左志宏.心理弹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8,31(4):995-998

[11] Masten AS,Coastworth JD.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ence infavorable and unfavorable environments:Lessons from successful children[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53 (2):205-220

[12] 李鹤展,贾福军.甲状腺激素与抑郁症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3,30(1):21-23

[13] 张莉.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特征和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159-162

[14] Sermin Kesebira.The relation between affective temperament and resiliencein depression:A controlled study[J].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148(2-3)352-356

[15] Jeong-Ho Seok,Kyoung-Uk Lee,Won Kim,et al.Impact of Early-Life Stress and Resilienceon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Yonsei Med J,2012,53(6):1093-1098

[16] 钟杏,王建宁.癌症患者心理韧性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380-382

[17] Herrnkohl EC,Herrenkohl RC,Egolf B.Resilient early school-age children form maltreating homes:outcomes in late adolescence[J].Am J Orthopsychiatry,1994,64(2): 301-309

[18] Emmy EW.High risk children in young adulthood:a longitudinal study from birth to 32 years[J].Am J of Orthopsychiatry,1989,59(1):72-81

[19] Fergus S,Zimmerman MA.Adolescent resilience:a frame work for understanding healthy development in the face of risk[J].Annu Rev Publ Health,2005,26:399-419

[20] Fredrickson BL,Tugade MM,Waugh CE,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of resilience and emotions following the terrorist attacks on the United States on September 11th,2002[J]. J Pers Soc Psychol,2003,84(2):365-376

[21] Haeffel GJ,Vargas I.Resilience to depressive symptoms:The buffering effects of enhancing cognitive style and positive life events[J].J Behav Ther Exp Psychiatry,2011,42(1)13-118

[22] Felicity Boardmana,Frances Grifithsa,Renata Kokanovicb,et al.Resilience as a response to the stigma of depression:A mixed methods analysis[J].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11,135(1-3):267-276

[23] Konaradt B,Hirsch RD,Jonitz MF,et al.Evaluation of a standardized humor group in a clinical setting:a feasibility study for older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J].Int J Geriatr Psychiatry,2013,28(8):850-857

[24] Southwick SM,Charney DS.The Science of Resilience: Implic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epression[J].Science,338(6103):79-82

[25] Wallapa Songprakun,Terence V McCann.Effectiveness of a self-help manual on the promotion of resilience in individuals with depression in Thailand: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MC Psychiatry,2012,16(12):12

[26] Jung-Ah Mina,Na-Bin Leeb,Chang-Uk Leea,et al.Low trait anxiety,high resilience,and their interaction as possible predictors for treatment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J].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12,137 (1-3):61-69

R749.4

A

1009-7201(2014)-03-0235-03

10.3969/j.issn.1009-7201.2014.03.026

2014-02-17)

1.250014济南,山东大学医学院 2.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李杰(1976~),女,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护理心理学

厉萍,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E-mail:pingli12@sdu.edu.cn

猜你喜欢

心理学弹性个体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